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嗓音共鸣声效在歌唱艺术中的功能作用

2016-05-10 11:39张耀月
戏剧之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功能作用

张耀月

【摘 要】歌唱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艺术,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对歌唱艺术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倾向,不同的生理条件和文化背景,也影响着歌唱者对歌唱艺术嗓音的创造。在歌唱艺术嗓音这个百花园里,如何培育出符合自身条件和共识审美标准的个性化唱法,对于嗓音共鸣声效在歌唱艺术中的功能作用的科学认知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它,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歌唱意愿,创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歌唱艺术嗓音。

【关键词】共鸣声效;歌唱艺术;功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71-02

一、嗓音共鸣声效可实现文化审美的唱法需要

歌唱艺术嗓音,是具有多样性的音乐艺术嗓音,这种多样性音乐艺术嗓音的产生,主要源自不同文化的审美需求。人类是个民族大家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民族与民族文化。这些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也影响和推动着歌唱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文化特色的唱法嗓音。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无论哪种民族,其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系统都是基本相同的。在制造歌唱艺术嗓音时应该使用的歌唱生理器官,其功能特征与效果也是近似的。但是,为什么不同的地域与民族在歌唱艺术活动中制造出来的歌唱艺术嗓音却各具特色呢?这主要缘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作用,大脑中的文化观念与文化思维,左右了歌唱艺术嗓音的制造活动,在歌唱嗓音的制造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生理空间器官,因而导致最终获取的共鸣声效出现差异。

嗓音共鸣声效,是可以通过技术行为方法,根据人为需求进行调整的。不同的唱法需求,不同的唱法审美,可以通过对生理空间器官的使用取舍,来获取各自所需的嗓音共鸣声效。就拿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来比较,按照现行的唱法嗓音审美标准,美声唱法对嗓音共鸣声效的需求就明显比民族唱法要多,需要通过使用更多的生理空间器官去获取共鸣。相反,民族唱法对共鸣声效的需求就偏少,如民族唱法使用的生理空间器官多了,就可能会被质疑,因为它有可能不符合现行的民族唱法审美标准,人们暂时还不能接受过多的嗓音共鸣,否则,就会被排斥出民族唱法之列。

二、嗓音共鸣声效可提升嗓音音乐共识标准

人体作为歌唱的音乐载体,并非是专门工业生产制造的乐器。人体内的生理器官构造和组织结构,都是根据生理系统运转需要而生成的,而并不是按照音乐声响的制造规律来生成构造的。在歌唱嗓音制造活动中,就需要根据生理系统的实际情况,利用好其潜在功能并寻求突破。

人体的歌唱嗓音制造形成,都源自于音源器官产生的基础声源。人体的基础声源,是通过人体呼气时的气流冲击音源器官内的声韧带振动获得的,声韧带是肌组织结构,具有伸张和闭合两种运动行为功能。当大脑发出音乐声意愿信号时,声韧带就会同时产生伸张和闭合运动行为,将声韧带伸张至符合音频率的程度,然后紧密闭合,承受气流的冲击振动发声。由于声韧带属于肌组织结构,无论怎样闭合,在气流冲击下所能产生的振动都是十分微弱的,所产生的声源原始音质也非固体材质那样有质感,很难与音乐声响审美标准联系起来。因此,歌唱嗓音的制造活动就必须要思考如何利用人体的生理空间器官,要寻求生理空间的帮助,通过其可能提供的共鸣物理反应,去改善和提升基础声源的音乐品质。

人体生理系统中的生理空间器官虽然不多,在空间结构也不像乐器构造那样符合音乐声学规律。但是它们却完全能满足改善和提升基础声源音乐品质的制造需求,具有不可复制的生理音乐价值。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要将人声制造成符合音乐共识审美标准的音乐嗓音,在人体生理系统中只有一条路可供选择,就是要在音乐嗓音制造中大量使用生理空间器官,要在生理空间器官上做大文章,要让它们产生新的音乐共鸣功能。只要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法,就可以克服生理空间器官的生理使用习性,将人体声韧带产生的基础声源引入到生理空间器官中,让它们产生音乐共鸣物理反应,从而获取音乐共鸣。这种音乐共鸣获取得越多,人声与音乐的距离就越接近,歌唱嗓音的音乐乐器感声效就越强烈,音乐艺术价值也就越高。

