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在语文课堂流淌

2016-05-14 03:09汤全添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写字语文课堂习作

汤全添

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位教师所共同期盼的。那么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有的大胆地探究教法、学法;有的在虚心学习别人成功的案例,希望能化为己用……虽然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更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正像丁培忠老先生所说:“语文教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形式的多样性以至历史的悠久性,都是其他文化现象所无法比拟的。”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所以语文课堂既要注重育人的功能,又要注重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对于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做到披文入情,结合这些年来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我认为可以把音乐元素引入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来,以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一、借助音乐升华课文情感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从吕老师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活”字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以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形式多样的方式去组织语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而音乐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媒介,它可以通过直观体验,让人们从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听者的联想,活跃环境的氛围。所以,我经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催生情感,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王二小》前,我特意让学生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悠扬、深沉的曲调,一下子激活了学生以往在电视、电影中获得的间接经验,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的情绪被感染了。当音乐停止的一刹那,学生有的沉思,有的紧握小拳头,甚至有的眼圈都红了。此时我不失时机地顺着学生这股感情浪潮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学习《王二小》的故事,令我想不到的是,整堂课不需要我费力地引导,学生对敌人的痛恨,对王二小的崇敬之情在朗读课文时体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我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音乐就是语文课堂的情感“催化剂”,在渲染营造情境氛围的同时,也催化了学生的情感,适时适当的音乐渲染比教师冗长的讲解更有

作用。

有了前车之鉴,我就更用心地研究如何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出乎其内,入乎其外”的作用。

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对于语文课上的古诗教学,我也尝试把音乐与诗词结合,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诵读古诗,随着音乐的流淌,学生便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徜徉于诗境中,恍如在倾听着作者的诉说。

例如,我在上个学期教学古诗《游子吟》时,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上,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曲。透过歌曲,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拉到了对妈妈平日里忙碌身影的回忆中,为下面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通过前面的情感铺垫,学生就不难理解出古诗《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所蕴含的深深母爱。这样的情感体验也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出作者发自内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情告白。到了此时,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我仍不就此罢休。在最后,我再为学生准备了刘和刚的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让学生伴随着音乐,升华感情,想着自己的妈妈在你来上学时为你做了哪些,说了些什么。在音乐声中,我如愿地看到了班级里学生眼中晶莹的泪花。课后,有班级里来自农村的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谢谢您的这节课!谢谢您让我更理解妈妈,更爱妈妈了!”

二、运用音乐放松写字氛围

写字课是语文课的另一种形式。我们知道传统的写字课都是千篇一律,按部就班。先是字体间构分析,接着是乏味的临摹、书写,这样的一堂课下来,人困马乏。要让学生写出漂亮的字,或者说要让学生喜欢上写字,真的难上加难。因此,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给传统的写字课来个改头换面。课伊始,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字形,互相讨论如何写好每个字,然后再让学生练写。这时,教室总能回响起优美的轻音乐,顿时把学生的情绪带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慢慢地,学生的脸上微露出甜甜的笑,身子也挺直了,显然他们找到了写字的快乐。此时,教室里只有音乐在静静地流动,拂去学生心头的浮躁,显露出一片纯净。我从学生的眼中知道他们接受、喜欢这样放松的语文课堂。看着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也笑了。

三、巧用音乐激发习作灵感

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习作课,一直以来是学生最害怕的课堂,而学生难就难在难以捕捉写作的灵感。“我可以用音乐激活习作课堂,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啊。”正如《礼记·乐记》一文写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说的是一切音乐的产生,都源于人的内心。同样音乐也能够反作用于人的内心。例如,在本学期毕业总复习一堂“以‘母爱为话题”的习作课。课堂伊始,我没有做任何分析与讲解,先令学生用两分钟的时间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接着,我播放了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老师演唱的《母亲》这首歌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扇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馅饼有人给你包……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在充满深情的歌声中,学生听得是那么安静,听得是那般的投入,听得是那样的仔细。当我再一遍播放这首歌曲时,很多同学因为被触动了心弦,哭了。此时我已不再需要进行讲解与引导了,过多的言语对于这会儿的孩子来说都是无益的。此时老师所应该做的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们,因为学生习作的灵感已经被激发出来了,学生已经有了写的渴望。因此,我只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某个角度来写母爱,并进行现场习作。该堂课结束后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一篇都能催人泪下。学生那一篇篇优秀的作文不就是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潜在力量的最好见证吗?

经过种种尝试,我发现学生已经不再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而这其中“音乐”有着不小的功劳。我相信:有了合适“音乐”适时的帮助,语文课堂会成为学生享受学习快乐的乐园,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会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姚小丽.让音乐的小河在语文课堂中流淌[J].基础教育参考,2016(2).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写字语文课堂习作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