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50分钟长谈:过往是业绩未来看战绩

2016-05-14 08:11陈翔
中国计算机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杨元庆战绩摩托罗拉

陈翔

“过往是业绩,未来看战绩。”这句话如何理解?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在一场功过风波之后,在MWC上首次接受了中国媒体的专访,长谈50分钟。一个企业的发展必定有其成长周期,过往的波峰波谷看业绩分析,但以发展眼光看待企业当下,以战略思路和战术布局来勾勒企业未来,持久战中的每一场战斗都是硬仗。

如果站在2016年这个拐点来看联想,过往的功过是非早已简化为销售数字和业绩报表,而未来则是一场国际化的全面较量,谁能血拼到底谁才有资格谈战绩,“商场如战场”正是这个道理。

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在一场功过风波之后,23日首次接受了中国媒体的专访,长谈50分钟。

2016关键之年,杨元庆是如何看待曾经的业绩,预测未来战绩的?

PC市场,联想将与手机市场的老对手华为、小米狭路相逢,他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手机市场,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后遭遇的业绩下滑是否在意料之中,他又如何解析过往,做出未来“300亿~500亿美元”战绩预判的?

PC成熟市场欢迎华为来战

2016年,成熟得有些沉闷的PC产业一口气迎来了两个手机行业的佼佼者——华为和小米。这也被解读为联想PC大本营将出现潜在变数。

为什么它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要扎堆到今年上半年? 为什么被定义为“夕阳”的市场依然受到青睐?

虽然近年来PC市场总体规模缩减,但作为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巨大的体量犹在。

在硬件方面,PC被智能手机延缓了换机周期,但在软件方面,Windows 10的应用将在今年下半年带来新的换机热潮。

一个行业的成长期,新入者多、退出者少;而在一个行业的成熟期,则正好相反。新入者的搅局加上预判的增长,构成了今年PC市场的拐点。

杨元庆回应与华为在PC市场竞争时表示,联想不惧怕竞争,市场不论竞争者不论多少都是战场,有新的企业进入可以激发整个行业的活力,他还忠告PC行业的新入者一定要学习产品周期:“手机业务好不一定意味着在PC市场就可以一马平川。PC市场依旧有创新空间。”

PC和手机两个市场貌似同被移动互联改变,但真正进入其中又千差万别。

毕竟,与百花齐放的手机软硬生态环境不同,Wintel主导下的PC市场到底有多少坑,恐怕只有自己踩上去才知道。

但不可否认,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在倒逼这个成熟的产业创新变革,尤其是跨界者的进入更值得琢磨。

这里的变革既有产品创新,也有IT即服务下的商业创新;既有硬件产品的设计创新,也有内容互联的模式创新。

跨界产品微软Surface,历经了三代产品之后得以获得良好的口碑。从这个意义上看,在移动互联下,联想也不再是那个PC时代的联想,云服务在一年多以前作为单独业务剥离,“设备+服务”无疑也是一种值得期待的中长期战略。

比如,本次MWC最新的“懂的通信”,联想通过虚拟运营商软SIM卡方式,做到在更低资费下,移动设备实现全球运营商之间数据联网的自由切换。据悉,第一批联想手机产品近日就会搭载这样的服务,联想其他PC产品也将陆续实现,未来它还可以支持任意移动设备。

手机业务是持久战

以手机业务为主的移动业务是联想当下受到外界质疑的焦点。

PC业务占联想营收的70%,手机为主的移动业务占20%。从过往业绩看,前者是业绩基石,后者则是业绩拖累;前者中国营收就占四成,后者中国市占率一般。

从未来战绩看,前者是大本营,后者是战略转型;前者市场整体缩减,后者市场增长迅猛。

但两者战略思路类似,2004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得以进入全球市场,成为PC市场第一,十年后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历史是否重演?

杨元庆认为,收购时两者业务都在100亿美元左右,十年之后联想PC业务已经到达350亿美元,而“手机业务未来做到300亿~500亿美元没有问题。”

在回应笔者关于手机如何实现拐点的问题上,杨元庆依旧强调了规模效应取胜新型市场、品牌创新突破成熟市场,以及中国市场要打翻身仗的战略。尽管联想手机在中国市场这一战略要地失分严重,但用发展眼光看,这不是一次歼灭战,而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谋求全球市场。

当年,联想收购IBM PC首次迈出国际化脚步时,麦肯锡曾经预言,联想的PC业务要么国际化,要么卖给惠普。事实也证明,当年如火如荼的国产PC品牌如今转型的转型,消失的消失,而这种绝无他路的选择,在今天同样适用于手机市场,如出一辙的收购战略也就必然会在联想上演,更何况手机在专利要求上更为严格。

另一方面,在软硬一体的整体技术趋势下,国际化的布局更有利于联想的技术创新。

通过与谷歌Tango项目合作,联想在MWC上展出了全球首款Tango商用机。

据杨元庆透露,今年夏天,联想还将发布神秘的创新型手机产品,去敲开全球市场的大门。

那么,联想PC的翻身仗是否也同样会在手机市场重演呢?

怎么看亏损这场“暴风雪”

如果只看已经发生的业绩数字,不少人会质疑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决定。收购战略已经清晰,那么是否是战术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呢?

如果以更宽容的态度、更广的视角,更长的时间维度来为联想把脉,到底如何看待联想Q2财季出现六年来首次亏损?

持久战毕竟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它的出现是否属于联想已经预见的大风大浪,风险是否掌握在可控范围。

在杨元庆看来,“在PC市场,联想已经爬上了山峰,而手机市场则是另一座山峰,两峰之间没有捷径,联想必须先下山,再上山。”

摩托罗拉被收购之时就是亏损企业,扭亏为盈需要重新在全球范围实现资源配置,这种所谓的给自己“动手术”是需要裁员、整合、投入和开发的,初期亏损可以预见,这就是联想“走下山峰”。

但联想在下山过程中还遭遇了一场难以预见的“暴风雪”。

摩托罗纳在全球规模最大的两个地区是北美和南美手机市场,但去年南美经济疲软,手机市场低迷,从而在这一转型整合时期,造成联想摩托罗拉子品牌的市占率下滑。

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依然依靠联想领导人杨元庆的战略眼光。目前看,以联想移动的业绩,联想PC的竞争状况,还是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猜你喜欢
杨元庆战绩摩托罗拉
承前启后的摩托罗拉 Motorola Cycling Team
5年11季41亿:中国嘉德拍卖的香港之路与战绩
杨元庆兼百度董事
摩托罗拉系统2014新品发布会在京召开
孟与摩托罗拉中国的复兴路
理论课程学生平时战绩规范管理的研究
从一个业务员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总裁
百团大战克敌据点等战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