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与宏观政策对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分析

2016-05-14 15:07崔超幸理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崔超 幸理

摘要:本文以在校大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政策等自变量影响其创新创业能力分析,探讨大学生如何(How)以自变量(外生变量,What)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微观大学生专业类别与宏观创新创业政策的交互影响,其目的是研究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欲望、动机与能力的判定,为政府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政策认识;交叉分析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与“创新驱动”战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者的高校,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任。由此,课题组于2015年4~5月在重庆大学城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302份,合格答卷290份,问卷回收合格率90.6%,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涉及的专业类别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医药、艺术以及其他,调查目的是分析影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构成因素,以便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可行的方案。

众所周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只要人们参与某项活动越多,其经验越丰富而能力越强,故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与其能力之间是呈正相关规律,那么,

设:Y—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函数(内生变量),Y 0;X—大学生活动主体自变量(外生变量),X (X1,X2,…,Xn);故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表达式为Y=f(X)。

设:N—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函数(内生变量);Y—同上;X—同上;故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表达式为N(Y)=N(f(X))=f(X1,X2,…,Xn),即N(X)=f(X1, X2,…,Xn)。

一、专业变量X1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分析

基于专业变量X1数据结构与现实分析,可知不同专业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动因存在差异性。即:文科与理科毕业的大学生中除了考公务员、事业编工作外,其开展创新创业是主要的就业方式,如文科专业经管类学生(由于开过经济学、市场营销等课程,甚至创业管理课程)具有明显的创新创业动机,即X11/X1 > X12/X1、X13/X1、X14/X1、X15/X1、X16/X1;工科与医药专业大学生,由于所学到知识的专业技术性较强,并且创新创业成本较大等制约因素,所以,毕业时直接就业的较多,以创新创业就业的比例相对较低,即:10%

通过专业变量X1的调查分析,高校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N(X1i)= f(X1i,X2,…,Xn)的培养,应结合参变量X1i专业特点加以区别对待,即:根据专业知识的限定性,求解其创新创业能力N(X1i)=f(X1i,X2,…,Xn)最大化。所以,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应将创新创业相关理论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为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二、政策变量X2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分析

基于调查问卷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变量X2=X21+X22+X23+X24+X25 +X26。变量X21表示以“资金或融资工具的支持”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变量X22表示以“创业教育”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变量X23表示以“孵化器(校企实践基地、创业基金等)”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变量X24表示以“教师支持”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变量X25表示以“创业大赛”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变量X26表示以“其它方式”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变量X21的解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的支持”服务的比例(X21/X2)为3322%,即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Y=f(X2))渴望资金支持比例为1/3,这个比例应该越大越好,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Y=f(X2))较强,只欠东风了(资金需求);反之,如今2/3的大学生需要其它创新创业服务,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力度还不够;

变量X22的解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创业教育”服务的比例(X22/X2)为16.44%,即在校大学生的Y=f(X2)中渴望创业教育的比例为1/6,说明创新创业教育广度应进一步加强。

变量X23的解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孵化器(校企实践基地、创业基金等)”服务的比例(X23/Z)为31.85%,即在校大学生中有1/3同学需要将创新成果或方案进行实际运行,说明各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竞赛(Y=f(X2))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上是卓有成效的。

变量X24的解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需要“教师支持”服务的比例(X24/X2)为7.88%,即说明这部分大学生对学校或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应该对部分大学生强调自学能力与独立性培养。

变量X25的解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创业大赛”服务的比例(X25/X2)为5.82%,即说明这部分大学生渴望通过创新创业赛事来提升其能力,应该说这部分大学生认识事物较理性,也是比较好学的群体。

变量X26的解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其它”服务的比例(X26/X2)为4.79%,其实这部分比例应该越小越好,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已经培养对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具备了较强自信心。

