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纸材拓展运用探究

2016-05-14 07:07凌洁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手工课折纸美术

凌洁

摘要: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效果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都有极大影响。小学美术手工课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同时课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解决。针对教学资源浪费和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分别从挖掘生活中的纸材、分析不同纸材性能、寻找多种美术形式的结合点以及挖掘更多的纸材创作主题出发,充分拓展纸材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纸材;拓展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96-02小学生正是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时期,单一的纸张要如何去满足学生对于手工课的需求,仍需要广大教师进一步研究。小学美术手工课主要有剪纸、折纸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总体表现出学生利用第三方物体作为绘画工具,这样的教学内容主要从学生的空间思维和个人创造力两个主要方面出发,共同应对新课标的美术教学要求。

1.当前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的问题

1.1对手工的划分不够准确。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美术知识首先需要对具体物体有一定了解,传统的美术学习一般都是从简单的简笔画和色彩开始的,并且绘画的方式仅仅局限于临摹,这种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在于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创造力的发挥,且学生很难掌握美术创作中新的描绘形式,而美术教学中手工课的加入,可以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出发,对其美术绘画潜力进行发掘。比如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就可以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因为将剪纸引入美术手工课中学生对纸材的使用和具体操作手法必然会产生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刚好也可以利用该特点对手工课的教学安排和课堂氛围进行提前分析,以保证手工课的正常进行。但是在当前情况下下,一些美术教师并没有将手工课的教学与其他美术绘画教学很好地分开进行教学,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整个美术知识的主动细分产生模糊定位,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毕竟有限。

1.2学习材料带不齐,课程的正常开展受影响。在具体的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手工课的纸材选择、 剪纸的对象及复杂程度都需要教师进行一一划分,因此在手工课中,教师需要从这些方面出发,合理设计具体的教学进度和基本的教学范围, 以保证正常的手工教学有序进行。 然而,在当前的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对美术手工教学的纸材选择及基本对象进行明确,导致学生在手工课上对手工课的教学意义及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产生很大疑问, 并且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远没有形成,从而造成在后续的手工教学中出现很大的知识断层。因此,教师如果忽视了将手工课中的具体纸材的选用、操作步骤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具体说明,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难掌握手工课中的纸材使用,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纸材的拓展运用思考

2.1折纸的应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折纸应用较多,如:纸船、纸飞机、千纸鹤等手工折纸,相同的折纸也可能有不同的折纸步骤等,而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到折纸的乐趣,将一张普通的纸张变成灵活、生命力旺盛的事物,先从简单的一些折纸操作开始,直角折叠、对角折叠、立体凸显等,根据小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分成不同的层次,开展分层次的折纸教学。例如:对折纸不熟悉的小学生,教师一边示范一边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如何折纸,相关注意事项等,学生一有进步立即大力夸赞,引导学生自己挖掘折纸的乐趣。对于折纸操作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就某一折纸物体为例,向学生展示多种不同的折法,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不同折纸方法,并相互探讨如何创新折法等,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到折纸的魅力,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如何折。

2.2利用纸材的不同性能制作多样效果。纸材作为一种材料,其自身不同的结构决定了其材料特性的不同,表现在透光性、可燃性以及包括撕裂度、厚度、紧密型和耐折度在内的易塑性等。

利用纸张的透光性可以制作光影效果,我国传统艺术皮影戏就是应用了这一点。透光性主要与纸的颜色和厚度有关系。在应用纸材前,教师带领学生借助光来观察纸材的透光性。比如一些塑料纸会把光折射出去,同样的纸材经过折叠后透光性减弱等,这一过程是教师带领学生发现纸材性能并感受多样效果的过程,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在引导下拓展了思路,也学会了自己去发掘更多的纸材透光效果。

利用纸材的可燃性可以制作烙画效果。纸材在燃烧时,在被烧的边缘会留下焦黄色或黑色的印记,这样的印记给人一种纹路效果,而且利用印记的大小和范围的可控性又能制作出更多的效果。当然,为了保证安全、控制纸张的燃烧程度,在实际的应用中要用香火来代替。不同材质硬度不同、可燃性不同,造成的燃烧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师首先带领小学生观察不同材质的灼烧效果,观察灼烧点的燃烧速度、扩散范围和最终效果,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演示多位置、多形式的灼烧方式,让学生能从中创作出自己的效果。

2.3通过对课程单元的设计来拓展纸材运用。手工课不仅仅是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自己做手工那样简单,其中还包括教师示范、检查、启发学生等多个环节。因此,对课程单元进行合理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课程质量,达到与拓展纸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效果。在上课前,教师要先对课程的时间进行解剖,将之划分为几个小单元,包括讲解单元、示范单元、启发单元等,尽量把握好这几个单元的分量,使其既联系紧密又各自分工,方便学生能在最快的时间理解教师授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制作出来的手工纸材作品将会更加美观,做事也会变得更加条理化。

总之,纸材拓展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带领学生从材质、特性、方式和主题等多方面挖掘其拓展方向,培养学生在美术中的多种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酒敏.浅析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纸材拓展运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2):132-132.

猜你喜欢
手工课折纸美术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自主学习的误区与对策探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难忘的手工课
折纸
折纸
折纸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