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 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2016-05-12 02:51周柳娅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刷子语言文字创设

周柳娅

“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能让教学事半功倍,让课堂充满生机而又富有灵气。然而,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验,感到有些课创设的教学情境简单、枯燥,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有些课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疏离,与生活实际脱离。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不能透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去揣摩语言文字的精妙,不能在教学情境的体验中习得语文能力,往往耗时低效,教学效果不佳。

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的课——务实、创新、大气而又灵动,在情境创设方面更是匠心独运,值得借鉴。现就以虞大明老师的课为例谈谈如何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依托文本创设情境——《麦哨》之吹哨之乐

《麦哨》一文主要通过描述北方乡村儿童的生活,展现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虞老师依托文本,紧扣一个“乐”字,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课文的表达特点,着力创设情境,再现快乐。

他先以棒棒糖代替毛毛针,让学生品尝回味,再抓住象声词“呜卟”让学生模仿麦哨的声音,训练阅读,很有情趣。尤其是出示三种不同的麦哨声,让学生在变化形式中朗读,课堂上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既悟情又习文,可谓妙。

这样的情境创设真是妙不可言!虞老师不仅带领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把蕴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快乐用“吹麦哨”这一情境方式展现出来,使得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而且最令人拍掌赞叹的是他真正的落脚点在于学习语言,三次不同的吹哨,既让学生沉浸在语言之中,品味咀嚼,又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不同的标点在描写声音的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桂花雨》之摇花之乐

2013年,笔者有幸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的“千课万人”会场聆听了虞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桂花雨》,整堂课就像桂花一般馥郁芬芳,回味无穷。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不但体会了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而且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也得到很好的锻炼与累积,同时更对作者琦君的作品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其中虞老师对“摇花之乐”的情境创设更是锦上添花之笔。

虞老师让三个学生上台与其一起演示,虞老师化身为那棵桂花树,学生化身为小琦君,还原了课文所描述的生活场景,使得学生在一摇一喊的情境之中贴近琦君的童年,走进琦君的内心。这种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情境创设真是一举两得,既在境中悟“乐”,又在境中悟“情”。

三、选对时机创设情境——《刷子李》之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虞老师在教学《刷子李》中描写 “刷子李”刷墙动作娴熟这一片断时,首先让学生找到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似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再适时以“哪几个词让你们觉得奇特?”这一问引导学生关注到“悠然摆来,悠然摆去”这两个词上,接着指导学生读出“悠然”,然后让学生根据文本模仿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并对学生手的高低、位置进行细致的指导。

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情境创设,却巧妙地抓住了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以读解疑,以境悟疑,恰到时机,水到渠成。

当然,情境教学的创设远不止这些,这就要求教师像虞老师一样能更真切地掌握学情,贴近文本,贴近生活,运用适时、适量、适当的情境教学,让课堂更有效,更具语文味。(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韬奋学校)

猜你喜欢
刷子语言文字创设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创设未来
“新潮”的旧刷子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大刷子洗澡记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