总之,准备实施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学生比例((X21+X23)/X2)是33.22%+31.85%=65.07%,说明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在强调“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家庭、政府等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应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专业变量X1与政策变量X2交互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对专业变量X1进行分类统计,产生文科专业的各种政策变量ΣX11(X2i)=1、理科专业的各种政策变量ΣX12(X2i)=1、工科专业的各种政策变量ΣX13(X2i)=1、医药专业的各种政策变量ΣX14(X2i)=1、艺术专业的各种政策变量ΣX15(X2i)=1与其它专业的各种政策变量ΣX16(X2i)=1的分类数据结构。

专业变量X1i与政策变量X21交互影响结果:变量X11(X21),即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支持的文科学生比例(X11(X21)/X11(X2i))为42.73%;变量X12(X21),即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支持的理科学生比例(X12(X21)/X12(X2i))为27.59%;变量X13(X21),即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支持的工科学生比例(X13(X21) /X13(X2i))为33.33%;变量X14(X21),即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支持的医药学生比例(X14(X21)/ X14(X2i))为25.71%;变量X15(X21),即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支持的艺术学生比例(X15(X21)/X15(X2i))为31.58%;变量X16(X21),即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支持的其它专业学生比例(X16(X21)/X16(X2i))为6.25%。得知文科专业学生需要资金或融资工具支持的比例最大,所以应对此专业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能力(N(X)=f(X1, X2,…,Xn))的培养;其次是工科专业学生,以及艺术专业的学生;这说明该两类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只是考虑如何更快更好地转化成市场经济的商品,所以在这两类专业中开设市场经济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其它专业对资金或融资工具支持比例最低,如:军事院校等如何转化为市场经济中商品就大可不必。

专业变量X1i与政策变量X22交互影响结果:变量X11(X22),即希望得到创业教育支持的文科学生比例(X11(X22)/X11(X2i))为15.45%;变量X12(X22),即希望得到创业教育支持的理科学生比例(X12(X22)/X12(X2i)为12.07%;变量X13(X22),即希望得到创业教育支持的工科学生比例(X13(X22)/X13(X2i)为16.67%;变量X14(X22),即希望得到创业教育支持的医药学生比例(X14(X22)/X14(X2i)为17.14%;变量X15(X22),即希望得到创业教育支持的艺术学生比例(X15(X22)/X15(X2i)为31.58%;变量X16(X22),即希望得到创业教育支持的其它专业学生比例(X16(X22)/X16(X2i)为18.75%。可知,除了艺术专业外所有专业需要创业教育支持的比例都未超过20%;艺术专业希望得到创业教育支持的比例(31.58%)最大,这非常符合艺术专业教育的现实情况,所以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安排相关的市场经济与创业管理课程与内容十分必要的,以提高艺术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N(X)=f(X1, X2,…,Xn))。

专业变量X1i与政策变量X23交互影响结果:变量X11(X23),即希望得到孵化器(校企实践基地、创业基金等)支持的文科学生比例(X11(X23)/X11(X2i))为31.82%;变量X12(X23),即希望得到孵化器(校企实践基地、创业基金等)支持的理科学生比例(X12(X23)/X12(X2i)为43.1%;变量X13(X23),即希望得到孵化器(校企实践基地、创业基金等)支持的工科学生比例(X13(X23)/X13(X2i)为25.93%;变量X14(X23),即希望得到孵化器(校企实践基地、创业基金等)支持的医药学生比例(X14(X23)/X14(X2i)为25.71%;变量X15(X23),即希望得到孵化器(校企实践基地、创业基金等)支持的艺术学生比例(X15(X23)/X15(X2i)为21.05%;变量X16(X23),即希望得到孵化器(校企实践基地、创业基金等)支持的其它专业学生比例(X16(X23)/X16(X2i)为375%。可知,文科、理科与其它专业需要孵化器(校企实践基地、创业基金等)支持都在30%以上,理科专业最高超过40%,说明理科专业知识较为抽象,所以凸显其运用到实践中需要一定时空对接,才能使创新创业能力(N(X)=f(X1, X2,…,Xn))得提升;剩余专业也从不同强度地表现出此规律。

