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馆藏文物的保管

2016-05-14 06:08弭辉
资治文摘 2016年8期
关键词:探讨

弭辉

【摘要】文物作为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社会意义,怎样合理有效地对革命文物进行保管保护,从而在其基础上进行研究、展示、教育活动,是广大文物保管保护工作者思考、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文物藏品;保管人员;探讨

博物馆是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因此,博物馆不仅肩负着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收藏、研究和保护文物的重大任务。而文物藏品的保存和管理,在诸项业务工作中,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先民们用博大精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辉煌。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不能替代的宝贵财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斗转星移,大浪淘沙,在这些历史的不断更替中,遗留下了众多颇具时代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地上地下文物。这些文物都承载着它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所具有的科技、文化、民俗、资源、生产力等各类信息,是不可再生的人类宝贵的财富。经过多年风雨和战乱,历尽沧桑流传于世的文物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务必广泛收集和精心保护。

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既是国家和地方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又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基础。文物保管员是“在加强和促进文物的收集、管理、陈列中负有重大责任的人。”如何开展和加强文物保管工作,成为博物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身为称职的文物保管员不但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记得自己刚接手文物保管工作的时候,认为这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不过就是做做文物出入库登记、预防文物丢失之类。可是随着做这项工作的时间越久,越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岗位,作为珍贵文物的直接接触者、管理者,保管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必须要有耐心、细致的性格。

文物保管工作的目的,其一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丢失、损坏;其二是方便研究、利用,使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文物藏品都是经由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通过征集、发掘、采集等途径获得的珍贵文化遗产。藏品保管员的职责任务就是要担负起保护此“资源”不被灭绝的责任。国家和地方为发挥文物藏品潜在价值出台了一系列文物政策、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对藏品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藏品管理人员应遵纪守法,模范执行有关政策和制度,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以身作则,秉公办事,不利用业务之便谋求私利,不参与文物营利活动,不把馆藏文物占为己有,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这虽然是对每个劳动者的普遍要求,但对博物馆保管员来说尤为重要。

二、健全规章制度,提升文物保管水平

保管员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是博物馆的文物能否得到最佳的保护环境。防止文物的自然损坏和避免人为伤害的关健,也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重要前提,科学的保护和规范的管理,都能使文物藏品的价值得到长久的保存并不断的转化为社会价值。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藏品科学规范管理的依据和准则,也是藏品有秩序地得到完善保护和使用的保证。我们要掌握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严格按照“鉴定明确,账目清楚,编目详明,保管妥善,制度健全,查用方便”二十四字方针,遵从《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日常工作,以达到“妥善保管、提用方便”的要求。要实现藏品的规范管理,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严把藏品鉴选质量关。文物保管需要科学依据,文物藏品区分等级,文物史迹分级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都需通过文物鉴定,藏品的鉴定是对藏品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征集来的文物,只有严格鉴选,认真研究,才能辨别其真伪,确定其年代。需在其年代明确的前提下,评定它的价值,区分等级。等级的确定与采取什么保管措施,有直接关系。分级保管,是文物藏品保管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一级文物则需要专库或专柜保管。

对接收的藏品进行严格地鉴选是衡量保管人员业务水平的标尺,也是保证藏品质量的关键。为丰富馆藏,必要时经严格审批,馆与馆之间可对陈列文物进行调用、交换。要根据馆里器物的具体情况要选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文物作为正式藏品入馆。

2.严格规范藏品的登记、编目和建档手续。文物藏品入馆后必须进行编目,对文物的各项现实状况进行科学描述是藏品编目的基本要求,对文物要做出科学而详细的记述,包括登记、编目、建档等一系列手续。在藏品登记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准确的藏品登记账簿,严谨求实地做好藏品总登记账,其与藏品登记卡、藏品作为彼此相符的一套一并入库保管。书写总登记账应按格式逐项填写。每一件藏品对应一个总登记号,总登记号应该标示在器物隐蔽处,以防影响美观。文化部于1986年颁布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明文规定:“管理藏品总登记账的人员不得兼管藏品库房。”但在某些地方博物馆,博物馆库房出入管理和文物保管的就是同一个人,这就为不法之徒盗取馆藏文物提供了“方便”。藏品档案是对藏品原始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鉴定研究、经过整理后立卷的各种资料,它和藏品一样,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产,包括了从征集到利用全过程,涉及文物价值详备的记录。因此,保管员应具备事业心强,熟悉藏品,有建档能力,认真负责并有一定管理经验。通过档案文字,能够了解藏品的全部情况,而且档案可以作为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安全保护的备查资料。根据自己的工作心得及前人的工作经验,藏品保管人员应力促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行藏品档案专人管理,并保持人员的稳定性。档案应集中设专室(或专柜)存放。目前,随着博物馆藏品数量和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多,要建立档案登记账册和藏品档案索引卡,依照藏品的编目方法对藏品档案进行编目,形成藏品、藏品档案、藏品档案登记账(索引卡)一条龙的管理办法,为广泛利用藏品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科学保护藏品,完善知识体系,将历史遗物,按原貌永久保存

文物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文物保管工作是衡量博物馆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保管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文物保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保管员要加强保护技术的学习。保管员应明确藏品的损坏不仅受制作材料的影响,还跟不适宜的温湿度、光辐射、虫霉等客观环境因素有关,要相应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藏品的科学保护。

