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

2016-05-14 09:08吴敏文
知识窗 2016年5期
关键词:王权伊丽莎白莎士比亚

吴敏文

英国在16世纪末时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但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在海外扩张和贸易不断拓展的同时,这个岛国的面貌和气质,也在悄然转变。

伦敦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1600年时人口已经超过了20万,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在贯穿伦敦的泰晤士河北岸,集中了城市的壮丽建筑;南岸则布满了各种剧院。今天,当年的那些剧院已难觅踪影,却有一座剧院例外。

这座圆形建筑名叫“环球剧院”。它建成于1997年,里面的一切材料和布局,却都完全保留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样子。剧院从筹备到建成,用了接近50年,这样不计工时建造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增加一个文化景观,更重要的是,四百年前,那位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是此剧院的股东、演员和剧作人。

在莎翁历史剧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伊丽莎白女王当然知道这一点,但她并没有下令禁止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尽管在《哈姆雷特》中,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样的台词,但这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坐在舞台对面的包厢里看戏。

从某种程度上说,成就莎士比亚登峰造极的艺术高度的原因,很大程度就来源于女王的宽容。因为女王明白:权力的基础是全体英国人组成的民族,没有民众的支持作为后盾,王朝就没有立身的可能。为了获得民众支持,伊丽莎白一世在强化王权的同时,也很宽容地对待自由思想的发挥和自由的艺术创作,哪怕这样的创作对自己及其王权会采取嘲讽,甚至是批评的态度。

带领小小的英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格局之大,心胸之广,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王权伊丽莎白莎士比亚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威廉·莎士比亚的肖像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真实或想象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从中世纪欧洲文明到近现代西方权力制衡体系
“像莎士比亚一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