专业变量X1i与政策变量X24交互影响结果:变量X11(X24),即希望得到教师支持的文科学生比例(X11(X24)/X11(X2i))为3.64%;变量X12(X24),即希望得到教师支持的理科学生比例(X12(X24)/X12(X2i)为12.07%;变量X13(X24),即希望得到教师支持的工科学生比例(X13(X24)/X13(X2i)为7.41%;变量X14(X24),即希望得到教师支持的医药学生比例(X14(X24)/X14(X2i)为20%;变量X15(X24),即希望得到教师支持的艺术学生比例(X15(X24)/X15(X2i)为0;变量X16(X24),即希望得到教师支持的其它专业学生比例(X16(X24)/X16(X2i)为6.25%。可知,医药专业需要教师支持比例最高,说明此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经验积累特别重要,其创新创业能力(N(X)=f(X1, X2,…,Xn))提升与师傅帮助关联性较强;其次是理科专业也较为突出;剩余专业对教师支持需求比例都在10%以下,也就是说这些专业的专业知识运用较容易掌握。

专业变量X1i与政策变量X25交互影响结果:变量X11(X25),即希望得到创业大赛支持的文科学生比例(X11(X25)/X11(X2i))为3.64%;变量X12(X25),即希望得到创业大赛支持的理科学生比例(X12(X25)/X12(X2i)为3.45%;变量X13(X25),即希望得到创业大赛支持的工科学生比例(X13(X25)/X13(X2i)为14.81%;变量X14(X25),即希望得到创业大赛支持的医药学生比例(X14(X25)/X14(X2i)为2.86%;变量X15(X25),即希望得到创业大赛支持的艺术学生比例(X15(X25)/X15(X2i)为10.53;变量X16(X25),即希望得到创业大赛支持的其它专业学生比例(X16(X25)/X16(X2i)为0%。可知,工科与艺术专业需要创业大赛支持比例在10%以上,其中工科的比例最高,说明怎么样将专业知识转化市场经济的商品,需要对此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培训,其创新创业能力(N(X)=f(X1, X2,…,Xn))才能得以提升;其次是文科、理科、医药专业比例符合正态分布;其它专业对创业大赛需求为0%,如航空、军事等专业就不能将专业知识参加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专业变量X1i与政策变量X26交互影响结果:变量X11(X26),即希望得到其它方面支持的文科学生比例(X11(X26)/X11(X2i))为2.73%;变量X12(X26),即希望得到其它方面支持的理科学生比例(X12(X26)/X12(X2i)为1.72%;变量X13(X26),即希望得到其它方面支持的工科学生比例(X13(X26)/X13(X2i)为1.85%;变量X14 (X26),即希望得到其它方面支持的医药学生比例(X14(X26)/X14(X2i)为857%;变量X15(X26),即希望得到其它方面支持的艺术学生比例(X15(X26)/X15(X2i)为5.26%;变量X16(X26),即希望得到其它方面支持的其它专业学生比例(X16(X26)/ X16(X2i)为31.25%。可知,其它专业需要得到其它方面支持比例最高,也就是说怎样将军事、国防、安全以及航天等专业知识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需要业内人士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医药与艺术专业也存在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培训;那么,文科、理科与工科的创新创业能力(N(X)=f(X1, X2,…,Xn))按照现行方案基本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4 (12):13—15.

[2]邓于君.积极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9—07—15(7).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EB/OL].(2010—04—10)[2010—10一l7]http://www.info.jyb.cn/jyzek/201004/t201004 10_352456.htm1.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08—10—30)[2010—10—17] http://www.gov.En/zwgk/2008—10/30/contetent—1 136088.htm.

[5]李琪,幸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调查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2011(1):120—116.

作者简介:1.崔 超,女,1984年9月,山东人,硕士、助理实验师,工作于重庆科技学院,研究方向:创新管理。2.幸 理,男,1966年4月,重庆人,博士、教授,工作于重庆科技学院,研究方向: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独立性能力培养的几点探讨
试论高校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培养途径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仿真实践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