杭报集团:以“三加”转型推动传播现代化、产业文创化

2016-05-10 12:11文/赵
中国记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转型

□ 文/赵 晴

杭报集团:以“三加”转型推动传播现代化、产业文创化

□ 文/赵 晴

面对报业危机,杭报集团以三加(互联网+,媒体+,资本+)为手段,坚决果断地推动媒体、产业、运营三转型,朝着传播现代化和产业文创化的目标顽强挺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互联网+ 转型 传播现代化 产业文创化

赵 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2012年以来,中国报业逐步进入“寒冬”期,到2015年,纸媒广告断崖式下滑,市场形势之严峻,确实到了危急时刻。面对网络和移动媒体的冲击和挑战,杭报集团以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决心勇气,以只争朝夕、实干拼搏的状态、行动,坚决果断地推进媒体、产业转型升级,朝着传播现代化和产业文创化的目标顽强挺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不久前,杭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华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华媒控股,证券代号:000607)公布了2015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4亿元,同比增长4.63%;总资产23.95亿元,同比增长22.62%;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55.1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50.2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98亿元,超额完成了利润承诺。数字背后令人鼓舞的是两个突破:

一是收入结构调整实现重要突破,非报纸收入比重大幅增长。2015年,杭报集团在纸媒广告下行再剔除报纸投递印刷收入的情况下,非报收入首次突破50%,这表明杭报集团转型升级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意味着基本告别了单一依赖纸媒吃饭的时代,非报板块逐步成为杭报集团收入和利润新的增长点。

二是媒体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杭报集团初步完成包括报纸、期刊、网站、手机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移动客户端、网络视频、户外阅报栏、广播、电视等多种传播形态、多元传播渠道、多个平台终端的全媒体矩阵的构建,新媒体矩阵总用户数(含APP活跃用户、微信订阅数、微博粉丝数)过亿,较好地承接了平面媒体受众的转移,为提升集团舆论引导力、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杭报集团应对挑战的基本思路是:目标两化(传播现代化、产业文创化),以“三加”(互联网+,媒体+,资本+)为手段,推动媒体、产业、运营三转型。

一、以“互联网+”推动媒体转型,加快传播现代化

“传播现代化”就是要改变单一纸媒的媒体格局,通过互联网+,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媒体转型。

——布局三大传媒集群,构建现代传播体系。面对传媒格局的变革,杭报集团觉醒是比较早的。2000年10月,创办新闻门户网站杭州网,迈出了传统纸媒“触网”第一步;2005年,开展报网互动,提出数字报业战略;2008年尝试报网融合,2009年就实现了报纸、网站、手机三屏合一,这种一个编辑部、多个发布端的融媒体模式,开全国纸媒先河;2012年提出打造现代传播体系,2014年建设新媒体、融媒体、多媒体三大现代传媒集群。目前,集团媒体已实现多平台、多终端,24小时实时互动、立体发布,有效克服了传统纸媒不能实时互动、多媒体发布的短板,满足了受众多终端接收和实时互动等体验需求,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实效性和用户满意度。

杭报集团着力打造的三大现代传媒集群是:一是新媒体集群。以杭州网、19楼、快房网、萧山网、华媒传播为代表,是独立于纸媒以外,生产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企业群体;二是融媒体集群。以《杭州日报》《富阳日报》《余杭晨报》《城报》为代表,拥有报纸、网站、移动端、微信、微博等平台,是以实现即时、互动、多媒体发布为目标的“一个编辑部、多个发布端”的融合传播平台;三是多媒体集群。以《都市快报》《萧山日报》《每日商报》、期刊杂志为代表,是以用户群全覆盖为目标的“多介质、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发布”的综合传播平台。

三大集群中,杭州网跻身中国十大城市新闻门户网站;萧山网位居全国县市区域门户网站前列,大型垂直门户网站快房网,是浙江省最大的房产电商平台。最为亮眼的是19楼网站,以社交和服务为主功能,为本地用户提供优质的生活交流服务,全站注册用户数达5176万人,日访问总页面(PV)3933万,日均独立IP地址访问量310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社区网站。