1.博物馆文物保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藏品存放的环境条件。做好恒温湿工作。根据空气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所含质的不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对藏品的破坏作用。保管人员应利用温湿度调节设备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经常注意温湿度数值变化情况。此外,还要注意室内的卫生,做到防尘除尘。

2.做好防光线辐射工作。光辐射中紫外可见光、红外线、过量的光照,都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藏品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有机质文物的质变、强度降低、褪色或翘曲等。最有效防止光线损害的方法是库房建筑应避光,室内采用能吸收阻止紫外线的材料,光源亦进行紫外线吸收过滤。箱柜、抽屉等贮藏器具也应与光源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热效应。

3.做好藏品的防霉、杀菌和杀虫工作。霉菌微生物极易在有机质地文物里繁殖、发育,使文物腐败变质。在藏品入馆前,保管人员一定严格检查,室内做好净化处理,经杀虫后方可将有机质地文物和文物匣入藏。有条件的可设置空调和抽湿机,严格控制温湿度指标,定期检查藏品,发现害虫及时处理,但以不损坏文物为原则。如曝晒纸质和使用有害化学药剂等。

4.做好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即对库房馆藏文物、展馆展示文物的保存环境实施管理、测评和控制,抑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环境中,尽可能地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改变乃至劣变、老化,从而达到能长久保护和保存文物的目的。这其中的稳定环境,是指将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尽量平稳保持在适宜指标,避免大幅波动;洁净环境是指把文物的库存环境、展览环境中的特征污染物浓度控制在规定值之内。

5.做好文物的抢救性保护

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需要抢救性保护修复、被动维修有损文物的情况,所以,文物的抢救性保护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对质地为陶瓷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之前要先全面查找对陶瓷器文物造成损坏的原因,然后对陶瓷器文物进行清洗、拼对、粘接、补配、加固、着色、做旧等修复工作,达到抢救性修复文物“修旧如旧”的目的。

四、新时期优化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探讨

藏品保护是一门自然科学,不仅是研究人类文化遗产、自然遗存的质量变化规律,也是研究自然力对藏品的破坏,在博物馆藏品中,保护藏品是保管人员的天职。下面则对博物馆藏品保护策略进行探讨:

1.规范藏品出库、入库的管理

在每项管理工作中,如文物藏品的接收、鉴选、入库、统计等环节中,都应严格规范管理,对于保管员来说,每一项工作流程是保管员比较熟练掌握的。因此,在文物藏品保管中,为了加强藏品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定文物安全保管制度。分析藏品在出库、入库搬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从原则上来讲,藏品出入库的搬运一般由保管人员来做,但是,在举办展览活动中,由于藏品的入库数量较大,藏品的搬运仅仅依靠保管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需要招聘临时搬运工,因此,在搬运过程中,保管员不仅要详细告知搬运工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还需要强调对藏品合理的包装。

(二)保管员应对藏品的保管引起高度重视。藏品在输入库搬运中,保管员应负起相应的责任,抓好临时性报装的藏品的保管,明确搬运人员的职责,在文物提取时,应及时向搬运工提示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例如陶瓷器的取放,应轻拿轻放,第一,在提携文物过程中,由于器体大的瓶、罐体积较大,也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在提携过程中,应双手捧持,一手拿脖子,一手拿托底,由于有的瓶、罐有双耳,在取放过程中不能提双耳,避免被折断和损坏;第三,对于大盘、大碗的瓷器来说,其具有一定的重量,在移动过程中,应采用双手捧的方式,一只手扣住瓷器边缘,另一只手托底,禁止采用单手拿盘,若需要移动特大件的陶瓷器,在移动过程中应轻轻扶倒,将陶瓷器的部分底部靠着地旋转,一手伸入陶瓷基腹内,一手托底,以防止损坏;第三,对于带座、带盖的瓶器,在取放时不应连盖带座一起端,应单拿单放,以防止脱落打碎。

2.完善藏品建档、存档管理

藏品档案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藏品档案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全面深入了解藏品的历史和文化,当藏品出现丢失的情况,也可以为藏品丢失侦查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在入库前,应将藏品的名称、历史来源、时代等信息记录在册,确保每件文物都记录在册。在藏品征集过程中,由于所获得的材料都是藏品的初始档案,若仅仅依靠初始档案进行藏品的研究,则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藏品在物理和化学上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入档,为今后藏品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理,对于保管员来说,在藏品入库中,应注重点点滴滴的积累,及时补充新的信息,将藏品的展览活动作为藏品档案的补充信息,通过报纸、杂志等渠道进行信息跟踪,以完善藏品档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实现统一的规范管理,保管人员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范登记,利用高端的摄影设备进行拍照存档,建立动态的数据信息库,从而提高藏品的管理水平。

五、结语

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其工作量也比较大、繁琐,因此,为了做好藏品保管工作,应以保管人员为切入点,提高保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管人员应将藏品保管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全身心投入到藏品保管工作中,从而体现藏品保管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文彬.以〈文物保护法〉为准绳依法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中国博物馆通讯,2002年第十二期;

[2]赵翔.浅淡文物保管员工作.大众文艺,2011年第14期;

[3]李文琪.对藏品及藏品保管工作的再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3(01).

猜你喜欢
探讨
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联性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关于现代路桥设计构思及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