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

2016-05-14 06:37刘彦军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手段仪器化学

刘彦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63-02"二期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使用信息技 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不至于因为枯燥的上课方式而降低学习兴趣, 更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来控制学习。同时,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并能实景模拟,把知识与现实连接起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1.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如在学习"空气污染"时,我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1)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演示(2)市中心大量汽车排放的废气;演示(3)燃放烟花爆竹。提出问题(1)你认为上述现象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污染?(2)你所生活的环境还有哪些污染源?有什么危害?(3)你认为如何从根本上防止污染。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并在课后尝试撰写有关环境污染的小论文。在老师的影响下,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有的自己上网搜集大气污染的资料,有的逛书店或到图书馆或到化工厂考察,了解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并用了一周时间撰写事实充分,立意新颖的论文。

2.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大,为此我们可以针对教学特点设计制作课件,这样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效率。如在实验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实验仪器的规格、用法,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留下的记忆已经模糊,复习时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教师如果重述实验仪器的制造、用途和用法,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如果制作实验复习课件,即可增大课程容量,又缩短了复习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常用的化学仪器可分成若干组,构成实验专题,用录像分别展示各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的问题,然后精选不同层次的实验题做成多媒体课件。首先在屏幕上显示各种仪器,让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需要的仪器,然后按步骤用鼠标拖拉进行组装拆卸,如果违反操作规程,计算机会及时提示。实验搭配好后,可选"开始试验"按钮,计算机会简单模拟出气体流向、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这样,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解决了一个专题的复习,这在传统教学中至少需要半节课。在整个复习课中学生始终带着积极的情绪来学习和思考,由动手动脑到产生兴趣,记忆深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增强实验效果,提高观察能力

目前做化学演示实验所用的仪器多为试管,一个明显的实验现象,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一般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拿着试管下讲台走两圈,这样就浪费了很多学习的时间。若把这些实验用投影仪放大或进行实物投影,既能让学生清楚看到实验的全过程,又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如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何不用稀硫酸时,在投影仪上做对比实验:在两个都盛有大理石的培养皿中,一个倒入稀硫酸,一个倒入稀盐酸,可以在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倒入稀硫酸时一开始有气泡,一会儿气泡就没了,而倒入稀盐酸时气泡一直比较均匀,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实验观察,只有观察全面、准确,才能使现象分析有据,得到正确结论。因此,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首先应保证演示时现象明显、视觉清晰,实验的关键处制成模拟动画,重复播放,以增强视觉效果。通过这种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可避免学生观察时的盲目性,提高了观察效果,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4.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通过对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使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深深体会到了其在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加教学密度,加大教学信息量,短时高效等方面的 优越性,促使我更好精编教案,精选素材,有力提高了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 素养和具体操作能力,也进一步促进观念的转变。值得提出的是我校今年被推荐为我区唯 一的一所《上海市信息技术实验基地》,建立校园网。这些条件又为我们第一线的教师提 供了方便,为推广信息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5.1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按信息技术和其他手段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要做到对每节课都能认真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单一,教学软件的设计尽可能从辅助教学这一角度下考虑,不断提高制作能力。信息手段必须服从于学生,服从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不脱离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的长处与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长处相结合,充分实现教学的完美。

5.2同一知识内容,经过讨论、板书、实验、录像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更替出现,可以促进记忆。但要注意,不同手段展示同一内容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层次,否则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另外,要根据不同角度,不同思维要求实施分层 教学。把知识的传授过程设计成一个斜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竿爬"。随着教学手段的丰富,还要考虑各手段应用空间的分配问题。怎样把学生从兴趣引入思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不要让学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让他们怎样深入研究下去是教师应时刻注意的。

5.3模拟实验不能取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模拟,可以这样说,中学化学几乎所有的演示实验计算机都能较好模拟出来。正因为如此,许多课件在开发时,就将演示实验百分之百的模拟化,表面上其效果是即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在音乐、动画中轻松记住了,这些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但忽略了学生实验无异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因此,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仍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是人机交互、声画并茂的新模式,具有形象直观、增强记忆、拓宽视野、交流反馈等优点。所以,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猜你喜欢
手段仪器化学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