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士优先”的背后

2016-05-14 09:10高荣伟
检察风云 2016年8期
关键词:施暴者家暴暴力

高荣伟

家庭暴力是一个不分国界、种族、教育程度的全球性问题,经济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家庭暴力所涉及的对象范围包括:夫妻、离异双方、同居恋人、男女朋友、前男女朋友、同性恋伴侣,以及他们的子女。家庭暴力问题,在美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美国众多媒体予以关注。

“女士优先”的背后

美国的家庭暴力发生于社会各个阶层,有穷人也有富人,有的家庭甚至非常有钱;有白人,也有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被迫分离或者一方默默离开,常常是他们的最后选择。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家庭暴力受害妇女,一般要离家出走或躲避7次,才能最后下决心离开施暴者。令人不解的是,历来有“女士优先”传统的美国,在日常生活中,乘车时总是男士给女士开车门,吃饭时总是男人给女人拉椅子……印象中,对女士温柔体贴、百般呵护的美国男子,当关起门来后,怎么变得如此凶残、暴力?

造成家庭暴力日益严重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来自家庭的影响,施暴者多生长于暴力充斥的家庭,他们从小目睹父亲殴打母亲。其次是社会因素,男人酗酒、吸毒、赌博是产生家庭暴力的温床。还有文化方面,特别是电影、文学等媒体对催生家庭暴力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再就是经济因素,家庭生活拮据,尤其是在整个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很容易产生家庭暴力问题。新泽西州卡姆登市警察局局长斯科特·汤普森曾经指出:“当失业和其他困境导致家庭压力过大,它的影响就会体现出来。”数据显示,全美国每9秒钟就有一个妇女被丈夫或同居者殴打,每年全国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有400万,被家庭暴力摧残致死的妇女有6000多人,由此导致65%以上11岁~20岁的男孩因母亲挨打而向施暴者行凶玩命。家庭暴力结果是惊人的。媒体报道,每5年惨遭亲戚与熟人杀害的妇女人数就等于死于越南战争中的美国士兵的人数。美国卫生局医务主任甚至宣称,家庭暴力已经成为美国危及健康的头号问题。对妇女们来说,来自丈夫或男友的虐待,是她们所受伤害中最常见的来源,它比由车祸、行凶抢劫,以及被陌生人强奸所造成的伤害的总和还要多。据悉,美国警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应付因家庭暴力打来的电话上,所有警察受伤的40%和死亡的20%是被卷入家庭纠纷的结果。

反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美国,丈夫历来享有惩戒妻子的权利。美国沿袭古老的英国普通法的拇指法则(the rule of thumb),允许丈夫用不超过拇指粗的棍或棒惩戒妻子。只要惩罚限制在猛击、重击、脚踢或拳打不留痕迹的背部都被允许。这一18世纪的法律把家庭暴力界定为家庭隐私,这种传统顽固地在美国延续着。

直到19世纪末期,以及20世纪人权高涨的时代,拇指法则才开始废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开始关注家庭暴力问题,家暴也从“家务事”升格为社会问题。针对严重的家庭暴力现象,美国社会采取了积极的行动。

在美国,启动民事保护令是家庭暴力受害者在遭遇家庭暴力时最常使用的保护手法之一。所谓民事保护令,是法院为保护特定人使其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而发布的强制性的命令或判决:一是禁止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或其他指定的人员实施暴力或威胁实施暴力;二是禁止被申请人采用电话、跟踪、骚扰及其他一切可以和申请人通讯的手段与申请人接触;三是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的住所;四是被申请人不得接近申请人或其他指定的家庭成员的住所、学校、工作场所以及他们其他一切常去的地方等等。这种保护令的有效期一般为一至两年,它准许妇女可先不提出离婚请求,而单独向法院申请民事保护。

