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色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加油站

2016-05-14 13:47邵学良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校本学科生长

邵学良

基于地缘优势研发特色校本课程,既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又打破了传统课程自我封闭的局限,有利于学生全面个性成长。因此,我们在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基于马驹桥地缘优势整合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兴趣小组、主题课程、社会实践,倾力打造适宜马驹桥学生成长的特色课程。

千里马主题课程

马驹桥多元、包容、宽泛的地域文化,为特色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我们围绕生长教育办学理念,结合马驹桥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面向全体学生研发了独具特色的千里马主题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像小马驹一样,在这片生长沃土上张扬个性、茁壮成长。

小马过河:包括隆重而温馨的入学典礼、主题化的小幼衔接课程、光荣的入队仪式……小马过河课程注重幼小衔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熟悉学校、认识社区、尝试交流、尝试合作。

骐骥一跃:包括“我的三年级”主题教育活动、“发现马驹桥”主题探索活动、马文化基础创作等,引领学生感受合作的喜悦。我们以自我服务性劳动为依托,以建校劳动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家务劳动、社区劳动为外延,研发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使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志在千里:我们根据五、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理想课程、科技探秘、生涯规划、走进中学、马文化创作、青春期心理辅导课程,让学生提前体验中学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终身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主题学科实践课程

我们将五彩斑斓的秋天融入课堂,以“秋天的收获,共同的成长”为主题,开展多学科融合、超学科体验的实践课程。“美丽的北海公园”“落叶”“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活”等主题学科实践课程,将秋天的气候变化、迷人景色、精美诗文转化为鲜活的课程资源。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的思考,走出课堂,感受文本与现实的内在联系。

我们还以“探索生活的奥秘,展现生长的足迹”为主题,充分发挥马驹桥地缘优势,研发主题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在课前引领学生在采访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生活的奥秘。课上把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引领学生运用学科知识,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展现生长的足迹。课后通过更有深度、广度的实践任务拓展,让学生在运用与实践中成长。

在主题课程的引领下,各学科融通互动,打破学科界限,共同完成主题教学任务,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整体育人。

主题阅读课程

阅读是学生的基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工具。因此,我们确定了以阅读教学为抓手,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构建生长课堂的课堂教学文化。

学校制定了《书香课堂,浸润生长》实施方案,从阅读范围、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动能、阅读策略五个方面,确定了阅读课程的总目标。每天早晨设置20分钟短课作为经典阅读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中英文作品。语文采取“单元组合阅读”模式,重组单元教学内容,实现读写有效整合。以课内经典阅读、课外大量阅读为立足点,课内外相结合,给予学生一个立体的阅读空间,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的自我构建。数学、英语、科学、品社等学科也依据学科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班级流动书箱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阅读指导与实践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阅读评价、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调整了课程设置,每周五下午两节课连排作为主题阅读课程,向学生推荐人文以及自然科学读物,开展单元组合阅读、名著导读、佳作赏析、读书分享、科普论坛、好书推荐、影视导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基于儿童生活、生命和生长需要的课程体系,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生长的“加油站”和“助推器”,也使学校教育呈现出了万千风景。

编辑 于萍

猜你喜欢
校本学科生长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碗莲生长记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生长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