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

2016-05-14 08:37冉秀琴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影子幼儿园

冉秀琴

摘要: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的基本构架,在6岁就基本完成,所以学前教育尤为重要,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认识事物能力还有幼儿的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身心健康等等。常言道:"三岁定终身",在幼儿时期是施以教育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早期教育决定幼儿的未来,所以,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51-011.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 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 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 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科学性

如同各类学制教育一样,学前教育是一门具有自己专业特点的科学。因此,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都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保证幼儿活动场所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必备条件的前提下,有目的、有组织地帮助广大幼儿在体、智、德、美等四个方面的培育目标全面而和谐地加以发展。然而,人们对这方面的教育规律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着带有普遍性的认识误区。其一,在中国旧传统的儿童观看来,幼儿是乳臭未干的"小黄毛",幼稚无知,成年人对这些孩子,要么不理他们,让其自己成长,要么使用暴力加以管教,民间就有所谓"不打不成器"的格言在流传;其二,许多人只是简单地认为,幼儿教育无非是"带带孩子",没有什么深奥的学问,只要有个活动场所,似乎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办起幼儿园;其三,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社会上一些人以营利为目的,不断鼓噪"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一些家长往往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不切实际地揠苗助长,"幼教小学化"的现象屡见不鲜,无意中扼杀了幼儿纯净的童年、童心和童趣,导致南辕北辙的后果。

其实,幼儿教育作为一门科学,需要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在体育上,幼儿还处在一个柔弱、不完善的、未成熟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能力都较差,加上生活经验不丰富、自控能力弱等,这就需要成年人创造适当的环境,给予精心地照料、引导和教育,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智育上,幼儿具有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他们是通过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进行思维。因此,只有利用和创造大量的机会,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和语言去与物、与人加以接触交往,才能增进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及初步的动手能力,以发展智力;在德育上,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只能根据他们身边的、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景,从情感教育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是非观念、萌发初步的道德感情。

3.学前教育的教育方式

3.1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3.2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是必要的。乡村都市有土、洋之分,虽然都是在同一片天空底下,然而无论景观、房舍、建筑,都有差别。久居都市的孩子,每天所风的无非是几幢大的房屋、川流不息的车辆,想要玩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恐怕都找不到足够的空间,父母应多带孩子们到乡村、田园玩玩。若做不到,则家中若有院子或空间,可放些砂石、野草,虽无大自然之宝,但也聊胜于无,依然可以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身体,弄脏了还可以洗,最重要的,从中玩出野性,常能影响未来的雄心壮志及达观进取的精神,这些不是一些斯斯文文的积木可以培养出来的。

3.3多给予孩子鼓励。对孩子的评价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一个良好的自我系统的形成,有赖于主我与客我的积极互动。幼儿很希望从教师、父母、同伴那里得到自我认识。孩子还是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从中获得关于自己的印象,如果他面对老师的漠视,他还敢向老师表现自己吗?我们知道,幼儿如果得到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利于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从而形成自信、自尊的人格特征,反之就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幼儿教育浅论万玛吉(青海省泽库县城关幼儿园青海泽库811400)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52-01现如今,由于很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能清楚地了解幼儿教育,不懂得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破坏了幼儿正常的认知过程,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而部分幼儿园不仅没有明确幼儿教育的宗旨,也没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是单纯地为了迎合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建立了一系列的特色班、实验班以招揽更多的幼儿。这种做法就直接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庸俗化,也可以称为幼儿教育小学化。

为了使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的成长,我们必须纠正家庭和部分幼儿园的错误的教育观念,充分了解和尊重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一系列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1.注重在平时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教育的素材。如在"太阳和影子"活动中,怎样使自己的影子变长?又怎样变短?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影子消失?幼儿对影子产生了兴趣,教师就带领幼儿做起了"太阳钟"。幼儿相互商量、讨论和试验着,最后发现了身体往与太阳方向相反的一边倾斜,可以使影子变长,直立或往与太阳相同方向的一边倾斜,可以使影子变短,跑到没有太阳光的地方影子就消失了。经过一天的记录,幼儿有了一个能知道时间的"太阳钟"。此后,幼儿通过 自主学习,知道了时间不同,影子的长短、方向均不同的道理。在找到答案的瞬间,孩子们欢呼雀跃,脸上充满着喜悦之情。其中,我们还发现有两名幼儿合作的方法具有创新意识:一名幼儿做俯卧撑动作,另一名幼儿在他后面帮他抬起双腿,做成人推小车的姿势,他们大声嚷者:"瞧,这样的影子最最长!"。幼儿在获得类似这样的心理满足的同时,更激起探索的欲望,同时幼儿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

2.在教学中重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都比较片面,认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是健康,而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认识的偏差,使我们忽视了幼儿的非智力教育,妨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要想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全地发展,首先要使儿童有健康的躯体,而这些就需要我们的保护和锻炼。比如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适当的劳动和游戏,这些都是儿童生理健康的保证。

身体健康了,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积极向上、情感丰富、性格开朗而又有自控能力、同别人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等。要想使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为幼儿创造出一个能够相互接纳、信任、尊重、和谐的生活氛围,并与他形成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老师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3.尝试合作学习模式

我在教育活动设计课和教育实习中,尝试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评价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引导课程内容;其次,小组开始活动,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这样,在小组合作中,具有不同能力水平和特长的学生一起学习,每个人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再次,教师要对小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干预,在需要的时候提供辅导和支持;最后,师生对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给予分数,小组成员分数相同,荣辱与共,获得的成绩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4.选择自主、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

以往,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各种游戏活动都是教师安排的,幼儿只是被动地、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完全没有自主可言。幼儿就像一个被操纵的玩偶,逐渐丧失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更别提创造力的培养了。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的游戏方式,把游戏活动的阵地真正还给幼儿。

新时期,我们必须认清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而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支持者、维护者、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在日常活动中,要多选择开放、自主的游戏活动,学会征求幼儿的意见,采用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同时开展多个游戏活动,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快乐、满足和进步,而且可以让幼儿深刻地感觉到游戏是自己的,有自主选择的权力,教师可以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虽小但也是被尊重的。

教师要放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活动,让他们自己确定游戏规则,自己圈定游戏场所,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设定活动方式,把他们真实的心境和思想感情表露出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使幼儿快乐地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影子幼儿园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爱“上”幼儿园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谁不在谁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