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四世同堂》的女性形象

2016-05-14 23:42马坪
关键词:四世同堂女性形象现实

马坪

摘 要:老舍的著名小说《四世同堂》刻画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其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四世同堂》中塑造了韵梅、赤包子、胖菊以及日本老太太等较为典型的女性人物形象,为我们更好的解读老舍的文化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女性形象;文学;现实;四世同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174-04

在老舍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占据了一大部分,为老舍的作品添加了独特的魅力色彩。老舍的小说大多塑造了一个小型市民社会,不同的人在小说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其中女性往往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体现了老舍独特的文化视角。

一、以韵梅为首的贤妻良母形象

在《四世同堂》中,韵梅是老舍大力赞扬的一个典型形象,她集妇女所应具备的美好品德于一身,符合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贤妻良母的要求。韵梅在老舍的笔下虽然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生活重心也仅仅是围绕家庭孩子为中心的传统妇女,但韵梅却有着一副好脾气,勤俭持家,将全家人的衣食住行都安排地妥妥当当,并且韵梅也在调节家庭关系、化解家庭矛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小说中的瑞丰而言,虽然他多次抛弃自己的亲人,但是当他在官途上的道路走到了尽头又被胖菊甩开灰溜溜地回到家中时,韵梅并没有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是将他赶出家门,而是为了让老人开心,为了家庭和睦再次接受了瑞丰,并省吃俭用为瑞丰提供零花钱。对于丈夫瑞宣,韵梅深知自己在思想上与言行上都与他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差距,但她仍是小心翼翼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尽着自己妻子的本分,不求回报。从某个方面而言,韵梅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母亲坚毅的品格。瑞宣虽然在一开始看不起也不喜欢韵梅,但是这个没文化的韵梅却能在家庭最困难的时期负起家庭的重担,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当瑞宣被抓时,她竭尽全力地去营救,丈夫死后她尽己所能去养活子女,并依然孝敬公婆,为了生计吃尽了苦头。在老舍的笔下,虽然韵梅只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但韵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无疑上升到了英雄的地步,将贤妻良母的本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以高弟为代表的女性英雄形象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塑造了几位具有英雄个性的女性形象,并且予以了极大的赞美和颂扬。在作品中,作家以这几位女性的英雄事迹,表现了其冲破传统的束缚的决心和勇气、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以及不甘愿受侵略的民族责任感等等。从几位英雄女性形象的描绘中,我们能够切身地体会到作家老舍的民族理想和爱国情怀,体现了老舍进步的女性观。其中高弟的形象最为典型。

高弟是《四世同堂》中少数具有先进思想的女性代表,在她身上有着浓厚的革命理想以及崇高的人生追求,作家在对其人生道路的安排上,也打上了一定的理想主义的烙印。作为汉奸冠晓荷和大赤包的女儿,高弟并没有走上父亲的人生轨迹,也没有像母亲一样变成一个恶毒的悍妇。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是高弟并不是家里的宠儿,她长得不漂亮,但是心地善良;她充满着正义感,但是又免不了自卑;她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性格上却有些软弱,再加上家庭环境的因素,从而造成了高弟复杂的人物性格。高弟是“叛逆”形象的代表,这是因为她对父母卖国求荣的行为极为反感和鄙视,因而处处与她们为敌;她同情父亲的小妾桐芳,因而经常帮助她躲避母亲的辱骂和欺凌。高弟的种种行为,在家人的眼里就是叛逆的,幼稚的。然而,我们在字里行间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作家对高弟的赞美之情,即使出生在这样的一种家庭中,但是身上却保留着各种美好的品质,她就是作家所寄予的民族希望的代表。

生在这样的一个汉奸家庭中,高弟虽然满是反感和厌恶,但也是无力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弟学会了通过幻想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其中钱家的二少爷仲石便是其幻想的对象。在高弟的眼里,仲石虽然穷,但是有骨气,不像那些卖国求荣的汉奸。然而,这样的英雄最终却为国捐躯了,老舍在安排这样的一个结局的同时,也是为了高弟接下来一系列的英勇之举做铺垫。仲石死后,高弟在悲伤的同时,其爱国情怀愈发地浓烈了,最终遇到了抗日英雄的钱默吟,并且与其并肩作战,直至抗战胜利。老舍塑造了这样一位从一名自卑、羞涩的少女成长为抗战女英雄的过程,在这其中,高弟逐渐地变得勇敢、果断、坚强、决绝,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

