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荣禧堂”

2016-05-14 12:36王忠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贾家荣国府林黛玉进贾府

“荣禧堂”是《林黛玉进贾府》中荣国府的正堂,曹雪芹以细腻传神之笔从名称、布局、陈设和寓意四个方面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原因和它所蕴含的意义,让读者真正体会到了《红楼梦》这部巨著的博大精深。《林黛玉进贾府》借林黛玉之眼向读者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林黛玉在进贾府之前,他的父亲林如海就告诉她,“这个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那么,“不同”在哪里呢?让我们通过作者对贾府中“荣禧堂”的描写来窥一斑而知全豹。

林黛玉“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如果说荣国府是贾府的核心,那么,荣禧堂则是荣国府的重地。作者对荣禧堂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字,但却处处表现着曹雪芹的独特匠心。

一、名称尊贵吉庆

“荣禧堂”,名称是皇帝所赐,御笔亲书。“荣”是荣耀、光荣的意思,“禧”是幸福吉祥的意思,所以,“荣禧堂”就是使人荣光吉祥的地方。“荣禧堂”是荣国府里的正堂,荣国府是皇帝敕建给荣国公的。“国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爵位,是功臣爵,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主要是封给为皇家打天下功勋卓著的人。《红楼梦》里的荣国公就是贾源,他曾随皇帝带兵打仗,出生入死,功赫勋勋,死后被封为“国公”。“荣禧堂”的“荣”既点明了它的出处来历,又有对祖上功业骄傲自豪的意思。可见,皇帝赐的这个正堂名称,一方面肯定赞扬了贾家祖先的功绩,另一方面又有让贾家后辈儿孙骄傲自豪的同时不忘进取。贾家把它悬在“荣禧堂”这个达官显宦迎来送往的地方,既有对皇帝的敬重,点明和皇家的关系,又有显示其荣华富贵的意思。而据周汝昌在《红楼夺目红》中《座上珠玑“照”日月》一文的观点,“荣禧堂”这个赤金大匾是御书规制,为康熙御笔。

二、布局讲究精心

中国古代住宅布局基本是客厅、卧室和书房,而最重要的是客厅,即厅堂,它是家庭中最重要、最开放的地方,无论是祭祀会友,还是教育后代,都在厅堂中进行。荣国府中的“荣禧堂”正是这样一个地方。所以,布局就非常讲究精心。

“荣禧堂”正上方是皇帝御笔亲书的“赤金九龙青地大匾”,“赤金”和“九龙”为皇家御用,而皇帝的印玺“万几宸翰之宝”更是寓意深刻。“万几”就是“万机”,形容皇帝政务繁多,日理万机;“宸翰”,皇帝的墨迹;“宝”是皇帝的印玺。“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螭”是传说中龙生的九子之一,没有角;“鼎”是镇国之宝,是权利的象征,用“青绿古铜”修饰,说明其年代久远,更证明着贾府是一个“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案的上面“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漏”是漏壶,古代的计时器,“随朝”,按照大臣的班列朝见皇帝。“墨龙大画”,巨龙在云雾海潮中隐现的大幅水墨画,旧时以龙象征皇帝,画中之"潮"与朝见的"朝"谐音,隐喻朝见君王的意思。这幅画不露痕迹地暗示了贾家世袭爵位的显赫家世和世代为官的权势。案的“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彝”和“醢”是古代的青铜祭器,摆设完全不同于普通人家,普通人家只用花瓶和镜子来表达“平静”之意;“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更是身份的象征。这样的布局是非常讲究和精心的,它显示着荣国府的尊贵、气派和荣耀,也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即以中轴为中心向两边排列的对称美。厅堂的布局显示着端正平稳的气氛,恒定规范的等级,更是儒家中庸原则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三、陈设贵重多样

“荣禧堂”的陈设,有匾有联,有木有铜,有金有银,有玻璃,种类繁复,材质多样,这一切都显示着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大族的荣华富贵。“赤金九龙青地大匾”中,“金”是富贵之色,皇家御用,“龙”是皇帝的象征,“九”是最大的数字,这一切都显示着贾家的高贵和权势,但“赤金”是铜,不是黄金,古人把金、银、铜称为黄金、白金和赤金。乌木对联上的“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中的“东安郡王”, 据周汝昌在《红楼夺目红》中《座上珠玑“照”日月》一文的观点,“东”是太子东宫,隐喻太子,因此,对联是太子所写。案是紫檀的,交椅是楠木的,联牌是乌木的,这些木材都是名贵之材。“紫檀”中“紫”是祥瑞之色,是高贵的象征。紫檀木非常珍贵,生长极其缓慢,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方能成材,木质坚硬,香气芬芳永恒,百毒不侵,万古不朽,避邪治病。

