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设问题情境启迪化学思维オ

2016-05-14 00:12陈颖�オ�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布条物质苹果

陈颖�オ�

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的教学难题,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配平、某项物质的实验制取原理、实验改进等,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很头疼.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采用很多方法来进行课程的引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但是可能忽略了对于知识的分析和启迪,造成了学生无法很好的理解所讲的内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进行情境设置,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达到升华其思维品质的教学目的.

一、魔术情境,激发亢奋思维

化学中的很多知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其原型,并且在揭示原理的一刻会让人产生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认为化学是一门非常神奇的学科,能够实现很多有趣的变换,制造很多有趣有用的东西,让自己变成一个神秘的魔术师.虽然是一种梦想,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这种魔术般的化学原理,确实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在教学中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求知欲,亢奋其思维.

例如,情景一:苹果的果肉我们都知道是接近白色的,但是如果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的话机会发现它变慢慢变黄然后变得接近红色,为什么它会自己发生颜色变化呢?

通过有机化合物的拓展学习以及资料查找,可以知道是因为植物内存在着酚类化合物,而酚类化合物很容易被空气氧化为醌类化合物,反应的结果就是首先变成了黄色,然后随着被氧化的程度增加,颜色逐渐变深,显现出红色甚至深褐色.

苹果变色的现象很多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对于自己来讲就好像无形之中变了魔术一般,变成了另一种颜色,但是随着学习和知识的加深,很多现象都能够用科学的理论来进行解释,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时常会给我们一种惊奇感.例如在进行钠的教学时,首先给学生做一个金属钠燃烧的实验,学生肯定会非常有兴趣,不曾经历但却存在的化学现象有非常多,能够在学习中见证一个个“魔术”般的情境被揭开,学生会感到知识的丰富和思维的兴奋.

二、实验情境,挖掘探究思维

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一大亮点,能够见证各种物质的实验反应以及在实验课上动手实践一个个实验,验证课本的实验讲述与自己对于实验的猜想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通过一个个实验的进行,对于实验仪器、原理、方程式、实验产物的验证和处理,学生都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有着想要自己探索物质反应原理的冲动.教学中要利用实验的多种可能性,对学生进行知识辐射式的教学引导,挖掘其深藏的探究思维.

例如,对于氯气的性质的探究,可以设置一组对比实验,分别让其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以及湿润的有色布条,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得出结论.实验可以发现,干燥的布条没有变化,而湿润的布条却褪色了,这种有趣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而探究在湿润的布条中发生的实验过程,是哪个环节使得布条被漂白了呢?然后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氯气与水会发生反应产生次氯酸,它是一种强漂白性物质,但是不稳定会变成盐酸和氧气,反应式如下:

Cl2+H2O[FYKN]HCl+HClO

2HClO[FY=]2HCl+O2↑

实验过程的探究是进行实验设计验证猜想的过程,教师可以给出恰当的实验方案来引导学生进行,而要求学生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改进,得到更加完美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认真地分析物质组成以及可能发生的实验现象从而改进和完善已有的方案,这也是新方案诞生的创造过程.

三、错误情境,渗透反思思维

由于教学经验与学习经验的丰富,教师与学生有时可能都会犯下经验主义的错误,因为经验的积累,使得在大脑中很多知识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考结构,简化了思考过程的同时,也使得犯错变得很容易.但是这种事情的发生如果可以被巧妙地加以利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做题反思的好习惯,从而思维变得越来越缜密,避免经验主义的错误再次发生.

例如,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子序号越大的金属越是不活泼,越容易被活泼金属置换,于是在题目设计中可以设计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放入置换反应考察的模块儿作为某次小测的试题,学生在时间不足与经验思维的影响下,很可能会不加细致的思考就写出如下反应式:

Na+CuSO4[FY=]Cu+NaSO4

在进行题目讲解的过程中,对于这种典型的错误进行分析,很多同学会产生后悔的情绪,教师此时要告诫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反思,减少错误.

通过简单的错误情景设置,学生对此会幡然醒悟,知道自己上了经验主义的当,从而在下次做题中尽量规避这种情况,而且思维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具有批判性,能够客观的分析问题,而不是只用经验来分析.

四、假说情境,深化推理思维

当学生的知识已经比较丰富,并且经验和技巧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推理问题的讨论,即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于某个问题进行验证式的推理.一般这样的问题都会存在两个以上的方案和结论,为了验证哪个才是正确的就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分析,根据推论的过程和结果来判定哪种方案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就是所谓的假说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会变成一个个地福尔摩斯,对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深化自己的思维.

例如,对于苹果在空气中变色这个问题,存在有两种原因假说,一种是说苹果中含有的Fe2+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了Fe3+;另一种是苹果中的酚类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褐色物质.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可以从实验入手:要检验苹果中的Fe2+在空气被氧化为Fe3+,可以用

Fe3++3SCN-=Fe(SCN)3

的产物为红色络合物的实验来验证;而要检验酚类物质被氧化成为褐色物质,由于是酶类物质,可采用加热和演算使蛋白质变性然后将苹果置于空气中观察其颜色是否变化的的方式来验证是否是酚类物质被氧化的原因.

通过实验的验证可以发现后者才是正确的原因说法,这种推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思维高速运转,想尽办法来找出答案的兴奋与刺激,而且这种过程中学生的脑中一般都已经存在一种方案.若是验证是对的,则会产生一种自我研究成功的自豪感,若是验证是错的,那么会在脑中留下对于知识保持科学性的印象,即不相信假说,自己动手进行假说的验证,无论对与错,都是对于自身的一种提高,为科学进行辩驳,深化推理思维.

综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魔术情境、实验情境、错误情境、假说情境的方式来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观察、分析、反思、探索各种情境的时候,会产生对于知识的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培养其热爱探索、认真推理、主动反思、思维发散的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布条物质苹果
永不凋谢的玫瑰
收获苹果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拿苹果
旧衣变杯垫
彩带花瓶
会说话的苹果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