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

2016-05-14 05:07陈建军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小学生文章

陈建军

摘要:学习语言关键在于积累,尤其对于小学语文,语言的积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使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对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深入探讨。以此提高小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积累;有效途径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125-01《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对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语言积累丰富的人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1]。对于小学来说,语言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小学生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品位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语言积累。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本文就对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1.读背的相互结合,激发语言积累

具有丰富语言积累的人能够出口成章,也就是能够准确的表达你要说的话。要想达到自己对语言运用的得心应手,其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从中摸索出语言文字的规律以及含义,并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模式,使头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2]。小学生的储存语言能力有着一定的优势,其能够快速的记忆语言,积累更多的语言信息,有效提高表达能力。因此,通过诵读记忆进行语言积累是一项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诵读语言作为语言积累的有效方式,指导学生品位语言的涵义,给予学生一定的背诵时间,使其能够真正的理解语言的意思,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使学生能够达有效的语言积累目的。

2.内外联合的加强,促进语言积累

2.1阅读理解促积累。广泛的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阅读对语言的积累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在大力提倡群文阅读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立足学生的基础上,在大量阅读中使学生积累到更多的语言文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阅读应建立在理解文章的涵义之上,这样才能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读一遍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其次再进行精读,真正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使阅读与理解达到平衡,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2.2诵读情感促积累。在诵读文章过程中,需要带着情感去读,根据作者的情绪变化,适当的激昂与委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时的情感变化,达到真正的动情、生情,以此促进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

2.3复述课文促积累。复述的形式有两种,分别为口头的语言复述、书面的语言复述。其都是将所见所闻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复述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表述的能力。在复述过程中,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思考与加工,对其中的句式、章法进行分析与概括。复述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4文字摘抄促积累。做好语言笔记是一项有效的语言积累方法,其不仅可以加深语句的印象,理解语句的意思,而且还能够开阔眼界,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摘抄,培养学生自主摘抄、随文摘抄以及随书摘抄的意识,对一些好词佳句的摘抄,精彩描写的摘抄以及文章当中好的开头与结尾的摘抄,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信息。

3.迁移学习深化,增强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迁移运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将积累的好词佳句与段落实际运用,是对语言文字深化的有效方式[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迁移学习,让学生将所积累的语言文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由于学生在最初的言语积累时,会产生较大的兴趣与灵感,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运用这些语言。

例如,在学习《第一场雪》这篇文章时,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下雪后的景色。教师可以将文章当中语句优美的片段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写作手法的意图,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使学生能进行模仿,并将一些好词佳句或片段积累起来。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下雪时的景象,主要通过看雪与听雪这两个方面去体会雪景。其次对文章中出现的"纷纷扬扬"等词语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到雪花下的如此纷繁,其中的"一大片,一大片"能够想象雪下的大与密。还有"咯吱咯吱"的声响,可以感受到雪的厚度很深,且体现了山村冬季的寂静。以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积累其中妙词佳句,让学生在相似的情景描写中灵活应用,从而达到迁移积累篇章语言的效果。

4.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应用积累

知识来源于生活,语言也不例外。发展语文素养是建立在人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4]。就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来说,有的学生生活面过窄而导致没有内容可写,另外,有的学生写作时没有建立在真实的生活上,导致题材脱离实际,缺乏真实性。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就说明生活是语言的主要来源,只有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才能使语言更为丰富多彩,从而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因此,在教学课堂中,需要适当的让学生走向实际生活,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大自然,看看世界不一样的色彩。让学生从生活中激发自己的语言潜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

5.结语

总而言之,语言积累对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应使用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读背结合,使学生储存更多的语言文字;加强内外联合,达到阅读理解相平衡,诵读激情促积累,复述课文促进能力,做好摘抄提升素养;迁移学习深化,使学生将语言文字灵活运用;生活锤炼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中激发语言潜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积累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邹小珍.浅谈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4:188.

[3]张爽.浅谈小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J]. 中国校外教育.

[4]何彩云.探索习得语言形式对小学生读写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J].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小学生文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