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降低医学实验室分析中差错率

2016-05-10 00:57贾新勇,李兰霞,郭改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差错率差错品管圈

·医学检验教育·

“品管圈”活动降低医学实验室分析中差错率

贾新勇,李兰霞△,郭改玲,张月玲

(漯河医专二附院检验科,河南漯河 462300)

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有严格规定,但实验室质量管理人员往往将精力用在分析前和分析后,而忽视了分析中差错率,该实验室利用品管圈(QCC)活动对从接到标本到结果审核发放的分析中阶段进行改善,达到了降低标本分析中差错率的目的。

QCC概况:QCC是以基层员工自愿参与的方式组成一个小团体,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自由发言、民主决策,运用QCC管理工具,针对问题逐步攻克,以达到改善现状的目的。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将QCC活动运用到降低实验室分析中差错率活动,使差错率大幅度降低,及时准确地报告结果,既维护了患者利益又保障了医疗安全,圈员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也得到了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2月成立爱心圈,由1名副主任技师,4名主管技师,2名检验师共7名检验科人员参与。统计对象:活动前统计本院实验室2014年11~12月份13 171份标本分析中差错率,活动后统计本院实验室2015年6~7月份14 163份标本分析中差错率。

1.2 定义及衡量指标

1.2.1 参照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

1.2.2 实验室分析中差错 由于实验室原因(人员、流程等)导致的标本丢失、漏检、错检,最终发放了错误的或延迟的检验报告。差错率=单位时间内差错例数/单位时间内总标本数×100%。

1.3 方法

1.3.1 活动实施日期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成立QCC小组取名爱心圈,民主选举圈长1名,指导工作,圈员各有分工,每周进行1~2次活动,每次活动1~2 h。利用头脑风暴,结合检验科生化室现状及专业特点,对存在的问题自由发言、民主表决。爱心圈本期活动的主题选定:本圈成员通过对重要性、迫切性、能力、时效性的分析,对候选主题进行评估,确定本期主题为降低生化标本分析中差错率。选题理由:①参照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②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和医院临床科室的意见,降低分析中差错率提高了诊疗水平,维护了患者合法权益。

1.3.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统计发现,调查的2个月内实验室13 171例标本出现差错的有50例,通过计算可得出改善前的实验室标本分析中差错率为38例/万例(如表1)。做出柏拉图:①信息录入错误;②接收后标本交接不清。此2项占76%,运用80/20原则,对主要原因进行改善。针对柏拉图归纳出的2项主要因素通过鱼骨图分析确定真因如下:①物品摆放混乱;②样本条码覆盖,粘贴不规范;③标本接收制度不完善;④不遵守岗位职责。

表1 QCC活动前差错率

1.3.3 目标设定 改善前医学实验室标本分析中差错率为0.38%,目标值为0.17%,改善幅度为55.28%。

1.3.4 对策实施 针对导致错误真因通过PDCA的方法改善。具体改善措施:①进行5S知识培训,开展5S目视化管理;②制定检验项目分类设置标准,建立“护-检工作坊”,加强沟通;③制作标本交接登记本,严格按规定交接。④完善生化室岗位职责制,实行岗位负责制。

2 结 果

2.1 效果确认 统计改善后2个月内实验室标本出现差错的有21例(如表2),通过计算可得出改善后的实验室标本分析中差错率为15例/万例。

表2 QCC活动后标本差错率

2.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χ2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实验室标本分析中差错率为0.15%,达到目标值0.17%,实验室分析中差错率明显降低,改善幅度60.5%。

2.3 标准化 ①制作检验SOP文件,制作实验室标本分析流程图,制订作业指导书;“5S”管理推广;②完善实验室标本管理与交接班制度,建立人员培训及奖励机制;③定期总结安全事故,对实验室分析中多发差错事故作出预判,提前干预;④建立“护—检工作坊”,加强沟通。

3 讨 论

实验室检测的过程,包括标本的接收过程、仪器试剂、实验室操作、室内质控等阶段。如何控制分析中差错率是检验工作者的切实任务。

QCC的宗旨是,基层员工自发组圈,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PDCA)循环做出改善,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推动全员品质活动,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经历了这一期的实践证明QCC活动能够降低实验室分析中差错率并达到预期目标,“5S”管理的开展,建立“护-检工作坊”等新举措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医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同时使我实验室医务人员的自信心、责任心、品管手法、和谐度、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提升。医院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其诊疗质量及吸引、满足与保有患者的能力。QCC活动可以降低实验室分析中差错率,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医学发展,值得在各医学实验室中推广。

[1]曾蓉,王薇,王治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2011,15(6):654-656.

[2]杨雪,王治国.检验医学中的差错[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0):1341-1344.

[3]陈宇林,刘冰,陈华根.目前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任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02-303.

[4]李萍,黄亨建,徐克和,等.优化工作流程 提高临床检验工作效率[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127(11):803-804.

[5]丛玉隆,朱士俊.检验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学科建设和管理[J].齐鲁医学检验,2002,13(2):116-118.

,E-mail:20885681@qq.com。

10.3969/j.issn.1673-4130.2016.07.0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7-1011-02

2015-11-28)

猜你喜欢
差错率差错品管圈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我刊在2013年度编校质量检查中被评定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