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ad Not Taken译文赏析

2016-05-14 08:08赵晴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主题思想弗罗斯特韵脚

赵晴

【摘要】The Road Not Taken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这首诗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中外译者的青睐,有多个译本,各具千秋,本文试对其中两个译本进行赏析。

【关键词】风格 主题思想 韵脚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译文一: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译文二:

殊途

金秋密林,展开二条小路,遗憾满怀,无法同时踏足,

孤独旅人,良久伫立踟蹰。极目远眺,道路蜿蜒何处,

弯弯曲曲,出没林间灌木。二择其一,选择这条小路,

于我而言,或许就是坦途,杂草萋萋,期待旅人光顾。

设想两途,皆是行者无数,人流如织,彼此有何异殊。

清晨林间,铺展二条小路,人迹杳茫,缤纷落叶密布,

留下其一,期待来日再补。了然于胸,此路已向它途,

扪心自问,能否回到当初。一声叹息,昨日历历在目,

年复一年,不知身在何处,茂密林间,方向由我选出。

向往孤旅,人烟稀少为主,回首往事,选择决定归宿!

第一章 译文一赏析

题目译作《未选择的路》,字字对译,第一部分前两句采用直译的方法,第三句省略了“and be one traveler”,直接说“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完整的表达出诗人的中心思想,在译文风格上也与原作保持一致,既做到了字字对译,又能在文字处理上严谨而细腻,“涉足”、“伫立”、“极目”等词可见译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第二部分的翻译与原诗出入较大,第一句“as just as fair” 和第二句“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直接省略不译,第四句的“grassy”译为“荒草萋萋”,“wanted wear” 译为“十分幽寂”,可见用词之斟酌。由于译者删减掉两句,为达到结构工整,增译一句“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这一处理提醒我们,译诗时不必句句对译,相同意思的几句可合译为一句,赘余的部分可直接不译。后两句是各译本中出入最大的部分,这两句较难理解,能够完全理解其中含义的译者不多,将其准确表达的更少。这两句的意思应当是在“我”之后,走上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践踏的越来越多,因而这两条路也就没有什么差别。而译者在这两句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思考过于简单,不够完善。

第三部分,第一句的“lay”,译者将其译成“落叶满地”,联系下句“In leaves”,即为路上铺满落叶的意思,十分精妙。“equally”原意为“平等地”,译者将其译为“都”,可见译者能够完全接收到原诗传达的全部信息,并完整生动的将其表达出来。

最后一部分,原作前两句顺序体现了中英文语序及表达方式的差异,译者调整了顺序,使译文更加接近读者的思维,将“telling”译为“将往事回顾”,描绘出了诗人在多年后回忆这件事时轻声叹息的画面。“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译者将其译为“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更能表达每一个选择将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译文一是众多译本中最经典的一个,采用了散文风格的短句,文字优美。像原诗一样,把深刻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但原作韵脚为abaab,而译文一却没有任何韵式可言,没有传递出原诗的韵律美。

第二章 译文二赏析

题目译为《殊途》,并没有译出诗人想要表达的对于没能选择的那条路的遗憾后悔的心情。纵观整篇译文,采用以诗译诗的方法,结构清晰,句式整齐。

第二部分,译者采用增译的方法,增加了“二择其一”“于我而言”。wanted wear原意是很少有人践踏,而译文二将其延伸为“期待旅人光顾”,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对于争议很大的后两句,译文二很好的理解了这两句的含义,并完整的表达了出来。

第三部分译者将前两句合译,将其意思穿插起来,描绘了某个清晨,两条小路都无人践踏,落叶铺满道路的画面。在第三句的翻译上,由于该译本采用以诗译诗的方法,不能将感叹词直接译出,在感情抒发方面略显逊色。

最后一部分,前两句不同于译文一的处理方法,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这两句的意思是分开的,Somewhere在此处译为“不知身在何处”,个人认为处理不够得当。最后一句“选择决定归宿”简洁有力地点明主题。其中“向往”与“回首”相对,体现出译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

译文二采用以诗译诗的方法,全诗结构清晰,对仗工整。全诗押尾韵“u”,实在难得。同时采用增译的方法,能够准确完整的传递原作的思想,是众多译本中的上乘之作。

结论

综上所述,两个译本语音、语法、风格和词汇方面的处理上各有千秋,译文一清新隽永,言语凝练精简,十分符合原文的意境。译文二堪称以诗译诗中的典范,结构清晰,对仗工整,具有韵律美,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参考文献:

[1]陈莉.解析弗罗斯特《未选之路》之诗歌艺术特点[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3).

[2]曹明伦.弗罗斯特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主题思想弗罗斯特韵脚
一片云彩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韵脚怎么押?
韩国古典假传《书斋夜会录》的文本结构分析和主题思想研究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以介为主 零星散译*——弗罗斯特诗歌在中国的译介:1949年以前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译本的文体学浅析