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词汇的应用及其隐喻性研究

2016-05-14 07:08康志伟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

康志伟

【摘要】动物的不同行为特征,可以类比至人类行为特征。文化环境的不同,动物词汇的应用会在不同语境下显示出很强的差异性,在差异性对比中,分析动物词汇的认知机制以及文化背景,可以促进语言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动物词汇 隐喻性 文化

一、引言

动物作为人类的伙伴,行为上具有很强的类似关联性。将基于类似形体特点、行为特点,将动物的某些属性,用来描述人类类似的行为,这种过程是动物词汇的应用。在对人类动物词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更深层次地理区域发展、文化背景的发展,从而帮助我们对人类自身理解,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基于典型的十二生肖中的五种动物出发,比较不同语境下中英文动物词汇的应用,并从认知机制和文化背景的角度,对动物词汇的隐喻性进行相关探究。

二、动物词汇的应用

1.基于鼠的动物词汇的应用。十二生肖中有十二种动物,关于它们的这些词汇在中文英文中都有不同含义。本文分析前五种动物(鼠、牛、虎、兔、龙),它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意思通常不是单纯的贬义或褒义,可见动物词汇的应用一般是混合型的应用。

鼠在汉语词汇中,通常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作为贬义词出现。鼠的所有词汇都是基于老鼠的形象,进行演化、借用出现的。老鼠生活的环境是比较阴暗的地方,外表通常呈现黑色、肮脏的状态,且会侵犯人类的食物利益,人们对它的形象一般不是很好。在汉语中,就有许多关于鼠的词语、成语、歇后语等词语。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表现了人们对它极为厌恶的态度;词语“鼠辈”就是用来表示对某人的鄙夷态度;成语“贼眉鼠眼”,意为某人行为的猥琐、胆小之态。鼠(“rat”和“mouse”)在英语词汇中也是大多是贬义的使用,直接单个词汇的使用意义不大,通常在俚语口语中结合其他词汇使用较为灵活广泛。口语中“Your dirty rat!”形容一个人的立场改变的背叛行为;俚语中“rat pack”用来形容喜好捕风捉影的新闻记者;“the rat race”用来表示老鼠一般的性格,形容极度贪婪;“mouse and man”意为人和老鼠一般生物的众生。

汉语和英文中的鼠也不单纯用来表示一种贬义的,在某些语境中,鼠是作为一中性词甚至是褒义词出现的。“鼠到福来”是作为新春贺喜词出现的,而“罗雀掘鼠,相鼠有皮”用来表示遵从礼义态度或者是表示窘急筹集的状态。英文动物卡通中“Mickey Mouse”是非常受小孩喜爱的角色,且在某些情况中老鼠还可以表示一种飞快的特点。

2.基于牛的动物词汇的应用。鼠通常作为一种贬义形象出现,而某些动物比如牛和龙,在中国文化里是勤奋、尊严的象征,多用来形容力气大、厉害的人。

“孺子牛”用来对勤奋之人的称赞;“老黄牛”表示一种踏实肯干的人;“力大如牛”用来形容人的力气大;“庖丁解牛”表示通过反复摸索,找到事物客观规律;壮族中“牛王节”更是用来庆祝,作为一种收获的节日;“做牛做马”表示一种忠诚;“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某些年轻人的勇毅。但是牛在英文单词中是“bull”或者“cattle”,又通常表示一种性情暴躁、挑衅行为、健壮。“We all see through all that bull”表示圈套识破,其中bull作为一种贬义理解(意为胡扯或捏造);“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形容一个鲁莽、笨手笨脚粗人;“Horsesjaws do not match cows heads”翻译为中文是离题(牛头不对马嘴)的意思。当然类似的,在中文和英文中,牛的意义在某些语境下意义不一定是完全褒义或者贬义。如中文中常形容某人喜欢过度拘泥于细节(钻牛角尖)就是一种贬义,牛脾气形容一个人脾气像牛一样倔强。而英文中“Chicago Bulls”是NBA的一个著名球队,在全世界内广受球迷的欢迎和喜爱。

