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得

2016-05-14 17:09
中外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补位紧张感扎堆

现场管理:保持适度的紧张感

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研究所 李长茂

一个管理者如果仅仅“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干”,而不懂得以身作则,制造现场氛围,迫使一线员工“在空闲时间主动找事干”,不懂得让员工们学会如何“补位协作”——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

我们知道,生产一线不同工种协作过程中,必然有存在工序进度不一致的情况,如果工序超前的员工不懂得很自然地给周围衔接工序的员工很自然的协助,那么这种现场管理往往呈现一种懒散的氛围,这种懒散氛围就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同时质量缺陷和返工的情况就会增多。

很多问题、隐患的滋生,往往源于一线员工“忙中出错”、“着急中出错”、“情绪不好时出错”,但在一个相对忙碌、员工“保持适度紧张感”的现场作业氛围中,会出现以下状态:进度超前的员工为了避免出现“别人都在忙碌而自己没事可干”的尴尬情况出现,就会下意识地在空闲之余“主动补位”;进度落后的员工由于得到周围同事的帮助,他们的“焦躁情绪”会很自然得到安抚,同时为了感恩、对得起团队伙伴的“雪中送炭”,这些“焦躁情绪”的员工也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现场合作伙伴的帮助。

所以,将这种“保持适度的紧张感”的氛围带到一线现场,不同员工的“补位”协作氛围就很容易形成,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返工率就会大为减少。

为什么不在“扎堆”中找新商机?

专栏作家 钟清扬

眼下最让企业界揪心的事情已经露出了端倪:很多创业咖啡馆和孵化器开始倒闭,而且是批量的倒闭。近3000家孵化器,16000多家众创空间,不计其数的创业主题咖啡馆,在倒闭狂潮面前,怎一个崩溃了得?

我们并不缺少创新,我们缺少的是只在篱笆上下功夫,却不在桩上做文章——创业咖啡馆和孵化器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很多人会做模仿或者趋同的企业乃至转型,却很少有人去做互补的企业和转型,正如同中国人扎堆开加油站而犹太人却分散查漏补缺弄出一个小镇来一样。

中国人乐于创新,但却往往将一个好的创新,在很短的时间内玩废了。当大家都在做一件事情时,后来者就要注意了,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跟进,不要扎堆儿,你大可以去做大家都来不及做或者做不了的事情,而这一类事情却又是非常需要的,变成你为大家来提供服务支持,让这些咖啡馆和孵化器变成自己的客户。李维斯的智慧之处在于,当大家都在淘金时,他发现人们需要耐磨的裤子,需要水喝,于是他成功了——这就是在扎堆的人群中发现的新商机。

猜你喜欢
补位紧张感扎堆
扎堆乘凉
各进一步 积极补位 苏淮高新区探索危险废物监管新模式
本期打卡主题:今天去哪儿玩
结合提问,构建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课堂
产业园区、眼镜小镇扎堆上马
论话剧舞台表演的紧张感与松弛感的平衡
安全监管须有“补位”意识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补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到位、站位、补位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