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管理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审工作的几点体会

2016-05-14 12:28毕建伟
档案天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号令编制工作部门

毕建伟

2012年12月17日,国家档案局以10号令的形式颁布了《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规定》(以下简称“10号令”)。2014—2015年,河北省档案局组织各企业编报《企业管理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下简称《保管期限表》)。笔者结合本企业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谈谈《保管期限表》编审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周密组织,明确职责

《保管期限表》是开展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档案资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顺利完成《保管期限表》编审工作,应首先在工作部署和组织方面下功夫。

(一)要建立编审工作机构。为做好《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工作,企业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或委员会,以保证工作的推进和落实。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应由分管档案工作的企业领导担任组长、档案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应包括企业各部门负责人,这样有利于编审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协调和沟通。领导小组还应设立办公室,吸纳各部门兼职档案人员参加,具体负责《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宣贯等工作。

(二)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制《保管期限表》是一项系统性强、周期性长、标准要求高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包括各部门责任分工、工作时限、质量要求等,并以企业红头文件形式印发。

二、细化要求,加强指导

10号令只提供了《保管期限表》的编制依据,对编制工作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细化要求,加强指导。

(一)要加强职能分析和调研。《保管期限表》作为一套规范企业重要活动记录保存的文件,编制工作开始前,应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依据,进行详细的调研研究,摸清本企业研发、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职能,进行一次系统梳理,科学分析,争取不漏掉任何环节,尽可能做到齐全完整。同时,应注意各部门职能的界定,尽量避免职能重复,以更利于今后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

(二)要加强培训和指导。《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需要在掌握10号令有关要求和科学的编制方法、步骤基础上展开,这就需要在编制工作展开前,通过集中组织专题培训会、研讨会等形式,对10号令各项条款及编制工作的方法、步骤和编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权威地、详细地讲解和指导,并统一配发有关指导书籍和材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专门的QQ交流群、微信交流群,便于专兼职档案员对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实时沟通、交流。

(三)要提出统一明确要求。在编制过程中,要明确如下要求:要充分结合本企业档案分类方案,突出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方式和特色,将10号令与贯彻《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 42—2009)相结合。对在各项职能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细致的梳理鉴定,内容上辐射本企业各级各部门,范围上按照产权归属的要求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不遗漏一个部门、一个基层单位,正确界定归档范围和所属门类,做到应归尽归;要结合企业实际,尽可能对《保管期限表》进行细化,提高操作性;要依据相关规定,同步编制企业产品生产和服务业务、科研开发、基本建设、设备仪器、会计、干部与职工人事等门类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三、示范带动,有序推进

对于一个企业,《保管期限表》应统一样式,在编制过程中,可先从一个部门入手,进行认真分析、编制、审核,建立模板,然后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这样,不仅解决了各部门无从下手的难题,也统一了标准和模式,为下一步审核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具体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缕清各部门职责和所产生的文件材料类型。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承载着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应职能,每项职能下都会产生一系列文件材料。因此,要结合各部门职责认真分析所产生的文件材料类型。另外,还要注意统筹考虑常设机构与临时机构所产生的文件材料。这一步是编制《保管期限表》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步由综合档案员结合缕清的各部门职责,将10号令附件中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逐项分解到各部门,确保不缺项、不漏项,并形成各部门初步的《保管期限表》(以下简称“初表”)。应注意的是,当遇到部门职能有交叉时,要做好沟通协调,以保证有关文件材料的有序衔接。

第三步从办公室(或行政部)入手,编制部门《保管期限表》。为便于各部门参考,可在表中增加备注列,用于标注“通用项”和“非通用项”字样,其中,“通用项”是各部门都涉及的,应尽量参考保留,“非通用项”是各部门特有的,需要结合各自职责,替换成本部门的文件材料;增加10号令对应的序号列,这有利于核对最终合并在一起的《保管期限表》所列项目是否全面。

第四步将办公室(或行政部)编制好的《保管期限表》作为模板,分发给各部门,各兼职档案员结合本部门职责和初表,基于模板编制本部门的《保管期限表》,充分征求本部门其他人员意见并修改,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档案管理部门。期间,综合档案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综合协调。

第五步档案管理部门将各部门的《保管期限表》汇总、统一,并与10号令逐项进行对照、修改,形成整个企业的《保管期限表》。期间,综合档案员需要与兼职档案员进行反复沟通和协商,防止出现重复和漏项。

第六步逐级履行报批程序。按照10号令有关规定,中央管理的企业总部的《保管期限表》需要报国家档案局同意后执行,地方国有企业总部的《保管期限表》需要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执行。

四、注重宣贯,动态管理

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企业审查通过的《保管期限表》,应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部门或下属单位实施,同时要注意做好宣贯和动态管理。

(一)加强培训和宣贯。为了保证《保管期限表》落到实处,企业应当通过召开会议、培训或座谈会等形式,就有关内容进行详细宣讲,提高大家尤其是兼职档案员的重视和认知程度。

(二)制定实施细则。对《保管期限表》范围内的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进行细化,形成实施细则,将责任具体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以提高文件材料的归档率。

(三)适时进行修订。10号令第十七条规定“企业资本结构或主营业务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和完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因为企业股权结构、经营管理活动、机构设置等变化,势必导致文件材料发生变化。因此,当企业资本结构、生产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发生重大变化时,都应及时组织对《保管期限表》进行修订。这种修订可以是局部的,但应重新履行报批程序。

总之,《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宣贯、修订工作将贯穿企业发展、改革、变迁的各个重要时期,需要广大档案工作者不懈坚持、始终如一地做好相关工作,才能为档案鉴定和档案管理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和标准,对国家档案的积累和档案事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公司)

猜你喜欢
号令编制工作部门
咏犬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小螃蟹
《墨子·号令》中称谓词的英译错位研究
公路桥梁工程造价编制要点的探讨
试探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关于加强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工作探讨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