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如何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2016-05-14 08:11崔岩田远林玉梁玲玲江定国郭耀斌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开放共享激励机制

崔岩 田远 林玉 梁玲玲 江定国 郭耀斌

摘 要:企业热衷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企业设立了一定数量的国家级科技平台,对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科技平台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但科技创新平台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如何定位科技平台和企业的作用,如何真正将科技平台做实,充分发挥科技平台的作用,该文从体制机制、人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阐述了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技平台 开放共享 激励机制 经费保障

中图分类号:F6.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c)-0106-03

1 我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发展现状

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发改委批复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以及科技部系统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文章重点论述科技部系统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

1.1.1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科技部批准成立,依托于科技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企业,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专业人才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能够提供行业公益性服务,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其建设目标是研发一流的工程化成果、培养一流的工程化人才、建设一流的工程化条件,达到一流的管理运行水平,实现人才、技术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心环节,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工程中心以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行业发展为目标,大力促进传统产业调整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强与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相结合。

截至2014年底,共建成国家工程中心346个,包括分中心在内为359个,分布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1.1.2 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

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带动和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转制院所和企业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R&D的中游;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R&D的上中游,其科研成果可以转移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做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2006年以来10年时间,科技部已经进行了3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批复建设,共获批建设177个。

1.2 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体制机制僵硬落后

国家部委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但国家的相关制度宏观性、提纲挈领性的篇幅角度,能够落地、具体实施的方案并不多。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侧重点也不同。相关制度需要及时更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

1.2.2 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定位职能各有偏重,平台建设也各有轻重。重点实验室偏重于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偏重于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但过去和现有的很多考核机制不够合理,企业和主管部门对平台的要求和考核“单一统”,僵化落后。考核机制单纯注重论文或者专利数量,忽视质量和水平,产生了低层次重复研究、团队协作氛围不够、科学创新精神不足等不良后果。应对不同类型的平台有更为合理和区别的考核机制。

激励机制不够合理,人是创新的主体,如果没有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现有和过去的很多科技创新平台未能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在收入上没有得到体现,奖励和绩效没有真正挂钩,会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导致科研人员不在平台上付出更多的主观能动性,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企业合作横向课题上。

1.2.3 开放交流不够充分

创新成果的取得关键在于在创新过程中各个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要素在主体间流动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先有科技平台管理体制与方式不适应平台开放共享的要求。平台的管理,共享机制缺乏,无法有效推进企业发展和促进行业发展。平台联动和平台合作未能充分开展,没有形成合理的平台共享机制。容易造成平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重要设备利用率低,平台的封闭导致个体平台运行成本高启,难以为继。

科技创新平台没有形成良好的开放交流机制,科研项目的重复研发,科研项目拖期情况明显,也造成了科研的大量浪费。

2 改革建议

2.1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

2.1.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内部管理制度,理顺关系,确保其良性运营和稳健发展。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不是独立法人单位,也不是国家行政单位。所以不能靠行政隶属机制来管理。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有其特殊性,是一种行业联盟的性质,具有组织系统的开放合作的性质。实施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减少管理层级,简化管理过程,加强沟通协作,使得各部门各机构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科技创新平台应该建立“开放共享、公平竞争、择优聘用、考核明确、奖惩分明”的体制机制,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纽带,建立以“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青年科技人才—研究骨干”为主体的金字塔式人才结构,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所在单位作为转制院所,依托本单位设立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级检测中心,在创新人才、科研设施、技术成果、市场推广等方面优势明显。可以结合当前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采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变革发展,考虑试点混合所有制模式,最大程度地集聚员工智慧,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2.1.2 绩效考核机制

根据采取差别化的绩效考核方式随着平台建设的发展和平台类别的扩充,平台运行状态和服务性质的差异性会越来越大。对不同类别的国家平台,要采取差别化的绩效考核方式。尤其是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要差别对待。对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标准应有所差异,不能采用同一标准,国家重点实验室更注重前端的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注重应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财政投入的力度也要有所差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偏重基础研究,造血功能相对薄弱,需要更多的上级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财政经费投入保障,可以采取“稳定支持”的财政投入方式,即每年年初给平台一定数额的固定的运行维护经费,以保证平台的基本运行。所以应当设立两套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一类是公益类平台绩效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其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及开放服务的成效;第二类是工程技术中心绩效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的效果。

2.1.3 激励机制

通过政策激励、股权激励、文化激励的方式招聘人才,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对学术带头人实行高新聘请,对重大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实行具有竞争力的奖励机制。对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发明人实行按照产业化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予激励,对发明转让和许可的收益,发明人按照一定比例享有收益,保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和激发发明人的创新热情。

