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祖庆学如何进行课前交流

2016-05-12 02:51李嫣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红高粱斧头张艺谋

李嫣

良好的课前交流,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增进师生的了解,并为教师接下来的精彩教学做好铺垫。

良好而有效的课前交流应该具有三个特点:一要巧,二要诚,三要尽可能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张祖庆老师在课前交流方面就为广大语文教师做出了很好的典范。

一、《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前交流欣赏

师:我们先来做一道数学题,不过这道数学题有点奇怪,它不是数字构成的,我们来看。

(课件出示“一把斧头图片+一片树林图片=?”)

师:你觉得斧头加树等于什么?

生:砍树。

生:变成纸张。

生:树木变少。

生:桌子。

师:还可以变成木头做成的什么呢?

生:还可以变成独木舟。

生:变成火柴。

……

师:斧头将树变成了很多很多东西,一起来读。

(课件依次出现茶几、凳子、木船、木床、木雕、木柜、木门等等一系列由木头做成的家具图片)

师:数学题我们就做到这,进入课堂,上课!

评析:一道数学加法题,几张图片,干脆利落,看起来与本节课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与课文紧密相连,斧头就是文中那个曾经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罪魁祸首,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将自己的家园亲手摧毁,理解了这一点将为下文的学习做很好的铺垫。张老师的课前交流新颖独特、简洁明朗又顺理成章、耐人寻味,可谓精彩。

二、《穷人》课前交流欣赏

师:我们来认识一个人(出示莫言头像),他是谁?

生:他是莫言。

师:莫言是谁?

生:莫言就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师:看过莫言的书吗?

生:我看过《红高粱》。

师:好看吗?

生:好看。

师:为什么好看?

生:因为里边讲的农民非常辛勤地劳作,我看了非常敬佩!

师:莫言的代表作还有什么?

生:我好像听说过,莫言有一本书叫《酒国》。

生:还有一本叫什么《丰乳肥臀》。(众笑)

师:大家不要笑,这本书很精彩。再看一个人,(出示张艺谋头像)认识他吗?

生:张艺谋。

师:张艺谋是谁?

生:我知道他是导演,好像《印象西湖》是他导演的。

师:是的,他拍了一系列很不错的电影和的印象系列。(出示莫言和张艺谋图像)张艺谋——莫言之间有什么关系,谁知道?

生: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改编的。

师:说得太对了!同学们,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当初并不是很出名,张艺谋把它改编成电影,莫言的小说也一下子出名了。刚才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出示“改编”),改编让一件艺术品变成另外一件艺术品。无论是莫言的《红高梁》,还是张艺谋的《红高粱》,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评析:交流莫言与张艺谋这两个知名人物,学生极感兴趣,可张老师的目的并非仅仅只为了解名人,而是引发学生思考他俩因什么联系在一起?以聊名人入手,寻找关联点,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是由莫言作品改编而来,两者是由“改编”联系在一起。而《穷人》这篇文章是托尔斯泰改写自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两者也因“改编”而联系在一起,张老师借莫言与张艺谋之间的联系将学生的关注视野带到了这篇小说的由来,进而再引领学生探讨托尔斯泰为何将这篇小说改编得如此感人?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研读。这样的课前交流有厚度、有深度、张弛有度。

三、《金钱的魔力》课前交流欣赏

课前,张老师以“漫画”这一学生喜欢的话题与学生进行聊天。接着依次出示形象夸张但特点分明的小沈阳、教师本人的漫画、环保漫画,让学生感受人物肖像漫画和讽刺漫画的共同特征——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然后张教师适时补充:人物肖像漫画往往夸大人物最醒目的特征,让人过目难忘;而讽刺漫画往往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讽刺或警示人们。

评析:特级教师罗才军对张老师这节课的课前交流给予的评价是:好课,课前预热就能营造“一叶知秋”的境地。张老师的课前预热即是此例。看似平常的漫画导课,却成为文本解读和课堂推进的重要引擎,随着课境的持续深入,一幅幅漫画将逐渐“闪亮登场”,教师匠心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课前交流不是形式,不是卖弄,也不是标签,而应是心灵沟通,是真情流露,是为“学”服务。看似简单的课前交流,运用得当则大有乾坤!(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红高粱斧头张艺谋
红高粱
金斧头和银斧头
70岁那年会在干什么
遗失的斧头
莫言自称再也写不出《红高粱》了
没造成船,却刮了脸。
锋利的斧头
走近红高粱
张艺谋的抠门
张艺谋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