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高效课堂之语文讲读课教学模式探讨

2016-05-14 03:26吴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故事性体验式学困生

“体验式”高效课堂即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各种体验,从而提升能力。它包括四个环节,即预习梳理、合作探究、夯实积累、X环节。语文讲读课中故事性比较强,情节比较生动的记叙文在四个环节中均可以加入展示环节,“讲、读、演”模式运用可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体验式”高效课堂,以体验为基础教学手段,以课堂高效为重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主体学生在学习中亲身实践,以行动体验和心理体验互相促进,从而实现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的符合学生快乐成长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导师之体验”、“点评之体验”、“思辨之体验”、“交流之体验”、“探究之体验”、“角色之体验”、“组织之体验”,从而达成“成功之体验”。

语文讲读课文一般有记叙文,小说,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类散文,说明文,议论文,戏剧,文言文、诗词等。虽说种类较多,教无定法,但教学又是相通的。下面笔者就故事性比较强,情节比较生动的记叙文来谈谈讲读课文高效教学课堂的落实:故事性比较强,情节比较生动的文章,一般人物形象比较突出,情节曲折,学生很容易就被吸引。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这种兴趣,做好“导学”。抓好四环节,营造高效课堂。

一、课前导学案【预习梳理】部分的设置及处理

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和铺垫。根据具体的需要,导学案首先要明确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学习目标,然后进行预习方法与预习步骤的指导。学生通过课前时间将导学案预习部分完成。方法与步骤指导一般分三步:

(一)批注式阅读

1.书本与导学案的批注:现代文要标注段落序号,圈出生字词,列出易错的字词,对课下注释的重点词语进行勾画;波浪线画出优美的句子,并在旁边做简单的赏析式批注;横线画出在文章的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

2.记叙文六要素的明晰或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列出易错的字词、生僻字词。

此部分由学习小组组长做好检查,以使学生真正养成批注式阅读的习惯。

(二)预习检测:此部分一般设置2—4题不等

1.落实字词积累,形式可以多样,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词义写出正确词语等,要求学生不看书本,能正确书写。

2.整体感知:因故事性比较强,情节比较生动,人物形象比较突出,可个人自学完成,亦可小组合作以激趣,为课堂精彩展示做铺垫。这根据教师风格,视情况选择。

以《小圣施威降大圣》和《皇帝的新装》为例,《小圣施威降大圣》可以重在读通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情节。课前小组合作激趣,从而自主的了解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能以“讲出故事,读出意味,演出精彩”来阐释古典名著;《皇帝的新装》可以重在激趣式分角色读通课文,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并也可以像《小圣施威降大圣》一样用“讲、演、读”三步来进行。

这两篇文章,一篇是神话,一篇是童话,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和生动有趣的情节,可以说是整个初一阶段富有代表性的故事性强的文章。由以上二个预习步骤设置来看,课前小组合作激趣,完全可以作为此类课文课前预习梳理的一个模式,由小组长负责进行小组辅导、培训、彩排、展示,不仅可以梳理情节,感知文中五类人物的形象,还可以使小组优生和学困生各自发挥所长,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根据文本进行联想、想象、再创造的能力。学生在此环节完全可以获得受“组织、角色、导师、探究、点评”等体验。这样通过学生课前时间的分工合作,“讲演读”式的琢磨,梳理情节,感知形象,一举多得的文章不只有现代文,古文《孙权劝学》、《愚公移山》、《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均可采用此种方式。总之,只要是故事性强的文章,预习梳理均可采用此种方式:预习+合作+展示。

二、课堂【合作探究】环节的运作

布鲁斯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对于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易错点、易混点等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均适合开展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是一节课的亮点。小组合作与展示要充分体现小组的集体智慧,各层次学生的思维碰撞,组与组之间的思维交锋。

讨论的主要方式有:1.交流式,介绍自己的立意,自己组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2.评述式,针对文章的优点或亮点,进行评述欣赏;3.辩论式,就文章某处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辩论;4.质疑式,小组提出在阅读或探究时产生的本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他小组或老师进行答疑。