打造开放与共享、竞争与合作的平台文化,形成学术自由的科技创新平台,增强平台的创新活力。

2.2 硬件建设

2.2.1 加强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的购置和更新换代

先进完善的、系统化的设备是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硬件资源,也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要根据不同类型平台的要求,根据科研的需要,充分论证,进行设备购置工作。

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对某些先进的实验设备有硬性要求,但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又非常低,所以需要做好重要设备的共享使用,不同平台之间、不同企业和学校及社会资源形成共享机制,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使用成本。

2.2.2 加强分中心等合作方式建设

促进形成以科技平台为核心,相关上下游链条成立分中心或者平台产业化基地。科技平台与科研基地对于社会公众和企业开展研发工作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收取一定的科研设施管理和维护费用,但不能以营利为目的。科技平台与分中心以及科研基地应当形成常态化的工作。对于正在建设的科技平台与科研基地需要制定明确的开放共享方案和措施。

设立分中心,通过联合培养、合作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缩短科研流程,加快成果转化。

2.3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软件建设

2.3.1 加强人才建设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就是要建立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有序、创新能力很强的科研团队。即使申报获批了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但科技创新平台级别再高数量再多,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没有一流的科研团队,科技平台都无法建设好,创新平台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可能成为企业的负担和拖累。

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良好的平台机制是吸引和稳定人才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科研项目是创新活动的载体,也是汇聚人才的纽带。

良好的平台机制使得科技人员较快地进行了知识更新,推动科研平台中科研人员的成长。通过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可以促进不同单位的人才交流和成长。科研平台引进科研人才时,可以引进国内人员,也可以引进海外归国人员。海外归国人员利用自己在海外的科研关系,可以成为国内科研平台与国外交流与合作的枢纽,进而提高整个科研平台的综合实力。

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科研团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不断推陈出新。

2.3.2 加强开放机制

(1)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可以和社会上其他组织、机构加强合作,联合申报系列科研项目。这种共享交流是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职能,是提升平台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对外合作、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权和收益权,合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建立合理的收益和风险共担机制。联合申报项目也可以取长补短,加快科研项目的研发进度以及产业化力度。

合作创新形成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将不同组织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整合起来,特别是那些从事高风险、高成本创新活动的企业,从资源观视角根据合作创新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合作创新的目标是为了减少风险和成本,往往寻找的合作伙伴是具有相似创新资源的组织,例如竞争对手;另一类是合作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往往寻找互补性创新资源的组织进行合作,例如认为与大学等公共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是取得突破性技术的重要方式。

(2)学术交流与合作。闭关自守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弊端所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应当不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与合作,才能保持国家级平台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以及平台的创新活力。深度广度的学术交流,尤其是和国际上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展示最新学术及科研成果,提高知名度,扩大平台影响力。互通有无,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差距,洞悉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的合作与创新,学术交流也能进一步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

科技平台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偏重于基础研究,也就是产业链前段的研究工作,在学术交流、合作创新方面的力度应当大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体方式包括:邀请企业、中介机构、科研机构共同参与课题的申请和研究,面向全社会设置开放性研究课题;科技团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主动参与外单位的课题研究;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前来讲学,开展各类培训等。

(3)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实验室围绕建设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大国际、国内的开放力度,举办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选送优秀研究生到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邀请境外专家来华讲学或派团队成员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逐步提高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进一步扩大学科影响,科技论文产出显著增加。实验室还与国内众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合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4)设立开放基金。鼓励科技平台和科研基地共建博士后流动站,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定期开展相关技术人员培训。

3 结语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平台建设的主管者、实施者都要做出持续的能力。不同类型的平台要有不同的定位和考核要求,要不断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平台的体制机制,包括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加强平台开放共享、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平台研发人员的创造性,促进平台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国荣,施金良,许弟建.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学科建设引领作用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87-188.

[2] 宋敏,王乙成.促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37-39.

[3] 侯元元,黄裕荣,吕华侨,等.发达国家工程中心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11(7):302-303.

[4] 陈伟维,曹煜中.关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科技论坛,2014(2):150-153.

[5] 李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行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

[6] 史扬.科技平台的构建及其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

[7] 张贵红.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3.

[8] 陈金焕.依托科技平台优势加强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1(10):22-23.

[9] 王发明,蔡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理想运行目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25-29.

[10] 张贵红,朱悦.我国科技平台建设的历程、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7-22.

[11] 易丽丽.科研平台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24-26.

猜你喜欢
开放共享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体制优化研究
高校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构建科学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研究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