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设计

2016-05-12 02:51曾春华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老舍母鸡母爱

曾春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变化。

2.领会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文前后的对比,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母鸡的伟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对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2.通过比较老舍的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如同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那么他眼中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再次来认识老舍先生笔下的另一位主人公——母鸡。(板书课题:《母鸡》),让学生齐读课题,问:通过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指名回答)

2.学生自由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自学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警惕、欺负、聚合、厌烦。

(3)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先生对他家的那只猫一直都是特别喜爱,那么他对这只母鸡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呢?前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独立思考,交流汇报,一开始是讨厌,后来不敢讨厌,最后喜爱母鸡)

(三)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1)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请同学们速读1-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课件出示:“这真是一只( )的母鸡。”学生通过补充把话说完整。

(2)理解词语:(课件出示)颤颤巍巍、如怨如诉

照样子写词语:如怨如诉 如 如 如 如

(3)同桌交流:作者写讨厌母鸡,列举了母鸡的哪些罪名呢?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没完没了 欺善怕恶 拼命炫耀)

出示课件:“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请你也用夸张的方法来谈谈,如果不是聋子听到会怎样?”

(4)母鸡想用那样的声音告诉人们什么呢?

(5)指导朗读:此时作者对母鸡态度如何?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指导学生用讨厌的语气朗读1-3段)

2.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这样一只令人讨厌的母鸡,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

(1)分小组讨论,找出相关语句。

(2)重点指导品读。

A.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理解“一向”,“不敢”这两个词语,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句子辨析:课件出示“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与“我不再讨厌母鸡了”两个句子,比较有何不同?“敢”字的使用,巧妙之处在哪?

B.自由的读课文5-9段,想:母鸡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呢?(学生反馈,教师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C.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找出相关语句与组内的同学交流。(指名回答)

出示课件: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子,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D.指导有感情朗读4-9自然段。

(3)齐读课文9、10段,思考:作者仅仅是赞美鸡妈妈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导学生带着对母爱的崇敬再次有感情地读9段。

(4)选择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再次感悟伟大的母爱。

(四)对照阅读,积累运用

老舍先生通过对母鸡态度的变化,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象,对比课文《猫》,这两篇文章在写作特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五)课堂总结,巩固拓展

1.小鸡雏们有一个伟大的鸡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位伟大、勇敢的母亲,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回家念给妈妈听吧!

课堂小练笔:妈妈,我想对你说:

课后小作文:写写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爱”。

2.推荐阅读:列那夫的《母鸡》。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

四、板书设计

16 母鸡

讨厌 没完没了 欺善怕恶 拼命炫耀

喜爱 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作者单位: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田心小学)

猜你喜欢
老舍母鸡母爱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阅读母爱这本书
“对话”小伙伴老舍
母爱的另一面
藏蛋的母鸡
鸡的一家之母鸡妈妈
一只特别的母鸡
母爱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