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理论视角下的《藻海无边》

2016-05-14 22:25宋昱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伤精神

宋昱

【摘要】对《简爱》的前篇《藻海无边》的解析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后殖民话题与女性主义的解读。然而,随着创伤理论的兴起,对《藻海无边》的重新解读令人深刻的体会到其更是一部完整的创伤小说。在文本中,作者琼·里斯逐步刻画了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受到创伤迷失自我,走出创伤重获新生的艰苦历程。

【关键词】创伤 精神 身份危机

一、创伤性小说的创作背景

“创伤”是本论文的关键词之一,在本文中,其意义主要是无形的伤,即形式上看不见但能被感知、确实存在的伤。“在中西方文学上,创伤性小说具备一些相同的特点,例如:对不确定状况的反应,历史动荡感,对社会巨变威胁的感应,对思想意义上和生态意义上社会倒退的表现等。创伤表现的重心是混乱,这种混乱既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在西方当代文学中一般公认的创伤性经典作品有《宠儿》、《沉没》、《白牙》、《世间力量》等等。用各种方式演绎了宗族、家庭、社会、宗教等多种创伤。创伤是由人类现代社会的本质决定的,完全消除创伤是美好但不可实现的愿望。创伤是无处不在的。创伤性作品恰好在这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功能,他们可以起到警示、感染、触动、教化和引导的作用。读者下意识里会意识到“再也不能这样做”、“再也不能这样活”、“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此一来,这样的思想深深植入人们的心灵深处并转化成现实。这便成为创伤性作品的社会功能。

现在来看简·里斯的代表作《藻海无边》,我们会不由的关注到主人公安托万内特一生的创伤性经历,安托万内特一生经历了多重创伤,她的创伤可分为三类:她作为一个白种克里奥尔女孩所受到的种族主义创伤,来自母亲的创伤和在婚姻中受到的创伤。为了走出创伤,她开始了漫长的恢复创伤的过程。创伤会导致身份危机,所以在创伤恢复的过程中她努力寻求一个真实的身份以通过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走出创伤。她所经历的三重创伤都以某种方式使得她对自己原本的白种克里奥尔人的身份感到茫然、困惑,从而导致了她的身份危机;而她在经过了自己的几番努力之后,最终构建了一个黑人身份,与黑人建立了一种有意义的联系,从而走出了创伤。从这个意义上说,里斯也写出了白种克里奥尔人的集体创伤,表达了白克里奥尔人的不可言说的历史创伤。

二、种族创伤

《藻海无边》的故事背景设置在19世纪30年代社会变革中的牙买加和多米尼加。安托瓦内特的父亲是白人奴隶主,母亲是克里奥尔后裔,幼年父亲去世又恰遇《废奴法》的颁布,致使其在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中被社会两大对立阶层,英国殖民者和解放后的黑人两者的夹缝中生存,成为边缘化的“他者”,既无法得到黑人的认可,也难以融入英国白人的社会,这在小说的开篇就得到了体现:在安托瓦内特的父亲死后,她和母亲被身边的人所孤立,没有人愿意去造访她们家,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自从她意识到自己尴尬的处境,安托瓦内特逐渐为自己的身份危机苦恼不已。在她被黑人小朋友蒂亚欺骗,被母亲的白人朋友嘲笑之后,深陷无人认同的身份危机。正因如此,安托瓦内特才会不得不迫切地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寻求归属感。

在安托瓦内特的童年时期,她就受到了黑种人与白种人的双重歧视,她也不曾被其中任何一个种族所接收。黑人歧视她是由于她那尴尬的处境与窘迫的经济条件,而白人对她拒之门外是因为她并非拥有纯正的白人血统。安托瓦内特童年时期由于这种种族歧视而带来的创伤性经历给她一生留下了永远的伤疤。作为奴隶主的后代,安托瓦内特不可避免的被曾为奴隶阶级的黑人所敌视。虽然安托瓦内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黑人之中度过的,但是在她眼中看来,黑人却并非友善的,在安托瓦内特就曾表示过她自己从来不看任何黑鬼。因为他们憎恨自己。安托瓦内特用了“恨”这个字眼来描述黑人和克里奥尔白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其次,蒂亚作为黑人群体的代表,也拒绝了安托瓦内特的诉求。虽然安托瓦内特把蒂亚视为最好的朋友,但是狡黠的蒂亚视安托瓦内特与其他“白黑鬼”无异,对其始终保持敌意,骗其钱财偷其衣物。然而无论是母亲的反对还是蒂亚的背叛都并没有真正的影响到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态度,因为在这段插曲之后安托瓦内特的意识流中并未表达对于母亲或蒂亚的抱怨。真正让安托瓦内特放弃寻求黑人身份认同的是那场发生在库里伯的大火。黑人们蓄意所纵的那场火将黑人和克里奥尔混血母女的矛盾推向了不可缓和的极致,迫使安托瓦内特做出身份阵营的选择。在紧要关头,安托瓦内特首先想的是她的小伙伴蒂亚,然而蒂亚却无情地向安托瓦内特扔了一块石头,彻底打碎了安托瓦内特追求黑人身份认同的梦想。

