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2016-05-14 04:37马兆娜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高中语文

马兆娜

摘要:本文对古诗词鉴赏的一些关键的基本的方法,如果我们在鉴赏时能仔细斟酌,就不难抓住一首诗歌所呈现出的各种特色,在语文教学中,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鉴赏古诗词时,就容易抓住重点,进一步准确的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82-01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古诗词鉴赏也是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点要求学生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古诗词鉴赏基本方法的把握,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高考考点的要求,结合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鉴赏古诗词,首先是分析,而后是评价。评价古诗词,不宜泛泛而谈,应根据诗作本身的情况,抓住其要点进行点评。

1.根据语言特点进行点评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诗词的语音凝炼、形象、抒情、乐感强,只有准确地理解了诗词的语言,才有可能对诗作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而分析诗歌的语言,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1遣词造句。即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句子。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第一句中的一个"弄"字十分精彩,赋予万物以和谐、活泼的生机、情态和意境,对全诗描绘美丽的景色,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起了极大的作用。再如宋代张先词《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的千古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和"弄"字写的极其生动细致、形象传神,耐人寻味。作者将一种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传达出来。

1.2理解语句含义。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南唐李煜《相见欢》)句在描写大自然的凋弊之外所蕴含的亡国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

1.3品味诗词的语言特色。诗词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

①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即为"清新明快"。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诗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②直接叙述,用白描手法,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不为简陋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体现作者的真功夫,即为"平淡简洁"。如宋代李纲诗《病牛》:"耕犁千亩实干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此诗语言通俗平淡,而意境深远,诗人以牛自喻,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魏庆之《诗人玉屑·命意》说"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正可用于此诗。

③意在言外。不少诗词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即为"含蓄"。历朝的咏史诗、怀古诗,更多地体现出这一特点。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2.根据形象特点进行点评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作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情感的实物载体。因而要结合诗词的意境来加以分析,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种:

人物形象,包括客观人物形象和主观人物形象。

客观人物形象指作者描写的人物,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主观人物形象指作品塑造的抒怀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也包括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形象可称之为事象,如《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指事物的形象。如唐代虞世南《蝉》中的蝉、明代于谦《石灰吟》中的石灰、清代郑板桥《题竹石画》中的竹子等。

景象,即景物的形象。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在进行形象分析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如柳永《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景物意象表达出的是伤别的情怀等等。总之,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3.根据写作技巧和风格进行点评

诗词的写作技巧和风格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词的鉴赏中,一般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古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还要注意古典诗词常常运用到赋、比、兴、象征等手法。如《诗经·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沦)漪"运用了"兴"的手法,由眼前水面上的波纹引起采木工人心中的不平和有力的表达了伐木者的反抗情绪。

第二分析诗词的表达方式。

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其中描写、抒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描写的方式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虚有实(虚实结合)等不同。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诗的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第三句写白鹭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而第四句写大鱼跃出水面,发出了大的声响的"动"景,与前三句的"静"对比鲜明,更衬出夜的宁静。

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的(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不要任何"附着性"直接抒发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傲岸的性格。有借景或借物抒情的(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有寓情于景的(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三分析诗词的结构和其它写作技巧。

以上是对古诗词鉴赏的一些关键的基本的方法,如果我们在鉴赏时能仔细斟酌,就不难抓住一首诗歌所呈现出的各种特色,在语文教学中,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鉴赏古诗词时,就容易抓住重点,进一步准确的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当然,上述的基本方法只是鉴赏诗词的一部分,要能全面的评价诗歌,还有许多方法必须掌握,如大量诵读,反复吟诵,积累文体知识和常见的典故,知人论世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处不能对此一一分析,只是抓住基本方法谈点粗浅认识,对高中语文教学鉴赏古诗提出一点参考,尽一点微薄之力。题,避免形式大于内容,不能把古诗课堂上成了美术课、音乐课或是表演课。我们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图、音、像等更好地为古诗课堂而服务,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我们的学生对古诗词、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郁的兴趣,营造书香浓郁的校园文化;让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焕发出灿烂的光辉,长出美丽鲜艳的花朵,飘洒浓郁的芳香。参考文献:

[1]徐晓燕.如何创设诗意盎然的古诗词教学课堂[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年05期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41-63

[3]周艳敏.古诗教学"悟情入境"的几种做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01:37

[4]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诗词美学三味[M].杭州:浙江出版社.2001.13-29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高中语文
踏青古诗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