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的空间性研究

2016-05-14 02:55魏珍珍王丛歌
法制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对象化马克思

魏珍珍 王丛歌

摘要:中国以往注重对马克思的“时空观”思想的研究,重视时间忽视空间的重要性。在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研究中“实践的空间”更是容易被忽视。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创造人类社会的动力,是改造人化空间的条件。“空间”是实践构建的人、自然与社会的联系。

关键词:马克思;对象化;实践的空间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6-0228-01

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阈下,“空间”是马克思进行理论探索的重要方面。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实践的空间”的概念,但是马克思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以及对“时空观”、“资本逻辑”和“实践的思想”都体现了“实践的空间”思想的重要性。一、实践对象化的自然空间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自然空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在自然空间中,人与自然发生着交往实践。人在自然活动中的实践是对象化的自然空间。马克思认为“自在自然”是自然的原始状态,人通过实践活动对“自在自然”进行空间改造,使得原始的“自在自然”发生变化。

自然空间是人化的自然空间,人类赋予了自然的空间化。人类的实践所能达到的自然空间,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马克思认为通过工业形成的自然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这种自然界是异化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生成的。人随着实践能力的增强也不断拓展着这种“人化自然”空间。二、实践对象化的社会空间

马克思所说的“感性的人的活动”就是从实践的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首先空间是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空间,由于人类具有劳动性,在自然空间中就出现了实践活动,使得空间具有了“社会性”。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接受着以往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既定的交往关系结构,并且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新的交往关系结构。这样就能更好的发展延续这些实践场合,实践关系,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社会空间的发展改造。在这种不断变化更替的交往实践中,人渐渐给自然空间披上了社会空间的外衣。马克思认为自然空间状态由于人类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不断地被改造,不断地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类在改造自然空间的同时也在改造社会空间,在以往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上,人类进行着社会实践,并构建出更多适合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紧密相连,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家庭空间”“道德空间”“权利空间”以及“经济空间”等社会关系组织。在马克思“三大形态”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建构了不同的“社会形态空间”。社会的发展由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靠自然维持生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取代了以往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将整个社会连接起来。人类不再为基本的生活资料而进行固定的实践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自由发展,给了人类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三、实践对象化的人身空间

人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在对自身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改造,包括对人类本身“身体”的改造,以及对“心”的改造。人类从类人猿进化到现在全面发展的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产生了可以互相交流的语言。在社会实践中,人有意识的改造自身的容貌、高矮、胖瘦。改造机器设备医疗设备供人使用,可以解决人心里以及生理上出现的缺陷、病痛。人类在改造身体的同时也在开发大脑,改造智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无论是改造人的身体还是改造“心”,都是为了改造“人类社会”空间的。在社会空间实践中,人通过改造自身,学习处理社会关系,学习自然社会的规律,学习更加合理规矩的进行人的社会实践。在改造的同时形成了学习道德知识的学校,形成了规范人生活的社会准则。这些都属于人类在自身空间的改变和拓展,人的思维道德模式都具有“心”的空间特征。

根据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人类无论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还是改造自身,都是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发展。要处理好这三大空间关系,就要消灭私有制,在实践中创造和谐的“世界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倪志安.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世界的统一性[J].哲学研究,2011.

[4]倪志安.论马克思实践的空间思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

猜你喜欢
对象化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非对象化”及其人本价值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对象化、非对象化的道与针灸
论对象化及人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