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反思

2016-05-14 07:07赵敏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脱脂棉手帕趣味性

赵敏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73-02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侧重于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 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激发学生求学求知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一些化学现象,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养成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法。大家可以注意到,在中学化学新教材中,绝大部分新授课都含有演示实验内容,有些是以实验学习来了解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有些是靠实验推断出重要的结论。从近几年高考的化学试题也可以看出,题型由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逐渐转 化为考查学生能力。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强,这也要求我们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设计一些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不仅是适应当前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充分挖掘实验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充分利用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乙醇可燃性的教学中,以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利用乙醇可做燃料这一用途来反映它这一性质。这样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了乙醇可然这一知识点,并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其记忆也不会深刻。如果将乙醇可燃性这一性质设计成化学小魔术,即能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化学小魔术——"喷火实验"

仪器及药品:坩埚钳、脱脂棉、火柴、小喷壶、乙醇

实验方法及步骤:1、用坩埚钳夹住脱脂棉,点燃脱脂棉

2、向燃着的脱脂棉喷"水"(实际是乙醇)

实验现象:喷"水"后燃着的脱脂棉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变成了一个小火球,停止喷洒,火球消失。

化学小魔术——"不怕烧的手帕"

仪器及药品:坩埚钳、大烧杯、火柴、乙醇

实验方法及步骤:1、将手帕浸入到盛"水"(实际是乙醇)的烧杯中

2、用坩埚钳夹住手帕,点燃手帕

实验现象:手帕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着的手帕熄灭,手帕完好无损

如此明显的现象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扣住学生的心弦,可见教师在授课时,如果能巧妙地安排一些简单易做、色彩鲜明、变化莫测甚至让人匪夷所思的小实验,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探知究竟的欲望。实践证明,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中学化学实验大都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特点,注意利用这些特点,挖掘实验中的趣味性,有利于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高中大部分实验为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在一个设计完整的实验框架下重新验证结果是否达到原理所描述,从而让学生了解这个实验,并熟记这个实验要点。学生只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准确的完成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主要以掌握操作要领为主。实验结果直接反映了实验的成败。从教学效果看,验证性实验只是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接受知识和熟记知识,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中寻找突破口,装变教学方式。高中大部分的验证性实验都具有探究性,可以设计成探究式实验。

探究式实验无论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上都和验证性实验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探究性实验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综合能力,它的教学过程为: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事实证据——根据事实证据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根据现象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这一系列哦活动中,不但让学生掌握了重要的化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思维。

例如:苯酚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苯酚的结构和苯、乙醇结构的对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然后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验证,最后分析现象,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既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苯酚的化学性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利用实验操作中的失误和意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做演示实验或者在做学生实验时,虽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规范操作,但有时仍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失误和一些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意外,这些失误和意外若不能及时正确的处理,会给教学带来很多麻烦,阻碍学生对正确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但是,教师若能及时正确的对这些失误和意外做出引导,变异常为正常,那么,不但可以更好的印证结论的正确性,还是培养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和自主探究的一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优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素质上具有整体的、综合的、独创的功能,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脱脂棉手帕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静置的固定化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PFL)生物反应器中催化合成乙酸香茅酯
PCL生物反应器中催化合成乙酸正戊酯
烧不坏的手帕
穿透杯子的手帕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