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6-05-12 02:51李留美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意境散文文本

李留美

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们的主干课程之一。而作为语文课程重点之一的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是不容忽视的一门技巧。但是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具有极强的挑战力,阅读能力的培育不仅要从教师教学的方法入手还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情景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加入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根据文本,创设情景,挑选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其身临其中,感受文本的意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加入音乐,使音乐融入文章的意境中,让学生们以欣赏的角度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朗诵教学。有些阅读题材的语句优美,意境深邃,用以朗诵是再适合不过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老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诵,使学生能够掌握朗诵技巧,将感情投入其中,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还能够发散其散文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举行散文朗诵大赛,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加强对阅读的兴趣。

3.精细品读教学。一篇散文中,其句子饱含韵味,充满画面感,值得学生精细品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散文句子的精细品读,其修辞手法的合理使用,词句的准确运用都值得学生仔细推敲,认真研究加以自用。在细心品读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文章的魅力,领会文章的意境,发现文章的美,加强其对阅读的热爱程度及兴趣。

4.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的运用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将其在阅读文本中喜欢的好句子加以模仿,将其在文章中领悟的情感加以抒发,将其在阅读中感悟的道理加以记录,使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随意发挥他们的文笔,将其用到写作之中,进而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提高学生阅读意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敞开心扉、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意识,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发阅读,从而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式。教师教导学生充分掌握不同的阅读方式对学生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一篇文章不同句子以不同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有的地方快速浏览掌握大致情节即可,有的地方一眼带过,有的地方精细阅读、仔细推敲甚至为我所用,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散文,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景。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阅读经历,在学生阅读散文时引导学生,将文章的内容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形设置情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体会文章的意境。在抒情类文本中,教师可以播放音乐与其配合或者播放视频,使同学们在教师所渲染的氛围中增加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2.以学生为主体,给予想象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所言、所想,在阅读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扮演引导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能够随意地说出自己的感悟,若学生的想法不正确,教师要给予引导而不是强制的灌输思想,让其自己感悟,最后将学生所体会到的感情进行梳理、提升,从而增加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育的相关背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并给予了一定的对策。阅读是教师、学生不可小视的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培养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金川小学)

猜你喜欢
意境散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春色满园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朵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