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hs—CRP的影响

2016-05-14 09:03胡宁陈振宇林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8期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

胡宁 陈振宇 林莉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各44例。两组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常规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强化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次,1次/d,连用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和hs-CRP水平及脑梗死灶体积变化,并对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NSE和hs-CRP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脑梗死灶体积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且强化组下降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同时强化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优于常规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常规组和强化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4例(9.09%)和6例(13.64%),症状轻微,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45,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确切,不良反应较轻,能更减少脑梗死灶体积,降低血清NSE和hs-CRP水平。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8-0001-03

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与多发的急症,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以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为临床特征,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现代影像学技术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对不宜搬动的危重患者则受到较大限制,近年来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等血清学指标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判断疗效及预后评估的间接敏感指标[2,3]。阿托伐他汀是常用他汀药,强化治疗用于脑梗死效果较佳,但其对血清NSE和hs-CRP水平的影响报道较少[4]。本研究探讨了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及对血清NSE和hs-CRP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5年7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纳入标准:①以《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为标准[5];②发病时间<24 h,年龄50~80岁。排除标准:①颅脑损伤、糖尿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等;②既往有脑梗死、脑出血及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史;③治疗前1个月使用过调脂药和抗凝药。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发病时间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常规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7片,国药准字H20051407)20 mg/次,1次/d;强化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次,1次/d,连用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和hs-CRP水平及脑梗死灶体积变化,并对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NSE和hs-CRP测定 取空腹静脉血3~5 mL,2500 r/min低温离心10 min后取血清置入-70℃冰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SE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

1.3.2 脑梗死灶体积 根据CT检查结果计算脑梗死灶体积=长×宽×CT 扫描阳性层数×1/2。

1.3.3 临床效果评估[5] 效果评估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率为标准,其中痊愈:下降率91%~100%;显著进步:下降率46%~90%;进步:下降率18%~45%;无效:下降率≤17%。总有效=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NSE和hs-CRP水平及脑梗死灶体积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NSE和hs-CRP及脑梗死灶体积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NSE和hs-CRP指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脑梗死灶体积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且强化组下降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12周后,强化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优于常规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见表3。

=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常规组和强化组分别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例(9.09%)和6例(13.64%),主要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皮疹等,症状轻微,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45,P>0.05)。

3 讨论

NSE主要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质中分泌的一种特有酸性蛋白酶,正常情况下NSE不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当发生急性脑梗死血-脑脊液屏障受损时,由于脑细胞的大量破坏,NSE大量分泌释放入脑脊液,透过受损的血脑屏障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液中NSE异常升高[6]。hs-CRP作为肝分泌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反应蛋白,可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及补体系统等通路加快血栓形成,参与脑梗死病理过程[7]。因此,血清NSE和hs-CRP水平可反映脑细胞损伤程度,并可作为其脑梗死程度、疗效评价和预后估计的血清学标记物[8-11]。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作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其调脂以外的作用已备受临床的关注[12,13]。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一、二级预防中均可降低脑梗死、心肌梗死、冠心病等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14,15]。叶军等[16]研究认为他汀类强化降脂用于脑梗死效果明显,能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12周后,强化组患者血清NSE和hs-CRP水平的下降幅度较常规组明显,脑梗死灶体积减少幅度较常规组明显。表明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更减少脑梗死灶体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NSE和hs-CRP水平。且研究发现强化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常规组和强化组患者治疗期间中分别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例和6例,症状均较轻微。提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确切,安全性较佳。我们推测血清NSE、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疗效及预后评估的敏感指标。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确切,安全性较佳,具有良好的心脑血管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除具有更明显的降脂作用外,还可能通过降低血清NSE和hs-CRP水平,产生明显的抗炎效应,抑制脑内局部炎症反应,减少脑梗死灶体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达到治疗的目的[17-20]。

综述,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确切,不良反应较轻,能更减少脑梗死灶体积,并降低血清NSE和hs-CRP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Varona JF,Guerra JM,Bermejo F,et al. Causes of ischemic stroke in young adults,and evolution of the etiological diagnosis is over the long term[J]. Eur Neurol,2007,57(3):212.

[2] 温慧军,杨金锁,张建军.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1):54-56.

[3] 毛必来,陈松芳.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6):77-79.

[4] Zanchetti A,Hennig M,Hollweck R,et al. Baselin evalues but not treatment- induced changes i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predict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reated hypertensive patients:Findings in the European Lacidipine Study on Atherosclerosis(ELSA)[J].Circulation,2009,120(12):1084-1090.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6] 洪曙明.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 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17(6):978-980.

[7] Camerlingo M,Valente L,Tognozzi M,et al. C-reactiveprotein levels in the first three hours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 Int J Neurosci,2011,121(2):65-68.

[8] 迟相林,李振光,郭兆荣,等. NSE、S100B蛋白、MBP、GFAP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15(4):308-309.

[9] Cure MC,Tufekci A,Cure E,et 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subfraction,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nitric oxide,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re associated with newly diagnosed ischemic stroke[J]. 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3,16(4):498-503.

[10] Tong Y,Geng Y,Xu J,et al. The role of functional polymor phisms of the TNF-alpha gene promoter in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Han and Uyghur populations two case-control studies[J]. Clin Chim Acta,2010, 411(17):1291-1295.

[11] Grundy SM,Cleeman JI,Merz CN,et al. 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III Guidelines[J]. J Am Coll Cardiol,2004,44(3):720

[12] Adams RJ,Albers G,Alberts MJ,et al. Update to the AHA/ASA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 Stroke,2008,39(5):1647-1652.

[13] 王燕飞,孙惠淳,夏海琴. 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3, 20(3):305-307.

[14] 李凝旭. 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10(3):268-270.

[15] 郑建新,孙顺成,刘俊超. 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1):25-27.

[16] 叶军,潘杰锋,车清卿.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及疗效[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2):77-79.

[17] 张俊湖,褚旭,彭友敬. 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15-17.

[18] 王民. 阿托伐他汀钙片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98-99.

[19] 江云东,鲜玉军,杨思进,等. 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897-898.

[20] 尤丽玲.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56-57.

(收稿日期:2015-11-03)

猜你喜欢
超敏C反应蛋白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