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先导,促成高效课堂

2016-05-14 06:37杨敏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长方体小学生评价

杨敏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小学生面对难度更大的数学知识,需要运用兴趣教学手段,促使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在阐述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成因的基础上,主要从运用有效新课导入,讲求多元教学手段,注重赏识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全面深入的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兴趣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高效课堂;有效生成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33-0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是课堂上最活跃的主体,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投入到学习之中,这已成为数学教学重中之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际,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不断尝试崭新的教学方式,建构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当然,教学不能够本末倒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始终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饱含兴趣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

1.当前高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

1.1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也大多关注自己讲的如何,是否完成了既定的教学进度。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小学生要么坚持着听教师灌输知识,要么昏昏欲睡,要么已经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的听讲了。在被动的接受过程中,孩子们不会思考,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接受,课堂互动成为一种奢望,学生在无聊乏味之中听课,主动学习意识没有生成,加之又是较难的数学学科,那么学习效率可想而知,肯定不会是高效的,小学生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之中,主动思考的精神会丧失殆尽,成了不会思考的人,最终也不会学好数学知识。

1.2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小学生一般学习兴趣不浓,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听讲的,不能充分激发学习兴趣。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所使用的往往是灌输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的听讲,讲课呈现一种单线信息输送方式,学生是接受信号的一方,课堂上就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把知识讲出来,学生到底听懂了没有,教师无从知道,小组合作学习、主体探究活动、情境营造探讨等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运用,小学生只能感受到无聊,注意力是难以集中的。

1.3赏识教学评价缺失。很多教师重视课堂知识教学,关注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但却很少对教学情况、学生学习的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师匆匆忙忙的讲完预定的课程,然后紧接着就是下一课,不懂得总结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良问题,不能有效的归纳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表现等情况,也没有发现小学生哪里的知识点还没有弄懂,只有充分发现并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使小学生更好学习,也就是说,当前数学教学评价的缺失,导致教学问题迟迟无法解决。

2.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兴趣教学的策略思考

2.1运用有效新课导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在开始课堂教学时,能否用合理、科学、趣味性强的方式进行导入,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以故事或游戏的形式进行导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如"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教师可通过猜谜方式导入的,在刚上课的时候,教师先带领小学生玩"猜图形"的小游戏,首先给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以及角三组图形,让小学生来指认,很多学生都能认出"角",这时教师再出示一组图片并说"在生活中,角存在于很多物品上,大家看这些物品上有角吗?同学们能找出来吗?"小学生会非常认真的观察并思考,然后指出物品上存在的角。这个时候,小学生会认真的看图片,深入思考,最终给出教师预期的答案。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学习。

2.2讲求多元教学手段,打造"生本"课堂

2.2.1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对小学生来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源泉就是问题,如果问题的设置过于乏味、空泛,很难使小学生集中精神、主动思考。这就需要创设一个具有灵活性、趣味性的生活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主动探究问题。如在讲授完"合理存款"之后,可让学生算一算"同样一笔钱存定期3年与存3次定期1年,比较两种存款的方式,哪种得利息多?"还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家长一起存款,并且计算出各种存款方式获得的利息量等活动,调动起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并且会积极主动的寻找问题的答案。

2.2.2利用游戏解决难题。对高年级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中的很多知识点都较难,这种教学重难点的顺利解决可以借用游戏教学手段加以解决,使学生从游戏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的乐趣。如在讲授"长方体正方体"中的"表面积的变化"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合作小组,按要求用小方块摆出多样的长方体。在小组游戏活动中,学生充分感知到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对于"若干个小方块拼成的长方体,什么情况下表面积最小"这一教学难点,我没有急于揭示,而是要求小组内拿出24个小方块,把它摆成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同时在统计表中填写长、宽、高及表面积的数据,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拼的长方体多,哪一个小组拼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游戏活动让这些枯燥的规律变得直观、形象,并且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2.2.3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能够用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等,将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集中,并且快速的展示给学生,同时还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远程教育网站、多媒体素材资料库、现成教学软件中选择适合的部分开展教学,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如在讲授《找规律》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可制作精致的多媒体课件,将多彩的图像和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会带给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能够极大地推动以学生为中心、以资源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课堂的构建。

2.3注重赏识教学评价,提倡互动交流课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主动询问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接受情况,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和不端正行为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向教师倾诉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应以赏识性评价为主,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对其进行评价,适时给予学生以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方式要有所差别,因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并不缺乏自信,所以教师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及时发现自身的弱势,寻求进步和突破;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要以引导、鼓励为主进行评价。教师要注意通过教学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

总而言之,兴趣是驱动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习兴趣为手段,不断拓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促使数学教学课堂更加活跃,促使高效教学局面的顺利生成。

参考文献:

[1]金聚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重要性[J].都市家教,2013(11)

[2]韩冰.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才智,2014(15).

[3]黄世应.浅析如何激发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读写算,2015(23)

猜你喜欢
长方体小学生评价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