作为一名女英雄,高弟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感人至深,究其原因并非因为其美丽的外表,根本原因就是其美好善良的品质、发自内心的民族责任感,因而作家给予了她极大的赞美。

三、以赤包子为首的恶毒妇女形象

如果将韵梅比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那么赤包子则代表了传统文化的糟粕,她是一个比男人还恶毒、干遍了那个时代能干的所有坏事、表现出典型的恶毒妇女的形象。赤包子如大多数小说中的包租婆一样,泼辣野蛮,在家中独裁专制,动不动就对家中的人打骂,将家人和丈夫死死压制在脚下,对小妾尤桐芳任意打骂欺凌,还逼迫自己的女儿去讨好汉奸李空山,已然成为了家中的霸主。赤包子这样的恶毒女性就是凶狠到了连女儿和丈夫都害怕的地步,这就是赤包子所谓的“气派”。赤包子爱慕虚荣,贪生怕死,在日本人兵临城下之时并不是与其他人一样顽强战斗,保卫国家,而是向日本人靠拢,成了日本人的走狗,帮助日本人残害忠良。为了迎合日本人,她主使自己的丈夫陷害他人,致使他人家破人亡。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她当了日本人妓女检查所的所长,不仅死命剥削妓女的钱,更是逼良为娼,让许多妇女遭受了日本人的侮辱。甚至连自己的二女儿招弟也被她送给了恶人李空山取乐,葬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可以说,赤包子与其丈夫冠晓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令人唾弃的糟粕。赤包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正是代表了一小部分出卖国家的人,虽然他们并不觉得羞愧,但内心也有不安,所以他们只能通过疯狂地追求物欲来发泄他们的不安情感,最终过度沉迷自取灭亡。赤包子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典型的恶毒、狡诈妇女形象,老舍通过赤包子来表现旧社会中国民的民族劣根性和人性之恶,体现了老舍对消极文化的批判态度。

四、以胖菊为首的摩登妇女形象

在《四世同堂》中,胖菊和招弟都是老舍所塑造的摩登妇女形象,对她们形象的塑造主要来源于当时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与韵梅所代表的贤妻良母形象比较,胖菊和招弟等摩登女性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她们追求时髦新奇的事物,具有较强的个性意识和现代化的思想,不安于现状,不愿意过着平淡的生活,骨子里带有一种浪漫思想。但在老舍的笔下,胖菊等摩登妇女所追求的刺激生活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或者只是用自己的行动来代表对现实的不满,对生活的反抗,带有资本主义的色彩。她们对生活的一味追求和享受致使她们慢慢堕落消极下去,最终沦为生活的奴隶。以胖菊为例,胖菊在与瑞丰结婚后一味地将心思扑在追求享受和穿衣打扮上,刁蛮任性,对瑞丰处处限制,致使瑞丰在家中没有地位,没有尊严。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胖菊又开始煽动瑞丰去当官,甚至怂恿瑞丰去给日本人当汉奸。当瑞丰丢了官职之后,她毫不犹豫的甩开瑞丰,攀上了另一个大奸大恶的汉奸蓝东阳,从科长太太瞬间变成了处长太太。在胖菊身上深刻体现了其自私自利的本质,她的婚姻和爱情始终是和能供她挥霍的钱、权绑在一起的。老舍对胖菊以及招弟这类摩登形象的女性塑造带有一定的批判性色彩,从文化角度来看,体现了老舍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反感,老舍对摩登妇女所追求的浪漫、个性化的生活都持有怀疑态度。在上个世纪20年代,虽然妇女解放运动兴起,提倡个性自由的口号成了主流思想,但老舍却能从这种大环境中,将这种思想单独拎出来进行分析判断,并在小说中塑造了对应的女性形象,无一不体现了旧社会中小市民的人生百态。