我国自古就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人们常常把它作为吉祥物,以保平安吉祥。荣国府中的这个大紫檀案和门厅当地放着的紫檀大插屏,用这样的“王者之木”和“祥瑞之木”,除了昭显其富贵豪奢外,也是为了保平安吉祥。

“楠木”,更是珍贵,它木性稳定,不开裂、不变形,极为耐腐,纹理细腻,有美丽的光泽,质地温润柔和,有淡淡的香味。清朝更是将楠木作为御用之材。秦可卿的楠木棺材,是“一千两银子只怕无处买”,可见其稀有珍贵。“交椅”是身份、地位的高贵象征,正因为交椅有如此特殊作用,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领的代名词。乌木俗称阴沉木,它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很多木材的合称,是木材埋在土里,在成千上万年高压缺氧的环境下形成的。它可以辟邪祈福,去味防腐,治病愉悦。“镶着錾银的字迹”,“錾银”就是藏银,是雅称,是一种合金,在藏族人那里其实就是白铜。

“古铜鼎”,“金蜼彝”,“玻璃醢”中,“鼎”“彝”“醢”原是夏商周三代的祭祀礼器,象征着贵族的等级身份,“鼎”和“彝”材质是青铜的,极为贵重。“鼎”是权利的象征,“金彝”是黄金做成的祭器。“蜼”是长尾猿,古人用它象征雨。玻璃在今天是极为平常的,但在历史上曾是最昂贵的材料之一,在曹雪芹生活的清代早期,玻璃材质的器皿不是常人所能使用的,尤其是“醢”这种异形器物更是弥足珍贵,它与黄金、宝石是比肩的奢侈品,只有少数上层显贵才能享用。这些都彰显了贾府生活的豪华奢侈和地位的非同一般。

四、寓意深刻丰富

“荣禧堂”作为荣国府重地,对外迎接宾客,接待来访,对内祭祀祖先,教育后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曹雪芹虽寥寥几笔,却寓意深刻丰富。

首先,它暗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荣禧堂”这块大匾,无论质地、花纹、文字、规格,都非同一般,特别是匾上“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和“万几宸翰之宝”,显示了它是御笔亲书的,可见皇帝对贾家是恩宠有加。对联是太子所写,又和贾家称兄道弟,进一步证明了贾家交往的人绝非等闲之辈,都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而贾家的荣华富贵都来自皇帝所赐,与皇家有很深的渊源。

其次,它说明了贾府是诗书礼仪之族。“荣禧堂”的陈设里,“鼎”“彝”“醢”是祭祀的礼器,而儒家的核心是“克己复礼”,这些奢华礼器,说明贾府的主人有崇礼的正统思想,又有极力想用“礼”来修身正己,教子齐家的观念,从而使贾府更符合“诗礼簪缨之族”。

第三,它表现了林黛玉的细心聪慧。林黛玉是初进贾府,荣国府是通过林黛玉之眼来写的,她铭记着父亲“这个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的教诲,“时时在意,步步留心”,细心观察着贾府的每一个地方和人,生怕被别人耻笑。作者通过这些从侧面刻画了林黛玉的性格。

第四,它暗寓贾府盛极必衰。贾府的荣华富贵来自祖上,是皇帝所赐,此时的贾府只有元春入宫为妃,后代中只有贾政一人在朝做点正经事。可“荣禧堂”的陈设布置,贾家极尽奢华,摆设高贵讲究,实际上,贾府是后继无人,入不敷出。作者通过表面的繁华,暗寓着贾府的富贵荣华和煊赫权势必将过去,贾府必将走向衰亡。

总之,曹雪芹用细腻传神的笔法,通过对“荣禧堂”名称、布局、陈设的描写,彰显了贾府的荣华富贵和显赫权势,也从侧面描写了林黛玉的性格,揭示了《红楼梦》的主题,让读者看到了《红楼梦》这部巨著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周汝昌著.周伦凌编,红楼夺目红[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10).

[2]黄云皓.红楼梦中的室内空间艺术及陈设杂谈(下)[G].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耿玉峰.“匾画联”中看荣华——《林黛玉进贾府》中“荣禧堂”细节描写解读[J].中学语文,(11).

[4]刘媛媛.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贾府陈设器物蕴意浅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9).

(王忠 甘肃省庄浪县第一中学 744699)

猜你喜欢
贾家荣国府林黛玉进贾府
《红楼梦》“青春王国”与青少年思想引领
辽宁本溪贾家堡子地区BIF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论荣国府演《八义记》八出和贾母对“热闹戏”的态度
荣国府,开启正定旅游史
黛玉是贾府最有钱的人
乐观豁达的智士能者
荣国府
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出场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