3.基于虎的动物词汇的应用。虎(tiger)在中文英文中一般都是表示勇猛、令人害怕的含义。“虎虎生威”形容一种威猛的形象;“如虎添翼”用来形容得到有力的帮手;“谈虎色变”中的虎是一种令人害怕的形象,形容受到极度惊吓。只有某些语境下,是一种中性词语,如“马马虎虎”却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够仔细的特点;“笑面虎”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心机,不容易被看穿,通常在背后使坏。英文中,“Four Asian Tigers”形容经济实力的强悍;“buck the tiger”中“tiger”是用来表示耐心的意思;而“have a tiger by the tail”是形容所做的事情非常危险。

4.基于兔的动物词汇的应用。兔子(rabbit)在中文英文中也是具有贬义、褒义的意思。中文中,由于兔子的形体一般是白色,加上嫦娥奔月的传说,在中国人眼里,通常兔是光洁、可爱的含义。如“兔华”和“兔月”都是借用兔子形体白色,用来形容皎洁光滑的月亮;“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是儿童歌曲里面的形象,表现兔子的可爱乖顺;但“狡兔三窟”却是表示兔子的狡猾的形态;“守株待兔”也是表示种贬义,形容侥幸的心理。英文中却多是贬义:“a poor player of a game”则形容网球运动员的蹩脚技术;“Do not rabbiting on about! ”用来劝告某人不要捏造事实胡扯;但“rabbit job”是用来表示完成工作的速度很快。

5.基于龙的动物词汇的应用。龙在中国人的心里,是一种吉祥物的存在,具有神奇的力量,有不可侵犯的尊严象征。“龙子龙孙”就是表示子代的高贵;“龙的传人”表达一种作为华人的自豪感;“人中之龙”表示一个人的耀眼优秀;“卧虎藏龙”形容人才的隐蔽;这些都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和积极意义。而在英文中,“dragon”作为一种凶猛的怪物形象,一般形容人的恶毒。如“an absolute dragon! ”用来形容女性的恶毒形象;“the old dragon”表示与上帝对抗的恶魔撒旦。

通过对以上十二生肖中前五种动物作为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中文和英文中,单个单词,在与其他词汇搭配后,在不同语境下,表现的意思可能截然不同。语言的差异性通常是基于文化的差异性带来的,通过追寻它们背后存在的隐喻性,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之间的语言和文化特点。

三、动物词汇的隐喻性

1.动物词汇的隐喻性研究状况。传统派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现代派则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由于人类和动物的相似性,以及人类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我们觉得可以从思维角度着手,将动物词汇看成是一种类比抽象概括推导演化的过程,从动物的某些特征去匹配人类相似的行为特征,将共同点映射到人类的行为,在借用动物行为描述人类的同时,从而帮助人类更好地对自身进行理解。目前动物词汇隐喻性研究的课题一般分为:文化差异原因研究、统计研究、个性差异研究,由于尚停留在修辞手法、对比文化、统计方面,我们决定从更深层次的认知机制、文化关联进行研究。

2.动物词汇的认知机制。哲学家、认知学家以及其他一些学者的观点,通常是进行频度分析,统计出隐喻的表达方式,进行喻体和本体的转换。而人类理解事物时,是基于一种认知行为进行比较归纳得出特点的。

(1)类似性认知。汉语中谐音就是很好的类似性认知过程。“年年有鱼”是年年有余的谐音,意思相近,就用来形容丰饶的一年;“缩头乌龟”就是运用形象的相似性,进行类比,用来形容像乌龟一样胆小;“鹅步”借用鹅的形象,表现一种极度缓慢的走路姿态。这类都是在两个事物的形象形似感知、语音相近下产生的。

(2)映射性认知。在实际生活中,根据相似的特征,很容易可以通过一种动物的行为特征,映射到人类的行为特征中。“小肚鸡肠”就是在生活经验中,通过捕捉到鸡的特征,用来描述人的小气的特征;“一头笨驴”根据驴的笨拙特征,借用来形容人的愚蠢,也是映射性认知;英文中“rat pack”就是根据老鼠的敏捷迅速、偷偷摸摸的特点,在生理形体、行为上进行隐喻,表示喜好捕风捉影挖掘绯闻的记者。

(3)联想性认知。联想性认知是在字面意思、表面形象之外的一种认知,它更加深层次体现认知的方法。如;老鼠的胆小、牛的踏实、虎的力量强大、兔的温顺、龙的高贵,这些特征都用来联想相关事物背后的特点。老鼠代表一种憎恶、讨厌、胆小的形象,牛代表一种勤奋、踏实、奉献的形象,虎代表一种万兽之王的领导力量,兔代表一种小巧可爱的形象,鸟代表一种自由和平、敏捷、欢快的形象。这些概念都是来自于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又为我们的语言隐喻作为条件提供材料。