五、以尤桐芳为代表的风尘女子形象

老舍作为万千关心劳苦大众生活的现代作家中的一份子,在他塑造的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中,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种就是风尘女子。这类女性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的压力造成了他们悲惨的人生。老舍在描述这类女性的时候,并没有像厌恶大赤包这样的悍妇一样反感她们,而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和怜悯。老舍笔下的这类风尘女子的悲惨人生的根本原因,并非像其他很多作家笔下受男性压迫而造成的,而是社会黑暗造成的结果,因而作家在对这类女子表现出同情的同时,又是在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和控诉。风尘女子在老舍的众多文学作品中都屡见不鲜,她们在作家的作品中光彩夺目,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桐芳是一个身世可怜的孤儿,她不仅由于战争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更令人悲痛的是由于战争的伤害导致她沦为了男人的玩物。作为这样一个底层的女性形象,尤桐芳并没有丧失独立人格,她泼辣好斗,视日本人为最大的敌人,虽然冠晓荷和赤包子给与了她不愁衣食的生活,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和敌人同归于尽。虽然尤桐芳的身体受到了玷污,但是她的灵魂却是高尚的。作家对这一类女性表现出了同情,这一举动看似是对封建礼教的悖离,事实上体现了作家对黑暗的社会制度的讽刺和抨击。其中尤桐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然而作家并没有为这类女性安排一个美满的结局,这是出于作家的理性的思考。

作品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结局的安排,都是作家创作意图的体现。如作家在塑造韵梅这样的传统的女性的时候,就为其安排了一个美满的结局;像大赤包这类的恶毒女性的结局则是走向了毁灭,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对于尤桐芳这样的一位风尘女子,老舍在给予极大的关注的同时,却出人意料地为她们安排了一个死亡的结局,在老舍其他作品中所描述的风尘女子也是如此。作家对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倾向可通过为其安排的结局看出来,老舍为尤桐芳这样的女性安排了这样的一个结局,是否也意味着其对这类女性的反感呢?当然不是,这类风尘女子的身上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她们沦落为这样的人生并非是出于自身的意愿,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体现了她们伟大的牺牲精神。老舍之所以为她们安排了死亡的结局,是因为老舍不舍得她们活在这个世上,死亡对她们来说是悲惨人生的结束,是一种解脱,反而比活着要轻松,从这个层面更加加深了老舍对她们深切地同情和宽容。

六、以马寡妇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

马寡妇在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丈夫,然而她从来没有改嫁的念头,这是因为在马寡妇的脑海中一直坚守着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思想,她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道德深刻影响的一代,马寡妇的一生过得十分的压抑和痛苦,她不仅被置于强大的生活压力之下,而且还处处受到社会风俗、封建伦理的束缚。尽管如此,马寡妇仍然是一位具备美好品质的女性,她和善友好,乐于助人,将剩下来的吃的留给邻居。马寡妇很胆小,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她几乎不出门,也不让外孙子出门,连邻居家的门也很少进。封建伦理的影响,让她时时刻刻按照一个寡妇该有的本份去行事。马寡妇的世界就像是一间又小又暗的牢房,她需要自觉地把自己锁在里面。

马寡妇作为一个中国传统妇女的形象,安守本分,胆小怕事就像是她们的标签。对她们而言,逃避是这个年代最好的生存下去的办法。日本人让她家破人亡,不得安宁,在马寡妇的内心中是十分憎恨日本人的,但是她更怕日本人,因此她只能将怨恨埋在心里。她只求能够保住家里唯一的一条根,给外孙子娶媳妇,让他这一代延续下去。而自己恪守本份、忍辱负重地生存下去则被她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无法逃避的责任。

马寡妇的一切处事原则就是一个“忍”字,在她看来,日本人再厉害也敌不过她能忍,马寡妇的一举一动都反映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女性的形象。从她对外孙子的教导方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马寡妇总是会一连贯地说不要怎么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她信奉的唯一准则。马寡妇是深受中国传统旧思想影响的女性代表,在她身上保留了很多那个时代的弊病,因循守旧、思想落后、胆小怕事,她是封建纲常伦理的忠实维护者,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形象,在她身上没有独立人格可言,其思想和行为更多的是那个社会和时代的反映。

