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2016-05-12 02:51赖小平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心对称铜钱平行四边形

赖小平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贯彻教学,协调师生教与学的重要手段。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有序地探求知识奥秘,全面深刻地揭示知识的本质属性,同时还可以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课堂提问要引起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的问题能够起到启示诱导学生的作用。例如,在给学生上概率课的时候引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在公元1052年4月,侬智高起兵反宋。当时路途艰险,军心不稳,狄青取胜的把握不大。为了鼓舞士气,狄青便设坛拜神,说:“这次出兵讨伐叛军,胜败没有把握,是吉是凶,只好由神明决定了。是吉的话,那我随便掷100个铜钱,神明保佑,正面定然会全部朝上;只要有一个背面朝上,那我们就难以制敌,只好回朝了。”左右官员诚惶诚恐,劝道:“大将军,运气再好,100个铜钱,总不会个个正面朝上,如果有背面朝上,岂不动摇军心?如果不战而回朝,那更是违抗圣旨。请大将军三思而行!”此时的狄青已是胸有成竹,叫心腹拿来一袋铜钱,在千万人的注视下,举手一挥,把铜钱全部抛向空中,100个铜钱居然鬼使神差地全部朝上。顿时,全军欢呼,声音响彻山野。由于士兵个个认定神灵护佑,战斗中奋勇争先,仅一次战役,就收回了失地,大功告成。那么,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想那100个铜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带着疑问,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个问题也让学生们的兴趣高涨,学习目的性也就更强了,课堂的教学效益也会大大得以提高。

二、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需要借助“趣味”的方式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点产生兴趣,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比如,在探究“中心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上课之始出示4张剪纸:两张全等的平行四边形,两张全等的三角形,接着就和学生一起用这些纸牌来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先请一位学生上台,然后再背对着黑板,将其中的两张进行旋转:问题(1)是请同学们都来说一说,到底动的是哪两张牌,学生们经过讨论分析,指出被旋转过的图形是第一个与第三个。问题(2)是为什么第一个图形变换了位置,但是平行四边形的位置却没有发生改变呢,引导同学们弄清楚将平行四边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度后仍然和本身重合这个道理。接着,再让学生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来判断出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中心对称的图形。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引入新课题:“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就要着重探讨一下平行四边形这一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了。”正是由于设计的问题情境形成了一定的悬念,使得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三、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明确教学方向

提问的方法很多,按其层次和作用可归纳为四种:一是复习性提问;二是引导性的提问;三是重点性提问;四是总结性提问;这些提问内容很多,可灵活运用。但是课堂提问要讲求渐进性先易后难,由表及里,不断加大难度,把思维引向深入。一个问题可能分几步解,每一步的提问都要恰如其分,提问既不能次序颠倒,又要注意前后衔接,使每一个提问都能恰到好处地起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

四、课堂提问要有复述型,培养缜密思维

复述型提问主要是让学生用语言把现成的学习材料叙述出来。比如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些较为重要的概念、原理或者方法。叙述问题的条件或者是结论;叙述解题的过程;叙述课堂小结等。我们学校的有些数学老师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读最近学过的定义、性质、判定、定理,这是熟记数学知识点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弧长的计算和扇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有部分学生拿到题目无法动手,原因是弧长计算公式和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记住,由此可见,熟记公式、定理、判定是有必要的。

数学教学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科学地进行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有教师恰当的课堂提问才能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才能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讲究课堂提问的效果,真正发挥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万田初中)

猜你喜欢
中心对称铜钱平行四边形
花喜鹊的铜钱
解答三次函数中心对称问题的两种路径
铜钱为什么中间有方孔
铜钱草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中心对称 贯穿始终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测试卷
中心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