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色的玫瑰城(节选)

2016-05-12 03:16毕淑敏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搭帐篷石头生活

毕淑敏

我们终于看到了那座更雄伟的宫殿,好像是从山岩上长出来的,门前有一片辽阔的空地,万分萧索。我坐下,身体中充盈着来自远古的安宁,无一丝瑕疵扰动。

四周的山景带着洪荒的韵调,有一种不真实的杏黄色彩和空洞氛围,在渐渐西沉的落日映照下,每一刻都在变幻着风景。极目远眺,峰峦起伏,万物寥寂,更觉出自身的渺小单薄。西边天际线临近约旦和巴勒斯坦的疆界,东南面是何珥山,山顶上的白色标示,是亚伦的墓。远处还有摩西泉。据说许多跋涉者,专程到这里朝圣。没想到旧约圣经里的宗教故事,竟然在这里栩栩如生,一一对应。

沉思让我们感知生命是万分真实的一个存在,感觉它在一分分地流逝和久远地传承。听到祖先模糊不清的呼唤,觉得自己也是链条上的精致小环。闭上眼睛,中东的夕阳照在面庞上,好像温暖的披肩簇拥脖颈。眼前一片金彤彤的光亮,并有着随波逐流的晃动感。我知道这是上眼睑中微细血管中的红血球,在摩肩接踵地移动着,我好像还看到了一个个扁圆的血球,由于兴奋而轻轻颤抖,又由于微风的吹拂,而渐渐地安静下来,拉着手缓行。

听同伴说,她的牵马人告诉她,要她向我学习,说我很有技巧地把身体后仰,重心后移,这样对马匹下山是个有利因素,而且不发出任何声音。殊不知,因为这种姿势,我的骶骨处很快就磨破了,这让我在随后的漂浮中,吃了剧烈的苦头。

路这一次是冷清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走光了,在山头时金光灿烂的太阳,由于我们下山是背道而驰,也深藏不露了。山谷一下变得冷清黯淡,幽深到有点恐怖。

看到一个怀抱孩子的贝都因妇女,在兜售石头和一种类似仙人掌的植物。她的货物并不便宜,一块比橡皮大不了多少的小石头,要一个欧元,合人民币10块钱。刚开始不想买,钱还在其次,主要是石头重。不便携带。不过,最后我们还是买了块石头,可能因为同是母亲,看到那么小的孩子在荒郊野外陪着妈妈谋生,必动恻隐之心。买完了石头,刚要走,那个女人突然高声叫住我们。情急之下,她说的是贝都因语,我们一时不知是什么意思,愣在那里。

看着她急切的眼神,我说,她看我们两个人,只买了一块石头。她要再送我们一块石头。

同伴半信半疑,说,你怎么懂了她的话?

我说,我猜的。不然,她不会这样着急。

旁边来了一位会说英语的贝都因人,把她的话翻译给我们,果然正是这个意思。

为了不拂她的好意,我们连声谢谢,又在她的摊子上挑了一块最小的石头。带走了。

此刻,那块石头就放在我的电脑旁。它们并没有蛇道(佩特拉的门户,一条长1公里、高达近百米的岩石裂缝)的光彩和美丽,是刚刚从岩体上被人敲下来,带着生涩和拘谨的多姿多彩,远不够圆融。每逢我的眼神和它相遇的时刻,就有一种细小微尘样的感动,撩拨着眼睑。

其实,修道院漫山遍野的石头,都和贝都因女人出售的石头一模一样。可见她是随手从岩石上砸下来的。不过,我再也没捡拾其他的石头。这一块已经足够好,不仅来自那个神奇的山谷和古老的城寰。而且来自一个贫苦的母亲和可爱的孩子,来自她们的心意和劳作。

凡是来过佩特拉的人,都会对贝都因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前,我以为贝都因是一个特别的种族,如同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等等。到了中东才知道,贝都因,其实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描述。贝都因这个称谓最早来自约旦南部,在阿拉伯语里是“搭帐篷的人”的意思。阿拉伯民族中的一部分人,至今保留着阿拉伯民族最纯正的语言和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沙漠里赶着羊群奔走,找到有水和草的地方,就待下来搭帐篷,休养生息。过一段时间,又继续出发,寻找水草肥美的地方,逐水草而居,开始新的生活。

贝都因人这个名称,慢慢像一滴靛青色的染料,遇到蓬松的棉纱,一圈圈从约旦扩散开来,蔓延到利比亚、埃及、阿拉伯半岛的整个撒哈拉区域。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贝都因人的人数开始缩减。有的人定居了,用汽车取代骆驼。为了让子女就学,有些贝都因人愿意放弃过去的生活,转而选择在学校附近落脚、安居乐业。现在,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的贝都因人,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

等我们来到山下,祖祖(马)的主人和我们告别。我们说,愿意继续出费用,请他把我们送到大门口。祖祖的主人说,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以为是钱出得还不够多,表示可以商量。祖祖的主人说,不是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把峡谷分成了几段,每段只能挣自己的钱,不能到别人的地盘上抢生意。所以,很遗憾,你们只有自己想办法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搭帐篷石头生活
田园野趣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漫生活?阅快乐
悬崖宿营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野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