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2016-05-14 07:07马长福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欣赏课民族音乐音乐作品

马长福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07-01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老师的重要课题。在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有四个方面是音乐欣赏教学需要,特别重视与把握的。

要学好音乐欣赏,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从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的音乐专题的片段。这样可以大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来体验音乐,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从课内,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验。

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由感而发,具有抽象性、多解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要让学生从中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要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为学生打开另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音乐的魅力,并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获得得愉悦审美体验。让更生活化,提高学习的兴趣,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理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银燕.如何把欣赏教学这道大餐做得更有味——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想法.《儿童音乐》,2011

[2]俞美卓.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学周刊》,2012

猜你喜欢
欣赏课民族音乐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