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森石棺里的活死人

2016-05-14 16:11俞洁
上海戏剧 2016年8期
关键词:易卜生面罩原著

俞洁

汉堡德意志剧院的《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既富有创新性,又准确把握了原著精髓,做到了两者兼美,十分难得。走进大宁剧院,乍一看,很难想象这是现实主义大师易卜生的作品,在汉堡德意志剧院的演绎下,戏剧呈现出“卡夫卡式”的风格——无法言述的逼仄房间,狭长的窗户,面目模糊的主人公,丑恶而病态的人物关系……而恰恰,这种直观表达切中易卜生创作《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的主旨:个体在权力的腐蚀下被异化,变得越来越不像人!而人与人的关系亦因为金钱与权力,变得日渐丑恶、日趋病态!

该剧总体情节上尊崇了易卜生的原著,最具颠覆性的是戏剧的表现形态,首先体现在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舞台设计。整个舞台看上去像一口阴森的石棺:冰冷的混凝土包裹四周,房顶是一整块刀削齐平的混凝土,触目惊心。舞台正前方,冰冷的水泥石阶笔直向上,石阶最高处与房顶相距不足一米,放置着一张床。戏开场时博克曼便躺在那床上,无法直起身子。正是原著中“墙与天花板都会挤到一块儿,把我像苍蝇一样压得扁扁的”的写照。舞台两侧亦是峻岭的石墙,开有若干细狭的窗户,但反倒多了几分仄气。舞台上,家什的置放也随意的,床、钢琴、屏风……都散在石阶各处,极具废墟之感,绝不像原著中那样一一摆放妥贴。

迥异于一般排演易卜生作品井然有序的舞台布景,主创采用表现主义的方法,以石棺、废墟的直观形象,诠释剧中博克曼家庭的生存现状。博克曼,当他放弃了艾达,让权欲支配自己的时候,他“残害了自己的灵魂”;当他入狱,他的事业也被判了死刑;当他出狱,面对冷若冰霜的妻子,他的家庭也走到了尽头。他只能待在楼上,靠幻想东山再起而活着,这种行尸走肉的生存状态,如耿希尔德所说“你是死了!”——他活着,却已经死了。艾勒与耿希尔德,在与博克曼纠缠中耗尽了一生,艾勒说博克曼“谋杀了她心里的恋爱生活,残害了她的灵魂”,耿希尔德认为博克曼“连累咱们两个好人丢脸,还有那一败涂地的局面。……丢死人了”,她们活着,却没有生趣。阴森的石棺还预示了他们唯一的希望——遏哈特,是没有希望的!他不能带给他们光明,只是他们内心幻想的一个投影,而真正的遏哈特,懦弱,享乐,一心想逃离这个没有欢乐、没有年轻人的墓冢。他的一走了之也令三位老人彻底沉入谷底,失去希望,失去生活。

表现形式的另一个亮点是剧中面罩的运用。戏一开始,观众看不到博克曼太太的神色,她的脸上带了一个棕色的面罩,遮住了脸的上部,身着一件花花绿绿的睡衣,在壁炉旁边生火(本剧中博克曼家中没有女佣),给人落魄又有点诡异的印象。同样,艾勒与博克曼也带着面罩出场。面罩不是固定的,他们时而摘下,时而带上,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三个带着面罩的人在台上相互争吵,时哭时笑,给观众直观印象是疯颠和病态,显然这是导演的用心,一种显著的内心外化的表现主义手法。

但是,面罩的使用并不止于撩拨观众的感官那么简单,它对于戏剧的诠释有着更深层次的作用。第一个作用是集中,剧中七个角色只有三个角色博克曼、艾勒、耿希尔德佩戴着面罩,使得观众对这三人的关注高于其它角色,从而集中内容,突出主题。第二个作用是“间离”,当演员们在台上,时而戴上面具,时而脱去面具,这就让观众很难入戏,演员们用这些小动作告诉观众“我只是在演绎角色”,促使观众保持理性,不自觉地用审视的态度来看待三人的纠葛。第三个作用是引导对话的节奏,戴着面罩时,他们的交谈往往客套而虚伪,当脱去面罩后,他们对话会因回忆或变得歇斯底里,或含情脉脉,放声欢唱。最后一个作用是对博克曼、艾勒、耿希尔德“非人”的寓示,以面罩指代他们曾经的伤痕,他们内在的枯萎,他们没有生活,他们是活的死人!

戏剧主旨上,主创也有自己的解读和侧重。原著中,剧如其名,角色与情节围绕着博克曼的个人悲剧而展开,深度挖掘了博克曼的内心世界,他不是没有真情,他也不是没有诗性,但是他的权欲压倒了内在的灵魂,造成了他和两个女人艾勒与耿希尔德的悲剧。而在这版中戏剧的重心有所偏移,不再围绕博克曼一人,而是侧重于表现(表达)人与人之间病态错乱的关系。戏剧减去了大量博克曼的内心独白,增加了艾勒与耿希尔德、耿希尔德与博克曼之间的动作、对话。他们更将该剧理解为“他人的不幸”,而不是个体悲剧。博克曼的行为,造成了剧中其它人的不幸,悲剧是集体的悲剧。戏剧强调博克曼一家,包括富尔达尔、富吕达的悲惨与不幸,这种不幸体现在他们痛苦又渴望相互慰藉的关系之中。

这版《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形式上富有新意,比原著更具批判精神,但与原著相比,依然存在着若干不足。首先是过于“浓墨重彩”。导演减去了室外的戏份,以阴森的室内暗喻整个世界一片灰暗,过于强调老人们的绝望与年轻人的粗鄙,这与原著是有点相悖的。原著第四幕,博克曼逃到室外,与身患绝症的艾勒一起向高山深处走去,结局是倒在雪地里,被“一只冰手抓住了胸口”,猝死于树林之中。身边的艾勒将外氅盖住他,低声说:“这样对你最好”。这一幕, 类似《老人与海》结尾的悲壮,堪称戏剧昏暗底子里的一抹亮色。这次德国导演完全舍弃,令人有些失望。其次是对个体内在深度的展现不足,不得不说,这是表现主义演剧方式的一个局限性,观众很难将戴着面罩、衣衫不整、动作怪诞的角色当成真正的“人”,故无法产生共鸣,也削弱了戏剧的内在强度。最后,最令人失望的是原著中北欧民间神话色彩完全没有了,博克曼的自白中,多次提到地下的精灵、地下的王国,原著也有树林、高原、雪地的布景设计,这使戏剧充满了北欧的民间风情,但这个版本中,导演完全减去了诗意的室外风光,使戏剧的活力不足,过于阴暗。

汉堡德意志剧院的《约翰·盖博吕尔·博克曼》有着自己的解读和创新,并能在如今娱乐至上的社会里依然坚持和发扬易卜生的批判精神,难能可贵。尽管有所瑕疵,然瑕不掩瑜,是一部可贵的、富有严肃思想内涵的、勇于直面人生的批判主义杰作。

猜你喜欢
易卜生面罩原著
LED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没有破天气,只有破衣服
没有破天气,只有破衣服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没有破天气,只有破衣服
网络新词
LED矩阵面罩
身边的便携式火灾救生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