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有效实施协作学习的对策

2016-05-12 02:51李美莲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协作数学教师竞赛

李美莲

随着时间的发展,教育从形式上看,相继出现了个别教育、班级教育和分组教育。协作学习作为改善传统班级授课的一种教育方法,已经走进了小学数学讲堂,而且被一线老师所重视与运用,变成新课程变革实现学生学习方法转变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注重独立思考和学生知识的再建构

关于独立思考的重视,在对小学的查询中能够看出,当老师抛出了协作学习的疑问时,我们都会有意识启示学生不要直接进行评论沟通,应先在对这道题有一个自己的观点或者疑问,带着“准备”投入到协作学习中去,这样才会使协作学习愈加有用。因为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它对学生依赖于个别自身独立完结事情有着很高的需求,而小学生的特点是具有了必定的思考才干,但缜密性不够,因而,要将协作沟通与独立思考偏重交叉,达到学习的作用。

协作学习后,小学很少有教师重视到学生是不是重新整理了思路,独立地处理了疑问,实现常识的融合。可是大多数学生的做法是在脑子中过一遍解题思路或干脆把这件事抛之脑后,少有学生动笔做,这样就使本来能够推进学生思维开展的大好机会溜走了。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加强课堂监督以及教学检查的力度,将这种教学的方式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学习,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们加强对数学尝试的记忆,并且让学生们很好地去自主复习。

二、数学协作学习要重视对进程与情感的评估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势在必行,特别是想要将协作学习的积极作用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让学生完成课程协作学习以后,一定要注意学生们在某些方面的改变,并且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正面评价,比如:小学数学老师可以表彰那些通力协作的小组,也许这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因为该组的同学能通过相互的帮助、学习来完成自己的任务。通过小组同学的表现,会让他们更好地去明白团队的重要性,从中也能够感受到相互帮助的乐趣。

三、淡化个别间竞赛,引进组间竞赛机制

由于学生先天智力以及后天经验的不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当中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去教导学生的学习。在一个教室里,所有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分化,而这种情况是避免不了的,如果这种协作的学习模式运用的不恰当,不但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同时还会加速两极分化的速度,导致学生厌恶这种教学模式。小学将协作学习作为改善班级授课制的战略,如果运用妥当就会很好地处理学生之间两极分化的疑问。

为了能够很好地去调动小学数学教学协作模式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当在班级里创设一个良好的协作学习的环境氛围,在小学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小组间的竞争,对于一些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机制,在竞赛当中提供一些相应的奖励措施,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比如,在小组竞赛当中,让一些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代表小组进行讲话,就给该组加上2分,让学生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讲话发言,给小组增加1分,这样不管是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都能够为学生所在的小组赢得分数,促进组内成员互帮互助的习惯,增强学生小组内团体之间荣誉感。对于学校的内部来说,也一定要树立起完整的奖励制度,比如给予得分比较高的小组进行奖章奖励或者学习用品的奖励等,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一些老师也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互动,辅导各个小组非常好地协作评论,对小组内有争议的疑问及时协助处理;给予小组一个清晰的集会时间表,强化正向的依靠,多鼓舞成员们互动。

课改背景下,数学协作的学习模式已经是很多教师积极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印象中已经是根深蒂固,这给数学协作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阻碍了协作模式的推广。尽管如此,学校以及教育相关部门也应当大力开展数学协作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蓉江街道西华小学)

猜你喜欢
协作数学教师竞赛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创新思维竞赛(3)
协作
创新思维竞赛(6)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