——从“时度效”着力加快媒体融合,推进内容供给侧改革。我们认为,无论传播形态如何推陈出新,优质内容依然是媒体的源头活水、立身之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坚守党的舆论阵地,当好党和人民喉舌放在首位。集团媒体始终围绕杭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为杭州改革发展稳定加油鼓劲。如2015年,我们把“一号工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双基十条”“美丽杭州”以及G20花落杭州等重大主题报道作为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集团下属媒体组团合力,第一时间发声,连篇累牍造势,形成强大舆论氛围;我们高度重视党媒评论言论工作,当好“定音锤”“定盘星”,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不错位、不缺位。杭报集团旗下各媒体打造层次分明、全方位覆盖的评论宣传阵地,持续推出“吴山时评”“西湖评论”“印月潭”“商报眼”“湘湖时评”“春江时评”“晨报时评”等30余个特色评论栏目和版面,社评、时评、短评全面开花,树起党媒引导舆论的鲜明旗帜,受到杭州市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

——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用户需求,推进移动战略。“没有移动就没有未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掌上新闻话语权逐渐成为各大媒体争夺的主战场,线上线下、版内版外互动融合成为常态。杭报集团着力构建开放、平等、互动的“报—网—机”三大平台,报纸、网络、微博、微信、APP五大终端协同联动的立体传播格局,多屏融合,良性互动,牢牢占领网上舆论阵地,抢占互联网+高地,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多点发力。

杭报集团的新媒体建设以“两微一端”为重点。一是推出特色鲜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移动端“拳头”产品。目前,《杭州日报》正加紧“城事通”(原城市通)新闻客户端的技术开发以及内容建设,以“杭州首席新闻客户端”为定位,完成“城事通”APP的升级改造,打造成为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官方APP,成为具有杭报气质的权威、亲民的移动阅读品牌,今年目标是总下载用户数达到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集团同类新媒体前列。二是不断拓展“两微”平台传播力。《都市快报》《杭州日报》稳居全国主要综合性日报微信公众号TOP50(新媒体公号刺猬公社评选)每周排名前五位。杭州网承接的G20杭州峰会官网建设项目按时上线并受到外交部充分肯定。三是发力移动视频。2015年年初,华媒控股全资子公司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收购上海快点传播51%股权。通过本次收购,华媒控股借助全资子公司杭州网的“多牌照”与快点传播的“多渠道”深度结合,打通了华媒控股进入移动视频领域的通道。同时成立合资公司华媒传播,专注移动新媒体信息传播,致力成为中国传媒领域移动互联资讯产品与服务领先者。各二级公司也积极布局视频业务,从PC端到移动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视频服务。其中都快控股所属“好奇实验室”用户数已达100多万。每日传媒参股“看看浙江”,积极打造面向全浙江的视频生活门户。

二、以“媒体+”推动产业转型,加快产业文创化

“产业文创化”就是从我们既有媒体基因、优势出发,延伸、拓展1+N重点产业,推动文创产业从“媒体+”向“+媒体”转型。

会展活动:会展业与传媒业关联度非常高,会展业目前是我们多元发展的重要支点,电商博览会、老博会、童博会、家博会、婚博会、艺博会、工美展等系列展会已形成品牌效应,并从展会逐渐向平台升级,2015年,集团会展业收入已经超过2亿元。

户外广告:旗下风盛公司全面运营杭州地铁2、4号线业务和地铁1号线语音导向项目、城市LED屏项目,实现了地铁户外媒体的网络化、多媒体布局。比如一号线语音项目,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表现出色,项目运营初期即实现盈利。地铁广告取得突破性进展,赢利模式和持续经营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巩固了在杭州区域的户外公司的强势市场地位。

商务印刷:传统报刊业断崖式下滑,直接影响的就是印刷行业,盛元公司积极推动印刷业与现代工业设计、云端印刷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商务印刷业。公司的数字印刷在继续保证线下业务的同时,通过“abook”原创APP实现线上业务近万单的新增量。

物流配送:每日送公司主动对接“电商配送”,积极向专业物流配送企业转型。2015年,公司承接电商物流同城配送476万单,日均配送量1.5万单,同比增长58%以上;成立O2O营销事业部,承接天猫超市、当当网等电商落地配送业务和淘点点等城市生活物流,并积极开发租车、鲜花、水果、餐饮等业务。