3.动物词汇的文化背景。在隐喻过程中,认知的过程通常基于生活体验、形体识别实现的,但文化背景通常是更加深刻的原因。

(1)地理自然文化环境。语言的产生都是基于地点特色的差异性,不同地点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的语言特点不同。如“守口如瓶”在中国来说,是为某人保守秘密,而在英语中,翻译成“as dumb as an oyster”,这是因为英国和中国地理环境差异性导致的。在中国,牡蛎是一种海鲜品,并不在全国范围水域较为集中,而在英国,牡蛎的食用较为广泛,且极具特色。英国最具特色的牡蛎多数是紧闭着口的,才导致英国将这种形象与“dumb”隐喻。类似的,英国的海鲜类食品中,鱼是一个主角话题,在中国有钱人可以称之为大亨,而英国是“big fish”,利用鱼的盛产进行隐喻;“cold fish”在英文中是无感情的人;“dull fish”是无聊的人;“poor fish”是指愚蠢的家伙;“shy fish”是指害羞的家伙;“to teach fish to swim”可以理解为班门弄斧。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基于传统的农耕业的,牛作为常用的工具,但在中国被当成是勤奋的代名词,却在英文中被理解为笨拙捣乱。甚至吹牛与“talk horse”基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语境也不同。英国的主要地理交通工具是马,所以horse sense被隐喻理解为基本常识。

这些都是因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长久以来是农耕农业,而英国等国家基于工业,导致所用的地理交通工具的差异,因此隐喻性的差别也很大。

(2)人文风俗文化环境。人文风俗表现了一个民族长时间以内文化的一种转变,隐喻也是根据这些文化的转变进行转换。中国长久以来是一个传统封建专制的国家,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下,产生了很多的寓言色彩的故事和传说。而西方国家在建立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寓言故事和传说。这两种不同的民族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情感背景和科学程度不同,导致创造出的隐喻词汇也有所不同。

“狗头军师”在中国表示一种故意出劣质办法的人;“狗眼看人低”表示一种势力被鄙夷的情况;“嘴里吐不出象牙”形容坏人的语言圈套;而狗在英语里面,是一种宠物的形象,用来比喻人的生活。“ be dressed like a dogs dinner ”表示穿着的时尚;Every dog has his day 比喻一种得意;“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表示一种帮助; “a lucky dog”形容某个人的幸运。在中国人眼里,猫是一种讨人喜爱的动物,多用来形容亲密状态。但在英国,猫被看作是具有祸害的事物。“peacock”在英国人看来是一种高傲的形态,如“the young peacock”用来表示一种骄傲的人;而汉语中是一种吉祥之物,“孔雀开屏”用来表示一种喜庆的事。由于风俗的不同,信仰也有差异性,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是表示一种穷的状态,是因为教堂在外国通常没有多少资金;外国的牧羊人将养分成绵羊和山羊两类,“sheep”作为耶稣善人的一边,用来形容一种误入歧途,容易丢失方向,因此“sheep without a shepherd”被理解成是没有主见的一群人,“goat”用来表示本性难以改变的一类坏人;在中国古代基于当时的专制特色,皇权高贵不可侵犯,“龙椅”、“龙袍”只能是皇上使用,因此龙的隐喻被附加上一种高贵、不可侵犯的形象。

四、结语

总的来说,动物与人的类似性,动物词汇作为人类词汇使用的一个很大的部分,它的应用基于环境的不同,各种动物的隐喻应用都有特点差别。在动物词汇隐喻的背后,是认知机制的一种特定,以及文化背景的相对特征导致的。通过对类似性认知、映射性认知、联想性认知这三层认知机制的理解,加上对不同地理自然文化环境、人文风俗文化环境的探究,可以很好帮助对动物词汇隐喻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对语言和文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云飞.认知隐喻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2,03:30-32.

[2]孙毅.论认知隐喻学的文化意蕴维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3,01:91-97.

[3]刘舒.国内近十年“动物隐喻”研究综述[J].现代妇女旬刊,2014,11:47-48.

[4]伊丽娜.中英文中的动物词汇[J].海外英语,2015,24.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