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6-05-14 04:37姚振波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多义性文本阅读教学

姚振波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98-02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都是语文教师特别注重的地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分别对"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并把这两方面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可见读与写在语文教学中是具有同等意义的教学的两个方面。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这些名言也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其实阅读过程就是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阅读给人以智慧,给人创造力。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呢?

1.抓住文本内容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的,有琴棋书画的,有诗词曲赋的,还包含着医药学的、建筑学的、美学、哲学的,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把握情况。

2.抓住文本语言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 如一个算命先生给某局长算命,他说:"你的这个位子会坐牢。"这句话,就具有多义性:一理解为你这个位子会坐得很牢固;另一理解为你在这个位子上会进牢监的。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磨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我的第一本书》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还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3.走出传统误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是,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更谈不上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阅读习惯本身就是阅读能力的外化。

4.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1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我们知道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要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爱读、勤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首先,要激发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多读教材,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做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结合与统一。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品味。再次,以读为乐,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许多收获,受到了成功的鼓励,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和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去领悟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这种乐趣中成长。

4.2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阅读的独立性。学生的阅读是教师永远不可代替的,教师只能从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内容上加以指导,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识的活动过程,从而让学生达到阅读的个性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书库,从学校到社会,博览群书,通观社会,汲取丰富多彩的文化美餐。

4.3教师要巧妙设疑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设疑是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为了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 教师要利用文章中的矛盾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思维之门,这是因为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猜你喜欢
多义性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新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探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路径识别要“精确”——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及应用探讨
基于5.8GHz自由流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探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如何诠释新闻价值的多义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