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期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016-05-14 13:47王艳平李东来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关键期语言表达交流

王艳平 李东来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旺盛期,如何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训练,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自主性时,应首先考虑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

利用讲故事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主题课程中,教师采取让幼儿听故事、讲故事、猜故事、编故事等方法,增加幼儿语言知识,引导幼儿如何进行规范表达。如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续编故事,在《运南瓜》这个故事中,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小兔在干什么?谁来了?它们在说什么?画面上有谁?小白兔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两幅图说的是小白兔和南瓜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我们知道了,小白兔的大南瓜该怎样运回家?教师让幼儿仔细想一想,把这个故事的结尾部分说出来。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把自己想到的好办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同时,教师参与讨论,指导幼儿把话说完、表达清楚。这样,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幼儿的口语表达得到了锻炼,学习效果令人满意。

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奋点,使幼儿在教师提供的真实语言情境中交流、操练,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例如,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切西瓜”的游戏,幼儿边走边念:“切、切,切西瓜,绿的皮,红的瓤,我把西瓜一切二,甜甜的汁水四处淌。”这样,教师把跟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融入到语言活动中,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生活知识。

在实践体验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年龄小,生活空间有限,有许多事物、现象无法观察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多参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体验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带幼儿进商店、去超市,了解生活、学习用品的种类、价格、用途等,并让幼儿与售货员进行对话交流。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扮成“售货员”和“小顾客”,在表演中对话、交流。这样,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更激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从而提高其表达能力。

活动前,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活动内容;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讲讲自己想法;活动后,可以让幼儿评评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幼儿之间互相倾听、取长补短,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培养了语言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活动中,教师应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提出明确要求,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方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幼儿年龄小,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往往表达不完整、不规范,不注意使用礼貌用语等,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给予正确的指导方法。例如,教师要引导幼儿耐心听别人讲话,提醒幼儿说话时要自然、大方、有礼貌,语言表达要完整、清楚。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听幼儿讲话时一定要表现得很认真,这样才能要求幼儿以同样的态度去听别人讲话,学会礼貌应对。集体活动前,开展谈话活动,抓住一个主题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幼儿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可以问幼儿:“今天谁送你来幼儿园的?”有的幼儿会说:“爷爷。”教师紧接着可以问:“爸爸、妈妈为什么没送你来幼儿园呢?”这时提醒幼儿运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鼓励幼儿说完整的句子。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幼儿,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流的机会,对幼儿的每一次表达都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和快乐。

编辑 汪倩

猜你喜欢
关键期语言表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关键期”对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启示
北汽姜德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务实深耕关键期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