每一次讨论要有一个记录是十分重要的。这个记录包含每一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不同的看法,是小组优生指导学困生学会思考及学困生本身不断完善的关键举措。

有三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采用:

1、“发言接力”解决学困生发言心理压力大的难题,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有一次自觉更正、补充的机会,对小组的评价以两次发言进行综合评分,让学困生轻松上阵。

2、“双倍加分”激发学困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学困生在小组的地位,体验成功,得到小组其他成员的尊重,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3、“优生代言人”解决学困生展示效率低下的难题,鼓励小组优生甘做幕后人,以学困生成功作为自己的成功,以学困生的进步作为自己的进步,将问题的回答思路和语言表达先教给学困生,让其代表自己展示。

此环节可以将“导师之体验”、“点评之体验”、“思辨之体验”、“交流之体验”、“探究之体验”、“角色之体验”、“组织之体验”全部呈现出来,模式可归纳为:合作探究+多角度多层次展示。

三、课堂【夯实积累】环节的运作

夯实积累部分包括“巩固形式”和“巩固内容”两部分。

巩固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口试”、“笔试”及“口笔结合”三种形式。如背诵、默写、听写、改写、扩写,写后展示等等。

巩固内容有需要背诵积累的,有需要提高解题能力的,不管是哪一类,练习设计应以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为基本原则,关注“难度”、“题量”、和“选取”三个方面,紧扣双基,目标全覆盖,根据学习目标选择而定,应该是精选的,有代表性的。

本阶段,教师的指导作用比上一环节要显得次要一些,通常做个别指导,若学生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时,才可以做集体指导。

如《小圣施威降大圣》,就可以学以致用的设计成发挥想象力,写片段。假如你是吴承恩,你会怎么写?A.大圣不变麻雀儿,变的是只老鹰……B.大圣的尾巴藏好了……C.大圣不往灌江口跑,他去了别处……D. ……请选择其中一种,根据双圣的性格特征,发挥想象力,写一个片段。

不管是写片段学习写作方法,还是做一个课内小阅读夯实本课主要知识,有时间都可以如第二环节展示阶段做个展示,让学生时刻都有“听说读写”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此环节归纳为:独立完成+合作评优(教师点拨)+小组展示。

四、课堂【X】环节的运作

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此环节由原来模式的拓展延伸,变为“X”。即教师根据前三个环节的落实情况,灵活机动地进行选择和安排不同的教学方式。既可对学生练习反馈的情况或需要系统归纳的知识进行【教学补救】;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的疑惑进行形式多样的【解惑答疑】;也可对本节课中的知识、方法、思想等进行由课内向课外转换,【拓展延伸】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此环节的处理,时间可由教师自由把握。如是【教学补救】,则应针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强调和对应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本文重难点知识并在解答此类问题能力上有所提高; 如是【解惑答疑】,则应以激发学生热爱语文,乐于思考为主,客观的知识可加以明晰,主观的思想只要是有理有据的,可加以肯定并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如是【拓展延伸】,方法更多,知识型拓展,语言型拓展,写作型拓展,情感型拓展,综合能力型拓展,均可选用。具体形式有查找资料、口头作文、仿写、辩论、续写、改编、制作、采访、游戏、表演等……目的是达到由课内向课外转换,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如在教授《小圣施威降大圣》时,笔者第四环节的处理就是教学补救和知识型拓展,补救人物形象的归纳和语言的品味,拓展《西游记》相关情节。此环节可归纳为:教师点拨+教学补救;教师点拨+解惑答疑;拓展延伸+合作评优(教师点拨)+小组展示。综合起来看,语文讲读课文教学模式即是以合作和展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总而言之,不管是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文言文,小说,戏剧,还是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类散文,议论文,说明文,诗词的教学,均可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同时要让课堂高效,课前小组合作预习梳理是需要我们多花时间做好指导的。对于小组组长的培训也是我们必须深入下功夫的。只有抓住了组长,抓住了小组中的优生,“兵教兵”,才能激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体验中成长,这样我们的高效课堂一定会大放异彩。

(吴辉 广东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523000)

猜你喜欢
故事性体验式学困生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说叙事如何充满故事性
探究故事性儿歌对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的促进作用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