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的自主学习

2016-05-14 11:37霍祎萌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会教材探究

霍祎萌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指教学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拓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拓展学生潜能。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和接受,以及监控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本人认为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具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感。

一、变课前为前课,变 “预习”为“独立学习”

课前(包括课后)的潜意识只把45分钟的课堂作为课,而不重视课堂外的时间,新课程实施后这一观念必须改变,特别转变教学方式,开展自主学习以后,课堂只是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平台,如果课前抓不好、抓不实、抓不到位,课堂上就无法很好合作、探究、交流下去。因此,老师要由过去在课堂上下功夫,关注到课前的指导、组织和监督上来,把课前变为“前课”。可以这样说,如今教学成败与否,首先不是在课堂,而是 “前课”了,“前课”(课前)的深度已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课堂上合作、探究、交流的深度了。

课前预习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少同学却往往忽视这一点,以致造成上课时心中无数、把握不住重点和难点、听课效果差等不良后果。课前预习对学习大有益处,它不仅能培养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能使同学们提高自学能力,激发对学习的兴趣。通过预习,同学们可以对内容有初步了解,弄清哪些地方明白,哪些地方不明白或不好懂。这样,上课时就变被动为主动,重点听自己不懂或难懂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一节课下来,既掌握了重点和难点,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前“预习” 的传统提法,潜意识“学”是为教服务的,学生处在被动之中。“独立学习”是课前的独立阅读、独立作业、一对一互助、小组内交流,是主动行为,是要让教为学服务。

二、合理使用教材,鼓励发散思维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

减轻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感悟,要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老师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对教材中的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面固然有一个相对确定、相对客观的理解,但阅读是一种主观体验,由于各人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等差异,他们所获得的感受或结论也是不同的,对此评价当以定性评价为主。在评价方式,也由过去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性评价转变为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评价方式并存。这种多元性的评价不仅促进了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可以把变“评价个人”为“评价小组”。我们把变评价个体变为评价小组。学习小组成员的平均成绩或任意一个人的成绩,就作为这个小组每个学生的成绩,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保证每一个学生高质量自主学习。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要变“学会”为“会学”。“学会”是知识目标,“会学”是教学目标,在学会中会学是教学追求的本质。自主学习式教学追求的就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变“学会”为“会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就是为了课外的“自主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课堂成为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通道。

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是把知识给学生,而是学生自主去查找资料。整体感知课文后,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采访、画图、团结合作或自读、自练、自悟等方式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课”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后,通过“学疑本”提出问题,课堂上把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激励启发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这样传统的“讲台”就完全变为“互动平台”了。

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读。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联系自身实际,从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即为增加喜闻乐见的古典小说、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书籍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这样,使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共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伦理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为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会教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学会分享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