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2016-05-14 04:12李雁兵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品德课思想品德

李雁兵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加入生活中的案例,让课堂回归社会,不断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了解知识学习的真正使用性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学习到的思想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学研讨;生活化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62-01小学思想品德课其实是教和学相互结合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由于这门课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程度不高,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加入生活案例,让课堂回归社会,不断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到知识学习的真正使用性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学习到的思想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那么,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回归生活呢,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1.言传身教,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技能和思想境界。以身作则,言传和身教结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从容不迫,言行不一通常会给人产生非常坏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更应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更应行之;要求学生摒弃的行为,自己也应坚决抵制。由于小学生处在人生的最初成长阶段,各种思想体系和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他们对生活中各种事故的真善美、假丑恶还未能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全面指导。教师作为启蒙者,一言一行都要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只有自身在生活中开朗豁达,在人生态度和思想上值得尊敬和作为榜样才有可能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思想领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真正践行自己所思所想,并发挥一定教学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2.改革课堂,激发学生思品学习兴趣

2.1巧设情景问题。教师要注重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整体学习思路,激发学生兴趣。要在开展问题提问的时候融入生活化的情境提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问题解答。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能有一个平稳的过渡,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教师在教和陌生人沟通这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了解一下班级同学的网络使用情况。比如,统计一下在同学的网络好友中有多少是自己认识的人,有哪些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同学们平时和同学有哪些密切的联系,还有同学们会去见网友吗?这样可以切入学生的生活常用情况,激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样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开展热烈讨论,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网络安全常识。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平时生活中的交往技巧,尤其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来处理一些问题,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和陌生人交流是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交往技巧和交往能力。我们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了生活中的情景就能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素养。

2.2借用多媒体设备。在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平时学习的时候,往往对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感到厌烦,教师最好引入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声音效果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学的时候,教师最好要下载一些和自然环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这样可以在多媒体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环境危害有直观的了解,因为教师的语言陈述是不能够比真实的画面和视频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生活地区的图片进行有效整合,了解和几年前相比有哪些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环境变化,还有每年的季节变化情况来了解环境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图片对比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以人为本,努力拓宽课外教学内容

除了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革课堂教学外,课堂教材内容枯燥,不能贴近生活等因素也限制了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发展。所谓教材,只是一种思想道德理论的集中描述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辅,以贴近生活为主实施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选取一些生活关注的主题,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情感表现和思想养成,及时予以帮助。

3.1关注社会生活时事动态。社会生活时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蕴含着实用的人生真谛。社会生活的事态通常能够给学生更加深刻的氛围感染和思想体会。教师通过选取生活时事,可以让学生们开动自己的脑筋,主动用眼看,用心灵去感触。比如"奥运"、"感动中国人物"、"神舟飞船升天"等等题材都可以拿出来供学生学习。一个成功的时事教育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指导性作用。

3.2切实懂得学生真实感受。创新教学方式,杜绝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式,将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重现生动教学、深刻学习的目标。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少年儿童,给他们童年该有的快乐生活和价值形成方式。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角度来教育孩子,要以少年儿童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

4.发展人格,完善思想道德评估体系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人本主义"理论必须充分被运用。教学中要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改变传统的目标型教学评价方式,树立"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及家长协调沟通,不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其次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性格的差异,思想品德教育也要相对表现出差异性。再者,要注重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但要注重教学评价分数评价,还要重视学生间的评价,在考虑学生切实感受的条件下经常性地进行学生间不记名的互评,达到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互相帮助的目的,最终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来源于生活,但是思想素质要高于生活。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适当改革教学方法,真正把思想道德教学和现实生活案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学习。作为思品教育工作者,要从各个方面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真正教育好少年儿童,切实为祖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

[1]新课改标准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李艳革;《中小学电教:下》;2012(5)

[2]谈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易先兰;《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品德课思想品德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