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2016-05-14 07:07张建源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习题课教学计划题型

张建源

摘要:新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应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授课、习题课,还要有新颖的实验课以及创新探究课,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学活动设计;理论授课;习题课;创新探究课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66-02新式教育对教师有极大的考验,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安排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灵活执行。每一学期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多而复杂,却要在短短百来节课全部学习完毕,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物理技能,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学计划要求的实验课,以及大量的习题课程。这让可用的教学时间大大缩短,正是在这紧张的教学安排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全神贯注,但又需要教师灵活控制教学进度,以防速度太快而让大部分学生感到吃力或不解。

因此一个好的物理教学活动计划安排,能够让一学期的物理学习有一个好的开始。这里,就我长久的教学经验总结,分享一点我的关于教学活动设计安排的心得,共勉。

1.基础理论授课

新课改之后,基础的理论授课也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有所不同,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转换为了新式的主动学习。枯燥的物理理论,要求教师能通过指导学生基础的学习方法,了解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不同之处,重视高中物理的学习,拥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还要求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枯燥抽象的物理理论,联系物理现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记忆点。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还能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理论授课时,教师可通过加工生活素材,将生活中大量学生所熟知的物理现象,经过提炼梳理后带入课堂,让他们对此有感性的认识。通过系统而简易的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学习物理理论,学生更能明白运用理论于实际中的灵活应用,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2.习题课

物理习题课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习题课的训练,学生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习题课的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大重要途径和手段。

学生在习题课中最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是",以为这是某次见过的题型场景,按照以往的方式做,结果是错的。这就是被习惯所束缚,形成了思维定势。物理的场景是万千多变的,学生往往根据其中一两个词,就自以为是某某比较熟悉的场景,结果不仔细看题设条件,被大脑所迷惑,从而解题错误。所以习题课,最重要是要提醒学生,仔细看题设条件,不要想当然,从条件出发,不要天马行空。习题课中,还需要训练学生的思维,高中物理情景,一般不是单一的情景,往往需要转换几次思维,才能找到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所以教师在习题课中,首先得自己总结高中物理常见题型,重难点题型,将它们与超纲题、怪题等区分开来,因材施教,首先让所有学生掌握常见题型与重难点题型,而不是以往的学生整体全部进行题海战术,扎根题目里,耗时又耗力,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偿失。当然教师也应该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情况,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有效把握习题计划。

其次,教师应教授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建立起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惯性,就像枪手对于开枪动作的习惯性,学生思维也要有正确的常规问题处理方式,快速而精准!当然,学生不能局限于这个思维模式里,要学会打破固有思维方法,跳出圈子来,面对怪题,才能更好的解答它,这也是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形成的,适当运用一些习题,让学生在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感受新的思维模式。

3.创新探究课

新课改要求教学计划中,不仅要有实验课,还要有适当的创新探究课,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对于新颖实验课的建立,主要是通过联合多媒体手段以及物理实验器材,将物理现象带入课堂,给学生最直观真实的感受,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主要讲一讲探究式教学。

当然,新课改中关于创新探究课的要求,更多的是适用于室外开展,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由于学生的课业繁重,教学计划紧张等原因会稍显难以实现,我分享一个经验,在探究课时,教师可将课程划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各自查阅收集处理相关资料,接着进行课堂上的讲解辩论,最后得出结论。不难看出在四个环节中,学生都自主的参与其中,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作为主导,亲自参与并感受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信心也得到极大满足,多元化的探究学习也让课堂氛围得以提升,加重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互动,让这种开放性的环境更适合于学习。在这其间,还可以应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将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在创新探究课中,应真正体现出研究性,实验现象的巧妙之处,让学生津津乐道,有想要琢磨透它的欲望,而结论的技巧细节又让学生能有所体会感悟,教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有所悟,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技术的升华。在探究课开始时,教师应讲清课的规则,并鼓励学生质疑,有问题才能被解决。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进度,不要在某一环节投入过多精力,也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完成所有计划,教师应灵活把握。其间,必要的讲解与提问引导也是必须的,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保证大家都参与其中,在关键时刻,引领学生总结归纳规律。善于抓住时机,分享给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物理规律,让学生既有乐趣又学习了知识是最重要的。

4.结束语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认真执行每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技能,这个过程需要靠教师的引导。教师应将每个学期,学年甚至三年的教学计划安排都铭记于心,灵活安排运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对物理的学习感到有趣。参考文献:

[1]王文雷 物理习题课教学研究

[2]张永金 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猜你喜欢
习题课教学计划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