只要树立了正确的歌唱嗓音音乐声响观念,人体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控制潜能就能轻松驾驭基础声源对生理空间的共鸣获取。在歌唱嗓音制造活动中,只有充分、完整地使用了人体的生理空间器官,制造出歌唱嗓音,才有可能符合音乐共识标准。

三、嗓音共鸣声效可满足舞台表演的声响需要

歌唱艺术是音乐舞台表演艺术,歌唱者所处于的表演场合是巨大的舞台与剧场空间,需要面对数以千计的听众,要让他们在这样的空间条件里欣赏歌声。在制造歌唱嗓音时,对歌唱嗓音的制造声响度,就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技术指标,加以特别的重视。

生理语言嗓音是人体使用得最频繁的嗓音方式,这种嗓音的交流对象一般处于较近的距离,因此,交流时的语言嗓音声响度通常较弱。即使交流距离稍微远一点,交流时采取带喊的嗓音交流方式,嗓音的声响度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把语音嗓音的方式移植到歌唱中,采用说话的方式来歌唱,显然是无法满足舞台表演的声响需要。

人体生理语言嗓音之所以弱小,其主要原因是使用的人体生理空间器官少。生理语言嗓音产生使用的生理空间除口腔空间完整使用外,呼吸道生理空间只取用了喉咽和口咽器官,而大部分都被浪费了。产生生理语音嗓音的基础声源,只在极少的生理空间器官里,获取了极为有限的共鸣,就急着传播进大气空间,所以它的声响度就自然微弱。试想,如果我们在歌唱嗓音制造时能通过科学的技术控制方法,去完整使用人体呼吸道生理空间器官,那么除去口腔空间不变化以外,就可以增加比生理语言嗓音多几十倍的呼吸道空间容量,使用这么大的生理空间容量去制造共鸣,基础声源获取的共鸣声效就会十分巨大,所产生的歌唱嗓音声响度就会远远超越生理语言嗓音,满足舞台剧场空间环境条件下的声响度需求,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四、嗓音共鸣声效可展示生理器官个性化价值

人体间的生理系统器官从整体结构与布局上看,无论是人体的生理器官数量、生理器官的结构位置,人类个体间似乎都相同。但是,如果就具体的人体结构形象、人体器官结构形态、人体器官体积大小、人体器官潜质能力等而言,人类人体个体间具有相同机率的案例却是十分罕见。所以,人类群体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群体间可以通过视觉进行个体识别,也可以通过听觉进行个体识别。

人体间的身体结构性差异,也导致了嗓音声源器官、生理空间器官以及关联器官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存在。人体间的这种生理生成性差异,涉及面很广,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生理器官。对于这种差异性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个体间的体表器官进行直观对比,人体生理空间器官具有可视觉和不可视觉双重特征,虽然空间结构都在体内,但有些器官的空间结构形态与大小,却可以通过它们外露在体表部分,直接观察到个体间的差异。例如:外鼻、口腔、喉形和脖径及长度。如选择数人,对个体间外观进行差异性评估,就会发现无论是外鼻的长度、高度、宽度、倾斜度与鼻孔径口大小;口腔的嘴巴大小、嘴唇厚薄、嘴角紧松;口腔内的颌骨大小、舌肌大小、硬软腭长短、咽峡口大小;喉结的大小,脖子的长短以及气管的粗细;任何个体间几乎没有相似的情况存在。以此可推测,处于体内的嗓音器官,因外部的差异所致,必然也会存在差异。

总的来说,在歌唱嗓音制造活动中,人体的每个生理空间器官都应具有其共鸣声效价值。如果完整地使用了人体的嗓音生理器官,具有个性化差异的音源器官和生理空间器官,就会在歌唱共鸣物理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制造出能集合人体间个性化差异的特殊共鸣声效,使歌唱者能展现出只属于自己的嗓音特质,实现生理系统中蕴藏音乐潜质的最大价值。

五、结语

歌唱嗓音的共鸣声效,是决定歌唱嗓音音乐品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构建不同唱法的技术基础,更是体现个性嗓音生理价值重要窗口。只有明确了歌唱嗓音共鸣声效在歌唱艺术中的功能作用,才能为歌唱嗓音的制造提供多种共鸣声效选择,制造出满足不同唱法审美需求、体现作品思想风格的歌唱嗓音。

作者感言: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罗卉老师和戴拓亚老师对本课题进行严格的把控与监督,在这里向两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猜你喜欢
功能作用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运政执法档案管理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军队高校年鉴编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