1995年10月2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宣布10月份为美国的“警惕家庭暴力月”,并敦促社会各界对结束这种虐待型恐怖行为给予支持。为了有效地干预家庭暴力,美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还给予了必要的经费支持。从2002年开始,美国政府每年拨款3.9亿美元用于司法部的反家庭暴力项目,并为地方政府和非官方机构提供指导和资金上的支持。司法部设立了制止对妇女暴力拨款项目(即STOP Violence Against Women)。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直接服务资助。此外,美国邮政局还发行停止家庭暴力主题的邮票,为全国打击家庭暴力活动筹集经费。

对于家庭暴力问题,美国从放任不管到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反家庭暴力法律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94年1月15日,美国青少年和家庭法院法官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示范法典(Model Code on Domestic and Family Violence),作为美国各州立法的典范。多数州据此进行了法律改革,有的州则全文颁布了该示范法典。在美国所有州,家庭暴力行为和违反家庭暴力保护令的行为均被认定为刑事犯罪(通常构成轻罪)。

为了消除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美国国会于1994年通过了《反对对女性施暴法》,这对美国推进反家庭暴力具有重要意义。司法部1995年根据该法案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指挥与协调有关停止包括家庭暴力在内的针对妇女的犯罪行为。实施该法的步骤包括:1996年设立了一条免费热线,提供24小时的当地咨询治疗安排,同时提供139种语言的翻译服务。1996年9月通过Lautenberg修正案,禁止任何有家庭暴力犯罪行为者拥有武器,成立了妇女暴力咨询委员会。

2000年,该法修改为《预防贩卖妇女和暴力伤害妇女法》。目前,美国50个州都制定了反家庭暴力法律。在联邦层面,国会先后制定了《儿童虐待防治及收养改革法》、《家庭暴力预防和服务法》、《援助遗弃婴儿法》、《针对妇女暴力法》等。20年来,美国的法律改革使得惩罚家庭暴力行为更为严厉,法律的制定大大地表明了文化的转变和政府的态度。

对于遭受家暴的女性而言,仅将施暴者绳之以法还远远不够,开始新生活是其更迫切的需求,这意味着她们需要庇护所、住所、工作机会、医疗服务和心理辅导等。《反对对女性施暴法》通过后,美国政府拨款十几亿美元,希望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预防和救助体系来消除家暴,但效果不佳。以南卡州为例,全州46个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收养流浪猫狗的救护站,但对于遭受暴力伤害的妇女,却一共只有18个庇护所。仅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间,因庇护所人满为患,不得不离开的女性家暴受害者就有380名。

鉴于家暴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美国司法对家庭暴力的处罚程度甚至比偷窃还严重。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伤到配偶,或者是因为一时之气而发生的冲突,可能会被控袭击罪。加州刑法243(e)项规定,袭击配偶、同居者或其小孩的人士最高罚款可达2000元,或可被判坐牢一年以下。如果伤势严重,或用一些致命性武器来殴打配偶,检察官会以加州刑法第273.5(a)项,以重罪方式起诉动手者。这项重罪除罚取高达6000美元的罚金外,还可能会被判一年以上的徒刑。不管被告被判轻罪或重罪,他们还必须上一年的家庭辅导课程,每星期要上2小时。这期间他们必须自己支付大笔课程费用。如果男方因为家暴导致离婚,男方也会输掉孩子的抚养权,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家暴罪在美国移民法上属于道德败坏罪。如果被判一年以上的徒刑,或有2次家暴的犯罪记录,移民局将会吊销被告的绿卡。在刑事案件刑满后,交由移民局驱逐出境。即使有一次家暴的轻罪记录,在申请美国公民时都会遇到麻烦。此外这个犯罪记录对于找工作也会有影响。一般情况下,正规公司和机构雇主都要对被雇人进行背景调查,如果发现有此记录,就会对所申请的工作产生影响。

这些年来,尽管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将家庭暴力定为犯罪,但家暴在美国依然常见。在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家暴诊所主任简·斯图瓦尔认为,“量刑过轻、施暴者被释放后易实施报复以及缺少其他配套救助措施,都让依法惩治家暴的效果大打折扣。”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施暴者家暴暴力
反性别暴力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要勇于向家暴说不
“暴力”女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暴力云与送子鹳
并非受伤才定为家暴
反家暴立法二十年
这样向家暴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