艺术品产销:集团艺术品项目形成了“创作、产品开发、展览、零售、基金及美术馆”完备架构和完整产业链。几大经营模块进行创新性变革:创作板块,由原来的工作室集群转型成为集展示、销售、培训、休闲、藏家交流为一体的体验式平台;展览板块,全年推出主题艺展12个,成功举办了“2015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快意微拍”全年近30场的专场拍卖,不仅增加了营收,也为公司积累了一批藏家资源;衍生品板块,启动南宋御街南宋序集项目,以陶艺产品为基础,自主设计开发的“杭州旅游纪念品”亮相西湖沿线多家商店。

文创综合体:集团全面布局文创产业,萧山、余杭、富阳三地建设文创大厦三足鼎立,积极抢占杭州文创综合体产业高地。富阳文化创意大厦顺利竣工,投入运营;萧山文创大厦项目破土动工;临平新天地文创园一期改造工程成功运营,人气爆棚,二期建设正加速推进。三地文创大厦全部完工后,10多万平方米众创空间将成为杭报集团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教育行业:今年3月17日,华媒控股收购中教未来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60%股权,项目总投资5.22亿元。通过此次收购,集团大举进军教育产业,业务延伸至职业教育服务领域。中教未来深耕高校职业教育运营服务十年以上,在全国职业教育市场有较高的占有率及品牌知名度。

三、以“资本+”推动运营转型,增强发展驱动力

转型升级需要平台和动力。2014年11月27日,在多方努力下,历经一年零三个月,400多天时间,杭报集团相继完成前置审批、架构梳理、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人员安置、资产剥离、工商变更等一系列重组工作,中国证监会正式下文批复同意杭报集团借壳上市项目。这样,杭报集团成为国内第三家实现传媒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党报集团。2015年1月19日,“华媒控股”(000607)正式亮相深圳证券交易所。

此次上市,对杭报集团意义重大。非常现实而直接的意义就是国有资产实现证券化并大幅增值,杭报集团经营性资产注入前净资产原值为7.5亿,目前市值已放大10倍以上。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有了上市公司平台,为杭报集团转型升级、打造全国一流现代文化传媒集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

——上市推动集团运营体制机制改革。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必须规范、透明,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来运营。通过上市倒逼机制,摒弃传统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陈旧落后运营模式;集团采编、经营机构人员彻底分离,经营管理制度不断规范;财务、资产管理接受权威中介机构监督;现代企业内控体系不断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确立。同时我们在内部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以创业创新大赛、孵化器平台、文创基金平台为抓手,激发创业创新积极性,培育并发现人才和项目;鼓励二三级子公司经营团队持股,进一步推动公司机制体制改革。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上市推动媒体融合、技术创新。通过收购、合资、参股技术前沿的互联网公司,推进了技术创新和传播现代化。特别是收购上海快点传播和组建华媒传播、华泰一媒合资公司,杭报集团快速进入移动视频和大数据领域,站到了互联网发展的前沿。

——对外收购兼并布局传媒生态产业链。通过多元融资渠道的开拓,实现金融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整合,有效地打造资本运作平台,为加速完成媒体转型升级和多元文化产业布局,提供了资本的支持。2015年,华媒控股在传统板块转型和外延式发展方面动作频频,加快“移动互联+”生态圈布局。主要有:收购精典博维,对接优质文学IP,开拓影视广告业务;控股快点传播,合资成立华媒传播、华泰一媒等新公司,布局移动视频和大数据;增资控股杭州文交所,实现IP与金融的连通,打造文化产权交易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增资上海合印包装服务有限公司,积极涉足基于云印刷的大数据服务项目;与浙商创投共同发起设立华媒泽商文化传媒产业基金,成立浙江华媒投资,布局金融资本平台;与浙江文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华创全媒,打造跨境电商孵化器;收购中教,加快职业教育产业布局。

上市公司平台给了我们强大的信心和动力,更加坚定了杭报集团率先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努力当好中国报业转型升级的先行者、排头兵的目标。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党性原则,坚守政治纪律,坚守党的舆论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发展壮大党的新闻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作者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猜你喜欢
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转型
价格认定的创新转型
IBM世纪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