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礼仪礼节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2016-05-12 02:51苗一萍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礼节礼仪文明

苗一萍

目前,我国的中职学生大多由初中毕业成绩较差、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组成,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且现有中职教育中普遍认可“一招鲜,吃遍天”的说法,从而导致中职学生重技能轻礼仪的现象更加突出,没有正确认识到学习礼仪与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有相当大的关系。其实,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就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人际间的相互尊重、友善和体谅就是通过规范化的行为,即礼仪礼节表现出来的,所以,加强中职学生的礼仪礼节教育,刻不容缓。

一、中职生礼仪礼节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们调查到,现代的中职学生大多存有行为习惯不佳、社会公德有缺失问题,在社会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由于学生个人礼仪修养较差,社会对中职学生有歧视,因而他们觉得不快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自信,爱和老师顶牛。暴露出在公共场合的不规范行为有:乱穿马路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说脏话粗话,高声喧哗影响他人,穿奇装异服,弄脏环境,高空掷物等;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出:刻薄自私、语言不文明,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现象。学生自己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和生活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都表现欠妥。

二、中职生礼仪礼节缺失的成因

(一)学生本身方面的因素

中职学生在学历上等同于我国的高中生,在年龄上属于叛逆期,中职生在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容易造成生理和心理之间的不平衡。升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厌学自弃、中考无望、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有自暴自弃的厌学心理,社会群体的另眼相看导致中职生在许多方面礼仪缺失,出现了职校生的无礼仪、肆意妄为的表现,并形成恶性循环,职校生礼仪素质逐年下降。

(二)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目前职校生独生子女比例较大,相当多的家长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子女身上,这些学生大多有优越感,很多家长都是“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事情不要操心”,事事为孩子包办,让孩子死读书,错过了在孩子行为养成时期礼仪方面的教育,使孩子只重视学习成绩,缺少尊重他人、严于律己道德思想。家长更多的重视孩子在物质上的需求,轻视了孩子在接人待物、为人处事方面的礼仪教育。再者,中职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其父母大多数常年外出务工,学生在读小学或初中阶段就成了“留守儿童”,造成了很多家长在孩子的礼仪礼节教育上缺位。

(三)学校方面的因素

首先,礼仪礼节教育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对中职生职业技能训练较为重视,而忽视了中职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培养要求。有的中职学校甚至认为,礼貌礼节的培养是家长的任务,学校只需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养。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旅游职业学校,学校在课程设置中礼仪课程安排课数较少,而且礼仪教学的教师多是由相近专业的教师兼任,缺少专职礼仪教师。二是礼仪课师资表现欠佳。因为教师不专业,所以礼仪课重理论灌输而轻上手训练,导致礼仪教学收效不佳、不到位,这在学生当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三是我们学校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大多时间局限在劳动习惯的养成,而忽略了对学生全方位的礼仪教育,如:交往礼仪、孝敬长辈、尊重老师等具体生活行为礼仪礼节。

(四)社会的负面原因

社会负面影响对职业学校冲击相当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飞速提高,许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已不再受到人们重视,而越来越多的现实主仪价值观在影响人们的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三观,这使得许多不良的思想得以传播。尤其是在互联网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多渠道更多了解和接触社会,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职校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潮和不文明现象侵蚀了青少年的心灵。其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比如社会青年的流氓的作风,打架斗殴,男女之间不文明的举动等,有些影片中一些不文明、不雅的镜头,都对中职生的礼仪修养有着负面的影响。再次,学生在初中学校学习期间,学校以升学率为主,放松了对初中生的礼仪礼节教育。这些社会因素对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作用。

三、加强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一)加强学校的礼仪礼节教育和训练

1.开设课程,营造氛围。中职学校应该把礼仪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培养礼仪专职教师,将《礼仪修养》课程进行集中备课。开足开齐德育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期,合理开设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服务礼仪、中华传统文化、体型训练等课程,围绕中职生的礼仪养成进行系统的礼仪素养标准教育,并引导学生将礼仪知识付诸学习和生活中。

2.常规训练,养成习惯。学校要注重学生文明礼仪的训练。包括集合、排队、进场、课间的常规训练,还要开展坐姿、站姿、行走等仪态专项训练,齐唱国歌、升旗仪式的规范训练,通过这些系列训练,让中职学生平时的行为能更加规范。

3.榜样示范,加强培养。充分发挥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身边每一个学生,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把礼仪礼节列入学生考评的专项内容,评选文明学生和礼仪标兵,形成浓厚的校园文明礼仪气氛。对中职学生礼仪行为教育,要重视发现、培养和表彰优秀文明学生,精心帮助和教育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建立好人好事光荣榜、优秀寝室流动红旗、评选文明礼仪进步之星。在班级管理中,执行奖惩制度,竞选文明班集体,树立比文明、讲礼仪、树新风的良好风气,从而实现同学间相互促进、班级相互竞赛、师生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4.增强意识,提升形象。礼仪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努力养成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增强学生讲礼仪的意识,养成讲礼仪、知礼节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行为举止、着装、出行、交往和谈话礼仪等,让学生了解适应社会的细节和要领,按照律己、敬人、宽容、平等、真诚、沟通、适度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中职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作用非常重要,父母应注重和学校与社会的紧密配合,共同对孩子进行礼仪礼节方面的教育。同时,为人父母需要努力完善与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潜移默化,处处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发挥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

现实生活中,社会舆论对个体具有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对于中职生,必须坚持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净涤社会风气,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推动中职学校礼仪礼节教育走向成功。

“德育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提高对中职学生礼仪礼节教育的认识。(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礼节礼仪文明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文明歌
探病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