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博客:让评价“立”起来

2016-05-14 08:53许冬梅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博客板块栏目

许冬梅

班级博客像是一本立体日记,由班主任创建,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记载班集体和学生中发生的点滴。

在教育评价方式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充分发挥班级博客的优势,助推“小综评”工作的开展。

栏目因需设置

班级博客的板块设置由师生共同协商产生,因此,每个班级的博客都带有本班的DNA。这些带有个性特征的板块细化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

例如,针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王瑛老师创建了“猜猜我是谁”板块,通过学生对自我的描述,让其他同学来猜出名字,引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展示与自我评价。“用故事记汉字”板块是让学生把难记的汉字用分析字源编故事的形式写下来,实现教师对教学识字效果的评价。张晓彤老师则面向中高年级的学生,设置了“读书感悟”“妙笔生花”“我要告诉你”三个版块,形成了阅读评价检测体系。

这些版块设置大多由师生共同讨论产生,其承载的评价目标基于综评手册的总体要求,同时,又能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目标相结合,既体现学段特点,又便于强化阶段评价要求。

内容呈现丰富

网络为班级博客丰富的内容呈现提供了可能。

例如,张美丽老师在班级博客中设置了“班级日志”“小活动大舞台”等栏目,教师每天用手机随手拍摄下学生们在课上课下的精彩瞬间,并及时上传到班级博客。在“晒晒我的小生活”栏目中,学生们则将自认为学习生活中最能表现自己心情的照片配上文字,上传到班级博客。

这些经过一定时间积累的文字、照片、视频能够立体真实地呈现学生的成长轨迹,这些资料同测试考查、作品分析等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全面真实的评价资料包,这样,过程性评价就得到了充分落实。

关注属性指向

综评手册上的标准是逐级细化、逐条明确的。但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要用这些刻板的条目做标尺,来筛选学生或给学生定性贴标签,而是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面向全体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班级博客的栏目设置和评价资料的属性指向明确,既可设关注班级整体的栏目,又可给每个学生个体空间。版块大多从展示、分享、交流的角度出发,上传的资料多是学生正向、阳光的行为习惯,获得的荣誉以及分享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比如,“晒晒我的小生活”板块让学生上传自己认为快乐、得意或是精彩的瞬间;“小活动大舞台”板块则主要是用照片和文字记录学校或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开学典礼、读书启动会等,展示活动中获奖同学的照片。在这些正能量资料的积累、分享、展示过程中,学生在收获自我愉悦的同时,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择优而学、向好而仿。

多元主体评价

班级博客的开放性、互动性为学生自我反思评价、生生交流互评、教师评价学生搭建了平台。在这个空间里能够借助不同职能的板块,展示不便直接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自我认识和行为的矛盾和变化,可以是同学之间的赞赏或者建议,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

博客也向家长开放权限,家长不仅可以浏览内容,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可以在相应板块上传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还可以参与互动交流。如“小话题大讨论板块”主要是针对班级中近期发生的典型事件、主题活动,或是针对某一评价内容的专设话题开展讨论交流,在这一区域,学生、教师、家长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开诚布公、各抒己见。在多元主体的互动评价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策略的研究”成果)

编辑 于萍

猜你喜欢
博客板块栏目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