七、普通老太太的形象

在老舍的众多作品中,包括《四世同堂》等都出现了众多的老太太形象,她们在作品中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人生经历,也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举动,然而在作品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小,包括钱太太、刘太太等人。这类普通老太太是旧中国的典型代表,她们深受传统礼教的影响,深切地拒绝和排斥现代文明。她们的人生轨迹就是遵循着基本的小媳妇到母亲和婆婆身份的转变。作为家里的长者,她们不像其他老太太那般十分讲究,也没专横独裁,当然也不属于那种逆来顺受的形象。在她们身上显现着中国传统的美德,保持着一份慈爱善良的心,将家庭的利益时刻放在第一位。她们的一生都是围绕着家庭和孩子转,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令人悲痛和惋惜的。

钱太太的丈夫是一名诗人。原本一家人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可以说是与世无争。但是由于生活在战争年代,即使自己什么也不干,灾难也有可能突然降临。后来,日本人抓走了她的丈夫,钱太太的命运从此走上了下坡路。她的大儿子因为家里的变故,最终含恨抱病而死,她的小儿子也在和敌人斗争的过程中丧失了性命。接踵而来的变故和打击,钱太太却表现得异常的冷静,在安排好儿子的后事之后,钱太太选择了一头撞死。从钱太太的行为和态度中,我们觉得有一丝的反常,但钱太太最终选择自杀的结局,这种极端的行为显然是一种对当时社会无声的控诉,她们的悲惨命运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另外,《四世同堂》中还有一名篇幅不多的普通老太太形象——刘太太。刘太太的丈夫因为不愿意当亡国奴,便选择了离开,将刘太太托付给了别人。后来,虽然遭遇了很多的变故,但是刘太太并没有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反而化被动为主动。即使生命受到威胁,她还是勇敢地冒险、战斗,即使日子再苦,她也绝不屈服在敌人的脚下。刘太太是那个时代最为渺小的一类人,但是她的精神却是伟大的,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民临危不惧的品质。

八、日本老太太的形象

在《四世同堂》中,老舍还塑造了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日本老太太的形象,与小说中那些凶狠残暴、侵略成性的日本人不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妇女,家人都在这种侵略性战争中丢失了性命,一个人孤苦伶仃。日本老太太在家破人亡之后内心开始对战争发动的意义持有怀疑态度,并逐渐开始反对这场战争,对周围的中国人产生了同情的态度,并开始了解到与自己一样,中国人都成了这场侵略战争的受害者。虽然其周围的中国人对这位日本老太太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甚至仇恨、敌视她,但她仍然满怀希望能够与中国人交朋友,并深切地同情大家的遭遇。在作品中,也正是这位敌国的老太太把日本投降这个令人高兴的消息传递给周围的中国邻居。在这个日本老太太身上体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老舍并不是简单的将国家政治作为文化的限制而将这个老太太也塑造成残暴的侵略者形象,而是从老太太的日常生活中,与周围中国人的交往中来表现她内心的困苦,将老太太塑造成日本国家中一个觉醒的形象。老舍在作品中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行为进行抨击和指责之外,在赤包子、胖菊等愚昧无知的代表了中国民族劣根性的女性形象之外,塑造了日本老太太这一闪着人性光辉的女性形象。

老舍在小说《四世同堂》之中塑造了多样化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的身上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击。老舍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塑造了小说中独特的女性形象,分析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老舍的文化思想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参考文献:

〔1〕孙颖.从《四世同堂》的女性形象看老舍文化选择的多样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2〕刘晓红.试论《四世同堂》中女性形象[J].学理论,2010,(01).

〔3〕李晨律.论《四世同堂》中的“理想女性”形象——韵梅的“理想性”何在[J].名作欣赏,2013,(17).

〔4〕张桂玲,邱丽娟.文化身份视角下的《龙子》与《四世同堂》人物形象比较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5〕张炜炜.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四世同堂女性形象现实
TWILIGHT LOVE
Twilight Love
家里的宝
《四世同堂》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