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类型”专题

2016-05-14 02:47朱庆龙
地理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气候河流影响

朱庆龙

一、 核心考点(表1)

二、知能构建

1.知识体系

本专题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围绕“分布”、“特征”、“成因”、“影响”等关键词,涉及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分布和特征”、“原理和过程”、“意义和影响”三大方面,自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

2.重难点强化

★气候成因分析

分析气候形成和分布的自然因素,可以从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宏观分析主要是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两大因素,微观把握包括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洋流等方面,如图2。

★气候类型的判读

方法一:根据气候资料判读(三步曲法)。第一步:南北半球的判断。第二步: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第三步: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方法二:根据地理位置判断(结合气候分布模式图进行)。

★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气候是影响地表形态的最活跃的外力因素之一,气候要素中的气温、降水、风等都对地表形态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喀斯特地貌与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关,沙丘、风蚀蘑菇的形成与干旱多大风的气候有关。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河流水源主要补给方式有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等,而这些补给方式均与气候有密切关系。①气温和降水量影响河流流量:一般而言,降水量越大或冰雪融水越多,蒸发量越小,河流流量越大;反之,河流流量越小。一般情况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较大,冰川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次之,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最小。②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影响河流汛期,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形成三种汛期:降水集中在夏季形成夏汛,降水集中在冬季形成冬汛,全年降水均匀则无明显汛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形成夏汛,冬季出现断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

(3)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决定农业生产的种植制度。①气候决定农作物的类型和结构,如橡胶、可可、咖啡、香蕉等主要分布在热带,柑橘、毛竹、茶叶等多分布在亚热带,冬小麦、苹果、梨等分布在暖温带,春小麦、甜菜等多分布在中温带。②气候决定农业生产的熟制,如热带地区可一年三熟,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暖温带地区可两年三熟,中温带地区一年一熟。③气候决定农业生产的配置和种植方式,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种植水稻,冬季种植冬小麦或者油菜。一般而言,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三、图表剖析

1.世界气候模式图

气候分布模式图(图3)的运用,要注意区域的空间尺度大小,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大洲尺度、大的国家尺度(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等大国)适用,空间尺度小的地区不能随意套用。北半球拥有以上各种类型的气候分布,而南半球受海陆分布范围及海陆位置的影响并没有以下四种气候的分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

该模式图体现气候分布的宏观规律、地带性规律,但应注意气候分布的非地带性规律,例如:①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来自海洋的信风+山地迎风坡+沿岸暖流”,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地峡东部。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地势高”,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③临海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中国气候分布图

运用气候分布模式图来诠释中国气候分布的规律,即中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从低纬向高纬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中国广大的内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等高海拔地区主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三大显著特点: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②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③气候复杂多样。

四、技巧点拨

1.采用主题任务式填图方法,强化气候必备知识与技能的复习,帮助学生架构基本的存量知识体系

主题任务填图一:

① 在全球大洲大洋空白图(图略)中默画穿越七大洲、四大洋的重要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40°、南北极圈等纬线,0°、180°、东西经30°、东西经60°、东西经90°、东西经120°、东西经150°等经线)。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最基本的空间感知能力,如描述地理位置的能力、海陆轮廓辨识的能力,利用经纬线粗略空间定位的能力。

②尝试自行设计图例,在图中合适位置填画出各大洲气候区,并填注气候类型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填绘全球气候分布图,巩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主题任务填图二:

在“中国山河分布图”(图略)中画出我国气候区界线并填注气候类型的名称。

设计意图:在地形图中填绘气候分布图,不仅能巩固我国气候分布的规律,还有利于掌握气候与地形之间的逻辑关联。

2.用活、用透地理学“整体性”和“差异性”思想,把握区域主导气候特征,比较区域气候差异

教学时将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思想贯穿到专题复习中,注意突出区域的主导气候特征。如复习“两极地区”要突出极地“大风”、“酷寒”的气候特征,复习“欧洲西部”要突出其“暖湿”的气候特征。

引导学生掌握综合分析的方法。这种综合分析法实际上是在发现影响某一特征形成的诸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找出主导因素,例如,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特征因其地势高而形成,并影响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图4)。运用比较法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运用比较法比较两个区域时,根据复习需要,可分别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也可按要素进行比较。例如,采用表格对比的形式,对比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和北美西部分布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五、典题精练

(2016年全国Ⅰ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5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生物种类多少的影响等,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读图可知堪察加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或南北走向);堪察加半岛属于季风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山脉东西部的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在山区,由于地形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分异较为明显。 第2问,影响某区域生物种类或生物数量多少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和人为因素(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类型、居民的环保意识、生物保护政策等)。而其中气候因素是关键的决定因素。

【答案】1.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猜你喜欢
气候河流影响
河流的走向
河流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当河流遇见海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静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