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课堂,感动精彩

2016-05-13 03:03王陈亮
教育界·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加减法分母习题

王陈亮

【摘要】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大家的观点不一。我认为好课不求完美,但求有亮点:可以是精巧的引入,可以是深刻的探究,也可以是富有创意的习题设计,还可以是令人回味无穷的教学拓展……。本文结合亲身经历的一次教研活动,通过剖析教学中的亮点,分享不同教学带给我们的精彩。

【关键词】探究建构提升

近日有幸参加了市优课的展示活动,全程观摩了13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聆听了专家们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观点报告,获益匪浅!这是一次数学的盛宴,细品其中的每节课,感动于教学的精彩。有专家在评课中说道:“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你不要奢求把每个细节都做成亮点,一节课只要有一个亮点,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课。”本文试从教学的三个不同维度,剖析教学亮点,一起分享教学带给我们的精彩。

一、 深入的知识探究

这次活动中,林老师对重叠问题中“韦恩图”的深度挖掘,让学生亲身经历“韦恩图”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数学的内涵与魅力,给人印象深刻。

【精彩回放】

展示交流:

学生说理,交流。

4. 揭示韦恩图并认识各部分名称(利用课件呈现)

5. 算法探究

学生列式计算,并交流各种不同的算法,教师引导优化。

6. 验证笔袋猜想。

如果共有7种、6种和4种文具,那么它们有重复吗?能列式计算吗?如果困难可以通过画图帮助理解。

交流算法,并用课件演示。

【赏析】

本环节教学的精彩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 用透素材,亲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

本环节教学始终围绕笔袋这一素材层层剥开,步步深入,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究和验证的过程,将一个素材用足、用透,多维度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教师只在关键问题上进行点拨和引导,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比如问“有什么不足?你有什么建议?”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交流中,渐渐形成韦恩图的清晰认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二) 数形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韦恩图”对于学生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但是本课学生为何却学得如此轻松?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直观表示韦恩图中各部分的含义,各种不同猜测的验证,将直观图形与抽象算式有机结合,为什么要减去重复的?哪种情况有重复?哪些没有重复等学习难点也迎刃而解。

二、 精巧的习题设计

曾老师执教的“对称图形”一课给人印象深刻,温柔亲切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引导,一切都显得那么轻松自然。品味整节课,我认为最“亮”的是习题设计,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精彩回放】

1. 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出示下列图形和数字)

怎样移动玩具车上的图形,使它变成对称图形?

2. 下列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先出示水平和垂直的两条,接着出示斜着的,并利用课件动态对折验证,条数不断增加,也不断验证,最后让学生感悟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 画已知图形的另一半。

逐步从点、线和面几个层次找它的对称图形。

画一画,再交流验证。

5. 举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赏析】

本习题的设计精彩之极,令人回味无穷。我想之所以精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 设计循序渐进,富有数学味

本习题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富有层次性。先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物体的对称现象辨析,再到找较抽象图形的对称轴条数,数轴上的点的对称,最后由点及线到面找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层析清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习题安排上,极富数学味,如判断8是不是对称图形,怎样对折才是对称的?圆有几条对称轴?数轴上的对称等,这些设计十分精巧,可以说是细微之处显真知。

(二) 操作与验证相结合,发展空间观念

在习题的解答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遇到较难的问题,让学生动手验证,自己设法解决,当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时,教师利用媒体予以解决。比如圆到底有几条对称轴?玩具车上的正方形如何移?移多少就是对称图形了等等,当这些问题说不清,道不明时,学生一看便明白了。这样操作与思考相结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 深度的思想提升

我们常说:简单内容,不能简单教学。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今天听了葛老师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简单内容,深入处理,呈现教学的精彩!本课最大亮点是将分数加减法与以前学习的整数、小数的加减法进行了沟通,凸显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相加。正因为教师的深度挖掘使原本单薄的内容变得厚实,教学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景。

【精彩回放】

在教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了回顾和沟通。

总结:计数单位相同时,可以将单位个数直接相加。

得出: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引用华罗庚的话:求学问就是一个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过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联系之前的整数、小数的学习,这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不论是哪一种计算都归结为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这是一个厚到薄的过程。

【赏析】

葛老师执教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没有停留在本课的教学,而是整合了前面已经学习的整数和小数加减法,并将算法做了提升。本课的精彩得益于以下两点:

(一) 沟通联系,凸显算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所以可以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与整数加减法学习中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计算中小数点对齐,归根到底也是相同单位才能计算。葛老师对这些知识进行了整合,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抽象出本质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将这些原本孤立的计算方法做了沟通,使这些知识方法连成线,结成面。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识,使新知在旧知基础上进一步建构。

(二) 算法提升,渗透思想

本课的精彩还在于葛老师对数学学习方法进行了提升,渗透数学思想。在课的结尾处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数学学习是一个从薄都厚,再从厚到薄的过程”。从分数算法的学习,再联系整数、小数的学习,这也就是从薄到厚的过程,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来看,都是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这又是从厚到薄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是多么的紧密,使抽象的数学算法进一步提升。

受篇幅所限,还有众多的教学亮点未能呈现,此文仅是从几个不同视角对部分优秀课进行剖析,期待这样的观课议课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人民教育编辑部.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加减法分母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抓住习题深探索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加减法的由来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