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的三次放弃

2016-05-14 11:50许陈静
读书文摘·经典 2016年8期
关键词:跑官萧何韩信

许陈静

1963年,17岁的少年比尔·克林顿在白宫玫瑰园里,见到了肯尼迪总统。握手的一瞬间,他冒出一个疯狂的念头:我也要做白宫的主人。

此后,克林顿却连续三次放弃去华盛顿。1973年,他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华盛顿一些政治大佬看上了他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助选的经历,邀请他去工作。克林顿考虑了十天,拒绝了,他厌倦了给别人拉票。碰巧,阿肯色大学法学院需要一名助理教授,他决定去做教书匠。

1974年,他萌生了参选阿肯色州联邦众议员的想法。此时,一个名叫约翰·多尔的老朋友打来电话:“我现在是联邦众议院首席顾问,负责调查尼克松总统是否应受弹劫一事,需要年轻律师,快来华盛顿吧。”这一次,克林顿只考虑一天,就谢绝了。约翰·多尔十分震惊:“你犯了个愚蠢的错误。这是弹劾总统!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历史性机遇,你居然放弃?”

“全美国有才华的年轻律师都愿不惜代价为您工作,而除我之外没有一个年轻人愿为阿肯色而战斗。”克林顿礼貌地挂断电话,投入联郑众议员竞选中。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跑遍全州21个县。在每个偏远的小镇,他走进商店、咖啡馆、加油站甚至殡仪馆。“我喜欢一对一地‘零售政治。这些小店主和殡仪员,认识镇上全部的人,他们就是最重要的选票。”结果,首次参选的他得到48%的支持率,但老资历的共和党人还是赢了。

1975年底,支持者们怂恿克林顿再次参加国会议员的竞选,“去征服华盛顿政治圈”。一个小时后,克林顿就说了“不”。“既然我想为阿肯色做事,不用做国会议员,做别的也行。”他决定竞选州检察长,这次他成功了。1978年他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州长,并获得五次连任。

1992年,从未在华盛顿政坛“混”过的克林顿,成为白宫主人。回首往事,他说:“决定人生的并不是你选择了什么,而是你选择放弃什么。如果当初我去了华盛顿,我后来根本不可能当选总统。”

韩信“要官”埋隐患

东湖少主 / 文 摘自《特别文摘》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其他二人有所不同,萧何最早是一名基层的“公务员”,日子过得相当紧巴,想跳槽又担心失去饭碗,后来遇到刘邦,一见如故,从此生死追随。张良张子房年轻时名气就大得很,曾因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而名扬四海。遇到刘邦之后,意气相投,惺惺相惜,从此为刘邦运筹帷幄,谋划天下。而韩信则是主动上门,渴望以自己独有的军事才能建功立业。

韩信的官不是“跑”出来的,就是“要”出来的。纵观韩信一生,两头都处在尴尬与晦暗之中。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寒,不仅受漂母之食,而且还曾受“胯下之辱”。或许年少时期的磨难刺激了韩信,让其对官位看得很重。但处在当时天下大乱、诸侯竞起的年代,如何走上前台成了韩信面临的大问题。第一没有资历,第二没有财力。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又有什么用?因此,被逼无奈的韩信首先想到了“跑官要官”。

韩信聪明有才能,但不具备鉴别明主的眼力。环顾左右,似乎项羽很厉害。因此出道之初,韩信首先投奔了项羽。本来一腔抱负,未料项羽崇尚的却是匹夫之勇,对谋略超群的韩信既没有识人的能力,更谈不上用人的气度。按项羽的看法,既然你韩信是一介书生,上阵杀敌是不行的了。好,那就在帐外做个“执戟郎”吧。换做普通人也就罢了,在哪里还不是混口饭吃。但韩信分明就不是个省油的灯,一看没前途,一气之下当了逃兵,投靠到了刘邦那里去了。韩信之死:都是“跑官要官”惹的祸。

刘邦流氓本性,当然也不会把韩信放在眼里,只给了个“治粟都尉”的小官做。韩信“非百里之才”,见仍不被重用,又想“跳槽”,趁着天黑,不辞而别。要说韩信就是有个性,人家跑官是向里“跑”,而韩信却是向外“跑”。按刘邦的脾气秉性,一个逃兵,跑了就跑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萧何欣赏韩信,听说韩信走了,不禁大吃一惊,顾不得报告,连夜带人追赶。于是也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佳话。后来,韩信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终于登台拜将,成了百万之众的军事统帅。最终,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夺取天下。萧何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识人之能,刘邦先生虽然刚开始还不情愿,但几经周折,到底还是重用了韩信,也不能不说有用人之智。

问题在于,人都是容易骄傲的。见刘邦如此赏识自己,韩信的尾巴终于忍不住翘了起来。在刘邦危难之际,不是先发兵救援,而是与刘邦讨价还价,直接“要”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或许,此时的韩信还是有点心虚,要个齐王还是“假”的。但即便如此,仍然惹得刘邦拍案骂娘。幸亏手下人及时提醒,刘邦才猛然醒悟——“要假的做什么?要封就封真的”,直接封韩信为“齐王”。但封是封了,两人的内心壁垒也就筑起来了,也为后来韩信惨遭诛杀埋下了伏笔。

猜你喜欢
跑官萧何韩信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追韩信
汤显祖婉拒朋友为自己“跑官”
韩信谋反是个阴谋?
严禁苍蝇乱飞
好朋友就是相爱相杀
多与少
一饭千金的故事
别说与要说
萧何“自污”的政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