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量效关系及安全性的研究

2016-05-14 10:25陈小丽徐洲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关键词:恩替卡韦

陈小丽 徐洲

【摘 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通过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替代拉米夫定,在耐药性方面也优于其他治疗药物和手段,因此,本文通过从药理作用、量效关系及安全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方面提出思考。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型感染病毒 量效关系 安全性研究

前言

乙型肝炎病毒又叫做乙肝,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分裂能力较强,作用于人体肝脏器官,能够损坏肝细胞,影响肝功能,进而导致肝脏病变,威胁人体健康。随着我国乙肝病毒疫苗的不断发展,国民乙肝病毒的携带量逐年降低,但是由于乙肝病毒的适应能力较强,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则不仅会增强病毒的耐药性,同时也会损伤人体,恩替卡韦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强的药物,且副作用较低,已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1 恩替卡韦药理作用

董庆华(2013)[1]恩替卡韦属于环戊酰鸟苷类似物,是抗乙肝病毒的一线类药物,乙型肝炎病毒是诱发感染的根本原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药物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通过降低病毒的载量,恢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从而清除患者肝脏内的病毒,恢复肝脏的基本功能。在恩替卡韦未研制成功前,对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和手段一般采取拉米夫定,拉米夫定药性明显,但是难以有效对抗多种乙型肝炎病毒,且乙型肝炎病毒对拉米夫定产生的一定的耐药性,使得拉米夫定的作用效果大不如前,在对拉米夫定药性分析的基础上,研制出具有抑制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抑制功能的药物,即恩替卡韦。恩替卡韦区别于拉米夫定最明显的作用是,恩替卡韦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程抑制的作用,即病毒在起始、逆转和合成的三个阶段中,恩替卡韦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由于恩替卡韦对脱氧核糖核酸中的聚合酶有着强烈的反应,因此,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口服恩替卡韦能够迅速进入到人体肝脏器官,能够通过消化吸收,使得恩替卡韦更容易被磷酸化,进而抑制脱氧核糖核酸中聚合酶的形成,正是由于恩替卡韦易被磷酸化,使得药性得到完全发挥,药理作用明显,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恩替卡韦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治疗药物,对于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效果,、促进医学技术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量效关系研究

田敬华(2011)[2]在临床研究中,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30名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其中观察组15人,对照组15人。对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手段,对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手段,通过为期10周的治疗过程,对两组患者的病毒携带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含量为0.96log10,对照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的含量为1.28log10,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的转阴率分别为67.2%、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推断,在临床效果中,恩替卡韦比拉米夫定治疗效果更佳,宜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李岩(2016)[3]对在临床治疗中,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量效关系做了研究。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通过采用随机抽样法,将60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30人,对照组30人,其中观察组的恩替卡韦使用量为0.1mg/d,对照组的恩替卡韦使用量为0.5mg/d,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正常用药治疗3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量及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终点疗效检测下降了两个数级,而对照组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终点疗效检测结果要差于观察组,分别93%和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第二阶段,治疗周期为60天,进行停药检测,对照组的恩替卡韦反弹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分别为40%和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第三阶段,为期52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量及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平均下降幅度为4.31log10,对照组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平均下降幅度为3.74log1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均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3 恩替卡韦安全性研究

夏建萍(2016)[4]对恩替卡韦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120名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其中观察组60人,对照组60人。对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手段,对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手段,通过为期90天的治疗过程,对两组患者的抗病毒作用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抗阴转换率与不良反应,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2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实际的药物检测中发现,由恩替卡韦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可逆性,且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嗜睡、疲劳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量效关系上,恩替卡韦具有明显的特征,在安全性上,恩替卡韦安全性较高,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董庆华,马秀云,徐道振,田敬华,蔡晧东.恩替卡韦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3,02(02):223-229.

[2]田敬华,刘亚楠,宋淑静,等.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耐药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8年随访研究[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06:341-347.

[3]李岩.甲泼尼龙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早期肝衰竭的临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6,02:48-49.

[4]夏建萍,应豪.复方丹参片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肝纤维化标志物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03:122-124.

猜你喜欢
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恩替卡韦联合介入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观察
糖皮质激素降阶梯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早期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鳖甲软肝片治疗HBeAg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