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

2016-05-10 07:41白云
卷宗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探讨管理模式博物馆

白云

摘 要:在经济市场的影响下,博物馆逐渐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更加现代化的管理运作模式中,这对当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将当前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的对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博物馆的管理发展中,不断实现对当前博物馆的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以更良好的面貌面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博物馆管理挑战,实现对博物馆事业的繁荣、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博物馆的主要用于对收藏的物品进行呈现或者展示的场所或者建筑物,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中我国博物馆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博物馆传统的管理模式明显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博物馆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对博物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保证其可以对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进行适应。

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事业单位之一,它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博物馆可以很好的保护并展现我们国家的标志性遗产,借助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物来传达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起到凝聚和激励人民力量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对比中的软实力象征。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重视和做好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是博物馆管理中的首要任务。以下我们就对新时期的博物馆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探讨。

1 当前我国博物馆管理工作的具体状况

从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公共性质的墓地和功能不明确的艺术密集地以及祭祀的遗址进行建立,这些建筑在建设中都有着一致的特点:主要由一群人共同修建并使用,对占当时社会相当比例的珍宝和财富进行收集和保存,这和博物馆的初步形成和进一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博物馆的核心就是收藏品,收藏品在博物馆中实现集中收藏,对人类的历史回忆进行记录,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实现文化的创新。我国博物馆最初建立是在中国一百多年前的东学西渐中逐渐产生的。我国首个博物馆是在1869 年,由法国传教士创办的,位于上海的徐家汇博物馆,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1905 年,我国实业家张謇建立了南通博物院,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建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博物馆。我国博物馆从建立到现在为止,前后一共经历了三次建造的高潮期,首次是在20 世纪30 年代,但是中华民族正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时期,对民众智慧的启发是当时知识分子建立博物馆的主要目的;第二次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民族处于百废待兴时期,党和国家对博物馆建设十分重视;第三次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需要不断健全各方面的发展,相应的博物馆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一百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我国的博物馆逐渐形成了以国有性质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力量为补充,个地方行业以及各种所有制的博物馆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结构和合理的区域分布下的博物馆体系逐渐形成。

在博物馆中所有的事务都是以博物馆的物品也就是藏品开展的,博物馆习惯性的将其自身的管理作用概括为征集保管、研究保护、教育传播等三方面的主要功能。根据博物馆和社会以及民众的关系上来分析,实质上博物馆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文化传承和信息传播,博物馆成为重要的文化社会场所。博物馆在我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民众知识素质的提升,博物馆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处于较高的发展高度。但是我国的博物馆和国际上先进国际的博物馆管理水平相比较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博物馆在自身定位、维修建设和运营管理中仍旧没有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我国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博物馆需要对自身的功能实现重新的定位,在加持展览和文化服务工作中更好的面

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接收市场和民众的考验,为人们制作更多高品位、受人欢迎的展览品,以及适当的组织展览活动,在满足观众的需求上对观众的兴趣进行规范和引导,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逐渐成为了当今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2 对新时期的博物馆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博物馆在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已经不仅仅是收藏藏品的场所,同时还要发挥一定的教育作用。博物馆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认识博物馆中的活动主体,社会对博物馆的发展和活动要进行制约,同时博物馆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属于社会中的上层建筑范畴,属于科学研究领域。博物馆管理人员对其中藏品的陈列、观众和各项内容的关系要进行研究;对博物馆和社会民众以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科学技术质检的关系即兴研究。分析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传统的博物馆管理模式是否仍旧适合。

1、对管理观念进行更新,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博物馆传统管理的重心是对藏品收藏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在工作中比较重视藏品的管理、保存、陈列、历史考究等,但是博物馆主要是对主流文化进行巩固,不断提升文化知识素养,改善行为方式,在这样的管理中学术气氛比较浓厚,观众的参与度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上管理理念需要更新,博物馆要实现为社会服务并帮助社会的发展,在对藏品的收藏技术和方法重视之外还要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重学科进行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重视环保教育,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对娱乐和休闲的文化传播方式同时重视。才外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对其教育功能进行重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博物馆的核心职能是不同的;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博物馆的要求中社会教育职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收藏和研究主要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和理解自身生活的环境中过去的生活形态,以此来帮助观赏着对自身现实生活中更加的清新和明智。

2、实现管理模式的信息化

博物馆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指博物馆的各个管理部门和职能实现中要对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并且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对藏品的信息进行收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成立核心的网络平台,该平台要对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自用化的系统和知识等进行包含,信息管理主要是指建设数据库和网络品平台,这是博物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自动化主要是指对文物的安全保护系统、智能管理和专门的研究制造等。知识工程中主要包含博物馆各专项研究的实验成果和具有标准性、实验性的软课题。博物馆信息化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立庞大的数字博物馆,对人类的文化遗产进行采集、管理、保护和利用。数字博物馆中的藏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馆内的藏品实施数字化后获得的数据资源;第二种是对现有的各种数据资源的建立中创造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数据资源。博物馆实施信息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将博物馆的功能进行扩大,实现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将过去和未来实现连接,使得博物馆成为展示历史的演变和为人民服务的建设机构。

当前,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博物馆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其中博物馆的教育和社会人际之间的发展关系,博物馆的运行和经营,博物馆的科学建设,博物馆的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等。本文对博物馆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的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对博物馆管理问题解决的策略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帮助博物馆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促进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晨.我国文物系统博物馆管理水平的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创新探讨管理模式博物馆
博物馆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