库里伯的大火和蒂亚所扔掷的那块石头无疑带给了安托瓦内特巨大的创伤,在创伤之后安托万内特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创伤症状,其中最突出就是多年以后对于库里伯大火仍避而不谈,但是整个事件在她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安托瓦内特的创伤是由身份危机所造成的,于是她走出创伤的唯一途径也是构建自己的身份。

三、家庭创伤

无论是在安托瓦内特的童年时期,还是在她长大后的婚姻生活里,安托瓦内特的家庭生活,永远都给她带来无尽的伤痛。一直以来,安托瓦内特与她母亲的关系是微妙而又脆弱的,安托瓦内特并未从她的母亲身上得到丝毫的关怀与安慰,相反,母亲对她的态度始终是冰冷的,漠不关心。在安托瓦内特遭受种族歧视备受折磨的时候,母亲的无动于衷与冷漠麻木同样带给安托瓦内特一定程度上的创伤。在她看来,母亲的关爱始终只倾注在她那生病的弟弟身上。而在安托瓦内特的心底,她是深爱母亲的,她曾试图抚平母亲皱起的额角,多次想建立起亲密的母女关系,但是无论她如何向母亲示好,结果总是被母亲残忍的给推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碰壁,最后使安托瓦内特心灰意冷。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的安托瓦内特,即使是呆在自己的家里,也极度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母亲对她的否定是双重的,不仅一次次用双手推开女儿,使得母女之间的物理距离变远,更是用冷漠与疏远的态度对女儿造成精神上的否定与打击。不仅如此,安托瓦内特在目睹了母亲一生悲惨的际遇后,她下意识里从中预示到自己同样悲痛的未来,并且在母亲遭受的创伤面前,安托瓦内特感同身受的也体会到了这些创伤,也就是所说的间接创伤。在后来的生活中,安托瓦内特对她母亲只字不提,因为她实在不愿回忆起有关她的一切,本能的逃避着这些悲伤的记忆。

之后,安托瓦内特选择了黑人的对立阵营——白人。对于在大火中失去亲人和家庭的安托瓦内特来说,最好的走出创伤途径即通过婚姻来重组家庭并建立新的身份认同,这也就是为什么安托瓦内特最终选择了英国人罗彻斯特作自己的丈夫。于是婚后安托瓦内特将这段从不与人诉说的痛苦经历告知了深爱的丈夫罗彻斯特,期望得到罗彻斯特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获得白人的身份认同。在这段婚姻中,安托瓦内特渴望的是爱与身份的认同,然而作为没有财产继承权的次子,罗彻斯特所觊觎却是安托瓦内特的财产,在他的心底他是看不起这个殖民地的克里奥尔姑娘。当罗切斯特在她同父异母的哥哥丹尼尔的告密信中得知她的家族病史之后,更加深了对安托瓦内特的厌恶之情。此后,他一再故意用她母亲的小名“伯莎”来称呼她,想让她承认自己是疯子。伯莎“疯”后的处境更是悲惨。他不愿为她另找一个安乐太平的环境,也没有把她送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虽然在当时的英国已经有了专门的疯人院。她被关进了桑非尔得的密室里,像看管动物一样被人严加看管。罗切斯特自己也从不去探望。伯莎就这样被人刻意地遗忘了,她没有了名字,变成了一个代词。但伯莎还有自觉,她还有人类的感情,她只有悲惨的大笑,含糊不清嘟哝,用她逻辑不清的头脑,考虑审视着她的一生。

罗彻斯特给安托瓦内特带去的二次创伤的结果是毁灭性的。安托瓦内特之所以答应嫁给罗切斯特,也是建立在他能为她带来“宁静,幸福,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当她的希望再次化为泡影时,她终于明白作为克里奥尔人和白人之间不可调和的奴役与被奴役的对立关系。如此一来,她永远也找寻不到她心目中那样美好幸福的生活。

《藻海无边》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克里奥尔姑娘的悲剧,更是讲述了身处历史变革的一代克里奥尔人的民族创伤。随着创伤理论的兴起,《藻海无边》必将唤醒整个社会对于克里奥尔这一少数族裔的关注,揭开一段难以言说的历史。

参考文献:

[1]Rhys,Jean.Wide Sargasso Sea.Britain:Penguin Book:1980.

[2]李桂荣.创伤叙事:安东尼·伯吉斯创伤文学作品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谢丽娜.Trauma With Identity Issue in Wide Sargasso Sea[D].河北师范大学,2011,(10).

猜你喜欢
创伤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都精神
拿出精神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低位窦道伤口2例治疗经验及文献复习
格罗瑞创伤后的女性自我
浅析《仪式》中塔尤创伤的根源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